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碧峰翠岭中岩山

2018-01-22容琳

生活文摘 2017年5期
关键词:祖师宝鸡市

我喜欢名山大川、江河湖海,溪流泉水,那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各显特色的风景名胜,不仅给人以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更能让人从中体会到造物主那鬼斧神工,巧夺天工的神奇造化,感受大自然那博大精深和无私奉献,陶冶情操,开阔胸襟,强健体魄,启迪人们追求新生活,新境界,让自己永远充满生机、活力与希冀。

一个风和日丽、鹊报佳音的上午,渭滨区政协文史委组织20 多名文史资料撰稿员,沿着绿树掩映、山花竞艳、鸟雀争鸣的山间公路驱车来到尖山风景区采风。

在寶鸡市渭滨区南郊5 公里处的石鼓镇境内,有一座远近闻名的中岩山,因山势奇特,呈斧劈刀削般的尖锥形,俗称“尖山”;还因满山遍野绿树成荫,苍翠欲滴,又称翠山。

刚一下车,我们便不由自主地朝南望去,一峰茕(qiong)然独立,奇突俊秀,形如金字塔般的横亘在眼前。平整的高台上,一通巨大的石碑特别引人注目,碑上镌刻着“中岩山”三个红色大字,为时任西安市政府市长、原宝鸡市政府市长陈宝根题书。眼前的这座山峰就是我们仰慕已久、闻名遐迩的尖山!同行者告诉我,尖山与烧香台、玄关、白马关、跌马崖、荞麦山、土地岭、天台山是同一山脉。相传,炎帝神农尝百草经过此山,无量祖师在此修道,斩除了山下妖魔崖、妖魔潭二处的妖精,为民除了害。当地百姓为纪念无量祖师的大恩大德,于明嘉靖年间在此大兴土木,始建庙宇。原庙宇较多,高大雄伟,器宇轩昂,1969 年“文化大革命”中多被拆除。现存庙宇为1984 年后修建,并将上山道路铺为石条台阶,恢复了昔日的繁荣与兴旺。我们去时,正值春末夏初,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只见蜿蜒曲折的山道上,帅男靓女,老老少少,络绎不绝,这座别具特色的中岩山,一直是宝鸡市近郊一处休闲观光、避暑度夏的旅游胜地。

穿过高大雄伟、气势恢宏的木牌坊式的尖山山门,便见一座斑驳古老的石牌坊耸立眼前,为花岗岩石料建造。据史料记载,三天门为康熙九年(1670 )所修。正前额阴刻着“三天门”三个飘逸洒脱的楷书大字。因风雨剥蚀,南额上的小字依稀可辨,但字已不成句,无法识读。底墩上面的小动物,不知是人为破坏还是因风吹日晒,已很难分辨是兔、是羊还是蟾赊。

过“三天门”,便是一座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六角亭。抬眼望去,一条山间小道,顺着牛背状的山岭直通峰腰。峰腰铺有154 级石台阶,陡峭至极,与峰顶的夹角约有50 度。

我们气喘吁吁地来到公明祠,也就是财神爷庙。只见赵公明圆目怒视,手持五节钢鞭,注视着尘世善恶之事。坐像两侧有对联一副,上联为:“赐福降祥”, 下联为:“财源旺盛”。四面墙壁为色彩鲜明的彩绘故事,工笔细描,煞是引人注目。

过小凉亭、灵官庙,来到九天圣母殿。三位圣母慈眉善目,面带笑容,和蔼慈祥。这是年轻妇女敬拜祈子的地方。我们去时,正遇上几位妙龄美女,正在虔诚地烧香、叩拜、上布施,嘴里念念有词,也许是在为父母健康长寿许愿,也许是在为小家庭祈福求祥。

我们看到,偌大的尖山,覆盖着数以万计的橡树,遮天蔽日,郁郁葱葱,绿涛滚滚。树粗逾碗口,树干挺拔笔直,顶天立地,高约25 米以上,树皮墨黑,如铁铸一般。株株橡树,看上去钻天而立,从容大度,朴实浑厚,默默地装点着山山岭岭,年复一年地为人间奉献着苍翠碧绿。树的枝干相连,铺天盖地,密不透风,将整个山峰浸染得碧波荡漾,林海茫茫。人在树下走,如在绿海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赏心悦目,沁人肺腑。寺隐林海,红檐微露,白墙青瓦,甚是分明。

沿着绿树蔽日,山花微笑的石阶而上,至峰顶,来到庙殿前门,便见庙宇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殿宇相连。峰顶有钟楼一座,高约10 米,上建六角钟亭,每角挂一铁铸小钟,若微风四起,风吹铃动,叮当之声不绝于耳。穿越钟楼门洞通道,来到院中,拾阶而上,来到钟楼之上,只见亭内挂一铁铸大钟,口径约1 . 5 米,腹深1 米余。从大钟的铭文得知,原钟为明万历年间所铸,毁于1958 年。现钟为1991 年夏三月所铸,重约1000 公斤。钟亭顶部图案清晰,色彩绚丽,有“寒山雪夜图”、“吹箫引凤图”、“黄山云涛”、“农女牧羊”、“梁红玉击鼓”、“访贤图”等等,令人目不暇接。我与同行的冯东耀、付雅红二位,手持粗壮的木棍用力地敲击大钟,只见钟声悠扬,峡谷震荡,据说方圆10 里内也能听见这浑厚洪亮的钟声。

走下钟楼,便是尖山的主庙——无量祖师庙。住庙的两位道士师傅介绍说,无量祖师出家武当山,后来到尖山,先搭建茅庵住在山下,为讨个清静又挪到海拔1280 米的山顶。大殿供奉着无量祖师塑像,两壁彩绘着陶、辛、张、邓、赵、马、温、刘八大天尊。殿内放置着桃花圣母轿一顶。殿背面塑有玉帝王母坐像、送子观音坐像,绘制了两幅壁画,还有唐僧取经图。无量祖师庙正门内侧撰联一幅:“无量祖师保佑万民,赤足祥云平安山河”,横额为:“功德无量”;正门外侧楹联为:“南极天台四周雨润尘南染;北临渭水一望晴空波不扬”,横额上书“万民安康”。

殿外墙壁上还工工整整地书写着已故宝鸡诗词学会会员林苑先生《诗颂》 一首,抄录其后以记之:

一别红尘三十秋,栖身林壑免忧愁。

耄耋情操轻名利,云海襟怀掩田畴。

异卉奇苑长作伴,珍禽乖兽喜勾留。

参破云机风趣在,舒心爽去乐悠悠。

若从南向北游览,则次序反之。

我第一次游尖山,是1988年5月,渭滨区机关工会组织机关干部,从神农镇(原益门乡)夏牙壑村入山,游览天台山景区后,折身返回,在烧香台游罢之后,沿石鼓镇(原石坝河乡)修筑的盘山公路由南向北行约8 公里,只见前面两排山脉豁然分开,开口处,有一座突兀俊秀的山峰,它就是我梦寐向往的尖山……

时过中午,日头偏西,我们恋恋不舍地驱车下山来到樱桃山庄饭馆,品尝着山间特有的鸡娃菜,灰灰菜、核桃花絮和金黄透亮的炒土鸡蛋,回味着挺拔俊秀、碧树山花映衬下的中岩山,顿觉心旷神怡,欢愉之情跃然涌上心头。

作者简介:容琳,笔名肖斌、张栋、秦川、魏轩。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退休干部。长期从事文字工作,酷爱文学。现为中国老年学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宝鸡市诗词学会原副会长,宝鸡市政协、渭滨区政协文史委特约撰稿员,渭滨区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兼学术部部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祖师宝鸡市
海峡情
宝鸡市群众艺术馆: 宝鸡市群文系统美术摄影书法干部培训班顺利举办
太阳第一家
第三回悟空遭驱逐
菩提祖师为何赶走孙悟空
宝鸡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宝鸡市陈仓区高中校园足球运动现状与分析
改善宝鸡职业院校教师体育健身现状的建议
“在最坏时候,懂得笑,哭得出”Wywan笔下的祖师奶奶
张爱玲祖师奶奶的音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