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妈妈的背后

2018-01-22黎琼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辅导个案小学生

黎琼珠

〔摘要〕学生小浩(化名)已经上六年级,但仍然像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一样,整天都在想自己的妈妈。每天要打好几个电话给他的妈妈,如果妈妈不接他的电话,他就会疯狂地一直按号码。平时上课或者考试因为想妈妈而经常分心,每次考完试剩下的时间他就在草稿纸上写满了想念妈妈的字句。由于过分想念妈妈,导致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滑坡。平时的他总是郁郁寡欢,脸上很少有笑容,不跟其他同学交往,经常独来独往。心理教师运用空椅子技术、动态家庭绘画技术等,帮助他重建自信。

〔关键词〕适应不良;小学生;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2-0042-03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小浩(化名),男,11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汉族,无宗教信仰。个子小小的,样子长得端庄斯文,性格内向。

主要问题概述:

他已经上六年级,但仍然像一、二年级的小同学一样,整天都在想自己的妈妈。每天要打好几个电话给他的妈妈,如果妈妈不接他的电话,他就会疯狂地一直按号码。平时上课或者考试因为想妈妈而经常分心,每次考完试剩下的时间他就在草稿纸上写满想念妈妈的字句。由于过分想念妈妈,导致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滑坡。平时的他总是郁郁寡欢,脸上很少有笑容,不跟其他同学交往,经常独来独往。

背景资料:

小浩从小一直跟母亲同床到现在,母亲从小就对孩子照顾细致入微,生活上包办代替。他爸爸当老板,平时工作很忙,忽略了对孩子的关怀和教育。小浩的家里除了爸爸妈妈还有一个四岁的妹妹,自从妹妹上幼儿园后,妈妈就到了爸爸工厂里工作。妈妈工作后也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因此,在小浩五年级的时候就把小浩送到寄宿学校。小浩经常打电话给妈妈,打得多了,妈妈自然就很不耐烦,每次听到他打电话来都会说:“你怎么又打电话来啊?”

二、辅导过程

综上所述,小浩属于学校适应不良。自转校以来,面对新的住宿学校,小浩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生活适应方面都面临很多的困难。而小浩的爸爸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关心孩子;妈妈平时对小浩生活上的包办代替导致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对母亲的依赖性强。当小浩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上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和心灵上的安抚时,他便选择了逃避,一遍又一遍地打电话给母亲,无心学习。

1.制定干预方案

第一阶段,采用动态家庭绘画技术,理清当事人的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

第二阶段,运用空椅子技术,让小浩体会妈妈的内心感受,理解妈妈的苦心。

第三阶段,运用焦点解决法,让小浩能尽快适应住宿生活,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

第四阶段,与家长进行沟通,探讨孩子教育问题以及亲子沟通问题。

第五阶段,再次用动态家庭绘画技术探讨小浩的内心世界,评估咨询效果,结束咨询。

2辅导策略的实施

第一阶段:动态家庭绘画技术

为了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找出问题的根源,我约他到阳光小屋谈心。他没有太大的抵触。坐下来后,我给他倒了杯水,从谈论一些轻松的话题开始,如: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平时喜欢什么?等等。当提到妈妈时,他说他现在仍然无时无刻不想念他的妈妈,他知道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学习,但是无法自控,如果不打电话给妈妈,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受。

为了进一步了解他的家庭状况,挖掘问题的根源,我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让他画出他的家庭。这是动态家庭绘画技术,通过绘出家庭成员,可以帮助理解当事人的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通过家庭动态绘画,当事人还可以投射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的能量流动,这些能量能够反映出当事人的活动层级、沟通层级、滋养层级,反映出他的焦虑、逃避或冲突。

我让他先做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放松下来。

我说:“来,我们在这里画一幅画,你可以自由地把你和你的家人画下来。”

他看了看我说:“我不擅长画画,我画得不好。”

我说:“没关系,你想怎么画都可以,不一定要画得好看,只要凭你的感觉画就可以了。”

他想了想说:“那好吧,不过我想用动物来代替我的家人,可以吗?”我微笑地点点头。他先在白纸的最底部画了一只女性的蚂蚁,他说这是他的妈妈。然后在两旁画了一男一女两只小蚂蚁,他说这是他跟他的妹妹,三只蚂蚁相互手牵手。其中一只蚂蚁还说:“小心点!”他说他们正在过马路,他叫他的妈妈和妹妹要小心点。在他们的后面是一只大蚂蚁,他说这是他的爸爸。

从画面看,他跟妈妈的关系最亲密,其次是妹妹,跟爸爸的关系则比较疏远。而且他画得很小,紧贴在画纸的底部,给人感觉他有点自闭、退缩、不够自信。

我说:“看来你跟妈妈和妹妹的感情不错。”

他说:“是,妈妈对我很好。”

我说:“在你印象中,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说:“她很温柔、很善良、很美丽。”

我说:“那爸爸呢?你觉得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想了很久,最后只说了一句:“嗯,他平时很忙的。”

我说:“哦,你从小就很少跟爸爸在一起吗?”

他说:“嗯!”

我说:“那妈妈平时有时间陪你吗?”

他说:“她以前有时间陪我,但是自从她到爸爸的厂里工作之后就很少陪我了,晚上到深夜才会回来,现在我打电话给她,她都嫌我烦了。”

可见,小浩很不理解妈妈为什么会送他到寄宿学校,为什么现在这么忙于工作,为什么不愿意接听他的电话,因此他会胡思乱想,觉得妈妈是故意疏远他。这种不安全感也是导致他强烈依恋妈妈的主要因素。

第二階段:空椅子技术

“空椅子技术”, 是格式塔流派常用的一种技术,是使来访者的内射外显的方式之一。 “空椅子技术”的目的就是帮助当事人全面觉察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分析体验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帮助他们朝着统整、坦诚以及更富生命力的存在迈进。空椅子技术可分为三种形式:endprint

第一种是“倾诉宣泄式”, 第二种叫“自我对话式”, 第三种叫“他人对话式”。

我搬来两把椅子,让小浩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

我对小浩说:“上次跟你谈的时候,老师感受到你跟妈妈的关系亲密,很想每天都打电话给她,但是从妈妈的语气当中你却听出了她的不耐烦,是吗?”

小浩点点头。

我说:“现在请你想象你的妈妈坐在对面的椅子上,请把你想对妈妈说的话,对着她说出来。”

他想了想,说:“妈妈,我每天都想着你,我知道这样会影响学习,但其实我只是想每天给你打个电话,听听你的声音。”

我让他坐到妈妈的位置上,说:“小浩,请你想象自己就是妈妈,刚才你听了小浩对你说的话后,你現在有什么话想对她说?”

小浩:“你这样每天想着妈妈会影响你的学习,我希望你能安心学习,不要总想着给我打电话。”

我说:“小浩妈妈,我能感受到你在为孩子着想。那你不想孩子打电话给你是因为你嫌他烦,不希望他打扰您吗?”

小浩:“不是,我是怕他太依赖我了,我希望他能独立一点。”

我再请小浩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对妈妈作出回应。

小浩:“妈妈,我以后会尽量少一点打电话给你,不过我希望你接我电话的时候能语气好一点。”

对话结束后,我问小浩:“在换位置的这个体验当中,有什么特别的感悟没有?”

小浩点点头说:“有,当我坐到妈妈的位置上时,我突然明白了妈妈是怎么想的。我开始还以为他嫌弃我,才把我放到住宿学校,而且还不愿意听我的电话。我现在明白了,其实她做的都是为了我。”

第三阶段:焦点解决法

第三次约见小浩,我重点跟他探讨如何适应住宿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我先让小浩评估一下自己对新学校和住宿生活的适应情况,完全适应是10分,会给自己打多少分?

小浩想了一下说:“4分。”

我说:“那你说说看,哪些地方你已经适应了?”

小浩:“我会叠蚊帐了,做内务比以前快了。”

我说:“很好,你做了什么努力,让自己得到这个分数?”

小浩:“我努力练习,不会的时候请其他舍友帮我。”

我说:“那你最希望自己是怎么样的?”

小浩:“我希望自己能专心听课,不再老想着妈妈,我希望我在这里能有更多的朋友。”

我说:“请你想象你面前有一个水晶球,可以看到未来的你,假如奇迹发生,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你真能专心听课,还有很多好朋友,你的心情,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小浩边想边露出了甜美的笑容,说:“我想我的成绩会提高,妈妈会很高兴,我也会很高兴,我有很多朋友,我就不会孤单,我的生活也会过得很好。”

我说:“我能想象出你描绘的那个未来很美好,那你觉得要实现它,你目前的困难是什么?”

小浩:“我觉得应该是我老想着妈妈,没法静下心来学习,然后我又不懂得怎样主动跟同学相处,总是闷闷不乐。”

我说:“你很清楚你现在的状态,那如果你现在要进步一分的话,你觉得你可以做哪些努力呢?”

小浩想了想,说:“如果要进步一分的话,我觉得我可以少点打电话给妈妈,以前我每天都要打好几次,我现在就两天打一次。然后下课找我的同桌聊聊天,可以吗?”

我笑着说:“你肯努力做出改变的话,相信很快你就能走进你想要的那个未来,加油!”

第四阶段:与家长沟通

与小浩的爸爸妈妈取得联系,建议爸爸就算工作再忙也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主动跟孩子聊天谈心,辅导孩子做功课等,弥补小时候孩子缺少的父爱。而母亲则要放手让孩子有更多自己独立成长的机会,要逐渐跟孩子分床和分房睡觉。当孩子打电话给母亲时,母亲要耐心听孩子说说心里话,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第五阶段:绘画验证效果

为了验证他的改变,我让他再画一次家庭动态图。

他说:“我可以画得跟上次不一样吗?”

我笑着说:“当然可以。”

他在纸的中央首先画了他的爸爸,接着画了他的妈妈,然后在爸爸的旁边画下了他自己,妈妈的旁边是他的妹妹。一家人手牵着手,面带着微笑,非常和谐。

我笑着说:“可以告诉我,这次为什么想这样画吗?”

他说:“我觉得这样子一家人很融洽,最近我觉得爸爸比以前关心我了,我很开心。”

我很欣喜地看到他的改变,从他的画当中我感受到了他的快乐和自信。

三、效果评估

通过了解,经过一个星期,小浩两三天才打一次电话回家;第二个星期能做到一个星期打一次电话回家,一个月后基本能正常适应校园生活,不再老想妈妈了。

他本人的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脸上不再是郁郁寡欢的表情,身边总有几个好朋友跟他一起玩,他平时看见我都笑容满脸地主动向我打招呼。

老师反映他现在能专心听讲了,成绩也慢慢地提高了。

四、反思

每个学期开学时,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还有刚转学过来的孩子,很容易出现不适应。我觉得可以先采用团体辅导,个别比较严重的,再采取个别辅导。点、面结合就会更有针对性,也会使更多的孩子受益。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菊城小学,中山,528414)

编辑/卫 虹 终校/巨明珠endprint

猜你喜欢

辅导个案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该如何战胜那莫名的恐惧与不安
创伤,是祸?是福?
走出自我否定的樊篱
寻找家的感觉
我是小学生
“丑小鸭”距离“白天鹅”有多远
复读生心理咨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