教师道德实践的教育意蕴及其实现
2018-01-22杨秀治
杨秀治
摘要在当前的道德教育中,往往过分强调道德言说而忽视了教师道德实践对学生的巨大影响。要实现教师道德实践的教育意蕴,必须以尊重学生自主性为前提,以认可教育过程性为保证,以师生交往为实践支持。教师的道德实践离不开道德言说,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乃至相互转化,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
关键词道德教育:师德建设:道德实践:道德言说:教育意蕴:师生交往
在当前的道德教育中。往往存在着“知识化”的倾向。更多强调通过教师的道德言说来促成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教师道德实践对学生道德学习和品德形成的重要影響。因此,立足于道德教育发展的本然诉求,我们应积极重视教师道德实践的教育价值及其作用的发挥。
一、教师道德实践的内涵及其教育意蕴
教师道德实践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践行道德规范和准则的社会活动。要理解道德实践,先要澄清道德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理解教师的道德实践的教育意蕴。
1.明晰道德与实践的关系:彼此依赖和成就
—方面,道德依赖于实践。从发生学的视角来看,道德属于个体的内在意识层面,而人的意识的生成与发展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人类丰富的生活实践基础上逐渐生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实践无论是在主题还是在内容上,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生活实践必然催生、造就着新的道德样态。当然,道德依赖于实践,不仅仅是从缘起和发展上,更在于道德作为人类生活实践的产物。它是以服务人类生活实践为基底的。也就是说,道德之所以能得到普遍认可而不致沦为空洞的存在,不在于某种言说、假设的强力证成,而在于其是否符合人类生活实践的发展需要和潮流。正是在此意义上,实践为道德提供了无可置疑的“标尺”。
另一方面,道德成就了实践。孟子曾经说过:“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正是因为有道德作为依托,人类才可以成为动物无法超越的生命顶峰。从根本上说,道德协调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乃至类与类之间的关系,使人类的言行趋向不再耽于生存的本能,而是超越了动物性,彰显出人性的光辉。同时,道德不仅仅成就着群体乃至类意义上的人类生活实践,也使得个体的生活实践具有了意义,如历史上的先哲,无论孔子、司马迁,抑或历史长河中的普通个体,之所以能以各种形式或多或少得到人们的景仰,乃至影响人类群体的生活进程,更多还是因为他们人格的崇高。有学者就指出。如果一个人真正尽自己所能,努力从事文化建设并在道德实践中展现自己崇高的人格力量,那么生命的终结对他来说并不意味着走向虚无,因为他的生命和人格早已与文化生命融合为一,并随着后者的延续而获得永恒的意义。
2.探究衡量教师道德实践的标准:可理解、可共鸣、可践行
对同处于教育场域中的学生而言,教师道德实践的教育性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学生总是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其生活也总是在这些关系中展开,其道德发展也离不开关系的支持。正是在此意义上,教师作为学生求知、向善道路上的同行者和引路人,势必会对学生个体的德性等产生全方位影响。具体而言,有效的教师道德实践应符合以下几大标准。
其一,认知上可理解。也就是说,教师道德实践及其精神实质具有现实性,而非脱离个体的日常生活经验,这样才可以被学生所理解乃至认同,不会因为认识上的迷惘或肤浅而影响其教育意蕴的发挥。
其二,情感上可共鸣。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的道德实践能否从情感层面得到学生的共鸣,也会影响其教育意蕴的发挥。因为即便学生能够从认知上理解教师道德实践的价值取向,但若在情感上产生排斥。那么这种道德实践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其三,行为上可践行。道德的本意在于实践,道德教育也理应以引领学生的道德实践为诉求。而非仅仅停留在思想、口头层面。由此,教师道德实践若要真正发挥其教育意蕴,就应保证其不仅适用于自身,也可以为其他个体所积极践行。
二、如何实现教师道德实践的教育意蕴?
教师的道德实践要想对学生个体产生教育价值,对其发展产生真切影响,那么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方法,都应立足于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以尊重学生自主性为前提
人是关系性的存在,任何个体往往都会以他人的生活为参照。同时,人皆有自主的需要,否则很难不沦为任人役使的存在。换言之,学生的生活总是由自己去经历,外力只能发挥一种引导作用。正是在此意义上,教师道德实践的教育意蕴若要真正发挥,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例如:魏书生无论做语文教师还是班主任。都身体力行对学生自主性的尊重。他提出了科学与民主的班级管理思想,无论是对于班干部的选拔与任用,还是班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是在其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形成了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上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要求教师不应以自身的权威限定学生的选择,否则学生即使在教师面前“不敢”正面对抗,也可能会以更迂回的方式进行消极反抗。
2.以认可教育的过程性为保证
人毕竟是人,虽有善端,但并不是神,不可能直达道德之至高境界,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更是如此。正因如此,我们不可能寄希望于教师道德实践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能够立竿见影,而应该一以贯之、持久坚守。方能对学生产生深入有效的推动作用。例如:被称为“永远的教师”的于漪老师。在6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无私奉献、执着探索,她既是师者的工作楷模,也是学生的人生榜样,她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此外,教师道德实践教育意蕴的发挥过程又受到多层次、多方面的影响,如教师的专业生活、学生的教育生活等。在多因素的持续互动影响下,这一过程的实现必定是复杂而多维的,因此不能以一种模式化、平面化的方式简单进行,而需根据具体情境提出合理对策。
3.以师生交往为实践支持endprint
从道德的基本面来看。道德一定是在二人以上的关系中发生的,是在对他人有影响的行为中体现的。道德决不仅仅是自我的事情,而是一定关涉他人、关涉社会的事情。道德的主题或者说最优先的内容是一种社会道德。对于道德实践而言,必定也是发生于人际交往之中的。因此,教师道德实践根本上是教师与他人之间自由自在的交往,在這种交往中,人与人之间是一种自成目的的平等关系。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应该积极促成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为教师道德实践教育意蕴的实现提供具体支撑。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通过形式上乃至具有“表演”性质的道德实践影响学生,而要通过具体事件,在真实的情境下与学生交往,从容、真切地展现自身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进行“学习”,从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总的来说,诉诸于教师道德实践,道德教育的旨趣便可以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得以实现。首先。普遍的范围。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更可能借助于教师的道德实践溢出特定的空间,弥散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潜隐的形式。教师道德实践的教育意蕴的发挥,不是学校课程的强制性规定,而是教师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有关道德的特定经验乃至其内在价值取向传授给学生。虽然这一传授的过程是潜隐的,但也需要教师的用心把握、精心设计,才能使其教育性得到更好发挥。再次,持续的过程。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可能只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师生交往却可能贯串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乃至一生。正是在此意义上,教师道德实践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是持久的、稳定的、深刻的,很难因岁月的推移而改变。
三、处理好教师道德实践与道德言说的关系
在道德教育的进程中,教师的道德实践固然重要,但若离开了道德言说,其教育意蕴的实现是有限的。因此应重视并处理好道德实践与道德言说之间的关系。
总体而言,道德言说是存在于超验的世界,而道德实践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故此二者有着不同的教育意蕴,前者侧重于引导人展开关于道德问题的对话、讨论等,后者则侧重于引导人将自身的思考等具体落实。
与此同时,教师的道德实践与道德言说存在内在统一性。教师的道德实践与道德言说不可分离,因为道德实践不可能是一种无声的实践,道德言说也不可能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存在,要倚赖实践去具体实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道德实践与道德言说之间有着相互改变的可能。如教师在道德言说中,尤其是在与他人关于道德议题的讨论、说服中,其内在的认识、情感可能会因此而廓清和升华,由此而生的道德实践可能会发生改变;同样,通过参与复杂现实的道德实践,教师道德言说中存在的理想性、片面性就有可能显露出来,从而启迪教师结合具体而微的道德实践,改变自身的道德言说内容及方式等。
正因为教师道德实践与道德言说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它们能够共同服务于道德教育进程。因为道德教育培养的是一个个具体、真实而完整的人,不仅仅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对话、协商等言说能力,也强调引导学生发展参与和服务社会生活等实践能力,而教师的道德实践与道德言说无疑都能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共同影响并推动着学生品德的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