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操作中感知,在运用中强化

2018-01-22张宏梅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感知操作强化

张宏梅

摘 要:“认识厘米”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只有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长度单位,在估计、测量的运用中强化概念表象,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认识厘米”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认识厘米;操作;感知;运用;强化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1~63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缘起生活

1. 师:小朋友们,明年我们将搬进新校区学习,学校将添置一批新的课桌,工人师傅们需要知道课桌的长度。老师这里有文具盒、铅笔,你能利用这些工具进行测量吗?

2. 师:我们的课桌都一样长,而量出的结果却都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3. 师:看来,我们需要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知道还可以借助哪些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呢?——尺 。(板书)

【教学思考:此教学环节通过创设“量课桌长度”的生活情境,诱发学生认知冲突,产生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抽象概括

(一)认识直尺

1. 师(出示一把尺子):这儿是老师放大处理后的一把直尺,从这把尺子上,你发现了什么?

2. 生:尺子上有很多数,从0开始;有很多线,有长有短;还有字母“cm”……

3. 师:尺上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我们把它称为刻度线,每条长的刻度线下面或者旁边都写着数,第一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就叫作0刻度。“cm”则表示“厘米”的意思。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4.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厘米,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认识厘米

1. 认识1厘米

(1)指一指

师:1厘米到底有多长,现在请小朋友拿出直尺,自己在尺上找一找。

①请一位学生在屏幕上指一下。(从刻度0~刻度1就是1厘米)

②尺子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同桌互指)

③看电脑显示的1厘米的长度。(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一样长,是1厘米)

④师:刻度0~刻度3之间有几个1厘米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2)记一记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大家从学具盒拿出小棒,然后像老师这样先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住小立方体,然后把小棒轻轻地抽出,保持拇指和食指不动,这两根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

(3)比一比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两根手指之间的距离,记住这么宽就是1厘米。把拇指和食指合在一起,再慢慢分開,直到你认为它们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的时候停下。你们比画的是不是1厘米呢?拿小棒轻轻地塞到两根手指之间,验证一下你比画得准不准确。

(4)找一找

师:现在我们来找找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图钉的长度、田字格的一条边的长度、食指的宽度……)

2. 认识几厘米

(1)你认为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2厘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那从刻度1到刻度3呢?为什么?

(2)让学生在屏幕上指出。引导学生说出:从刻度几到刻度几?

(3)数一数2厘米中有几个1厘米?4厘米、6厘米中呢?

板书: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教学思考:此环节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认识厘米,建立表象的。孩子们首先从放大的直尺子上、从身边常见的物体中找到1厘米,感悟1厘米,体验了1厘米以及几厘米的具体长度,并能够借助参照物进行合理推测,提升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他们都是知识的挖掘者和建构者。在指一指、记一记、比一比、找一找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中,他们获得了知识,丰富了经验,培养了能力。】

(三)以厘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那怎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1)尝试:请一位小朋友试着来量一量小棒的长度。

(2)交流:你觉得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3)小结:物体的左端对准0刻度线,紧靠直尺,右端对准几厘米就读出几厘米。把方法说给同桌听听。

(4)判断: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想想做做1)

(5)估算:(想想做做3)

(四)用直尺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1)提出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2)交流画法:一般从尺上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5”。

(3)练一练:画一条比5厘米多2厘米的线段。

【教学思考:这一环节可谓是活学活用。学生通过量一量、辨一辨、画一画、估一估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对厘米的认识,也充分体验了厘米的用途,其估测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在估计、测量的运用中强化表象

1. 操作性练习

(1)量一量,填一填。

①手掌大约宽( )厘米;

②食指大约长( )厘米;

③一拃(zhǎ)大约长( )厘米。

过渡:接下来请先利用我们身体上的尺子估一估下面物体的长度。

(2)估一估,量一量(表1)。

2. 开放性练习

(1)量一量,比一比。

师:哪根线长?这里有一把尺,你们测量出红线比绿线长多少呢?

(2)情境:师移动尺,可是不小心把尺给弄断了。

师:呀!尺都断了,这下怎么测量呢?小朋友能帮帮老师吗?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小结:学习这几种量法对我们以后的学习非常有用,当遇到断尺或起点不明显的尺子,就可以用刚才的方法测量了。

3.发展性练习

(1)提问:如果现在再让你量一量课桌的长度,你会量吗?让你量教室的长度呢?

(2)指出:当测量工具不合适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的工具,比如软尺、钢卷尺等。

【教学思考:此环节设有具有操作性、开放性以及发展性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其中发展性练习是对课始问题的回顾与解决,凸显了“数学来源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宗旨,同时也对下节课内容做了适当的铺垫。】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感知操作强化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