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研究

2018-01-22赵立新

理论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慈善传统文化

摘 要:慈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是慈善活动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中国慈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相辅相成。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慈善思想,中国慈善文化建设必须扎根于民族文化,走內生型慈善文化建设之路。相对于政府主导型慈善文化建设,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具有根植性、民族性、群众性、易传播性等特点。因此,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应该从传统文化教育开始,给予民间组织更宽容的态度,从根部激发人们的慈善热情。同时,进一步优化慈善环境,走慈善法制化之路,促进慈善成为一项全民行动。

关键词:慈善;内生型;慈善文化;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1-0088-05

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是社会保障水平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而慈善文化建设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从一定程度上看,慈善文化建设就是慈善发展状况的晴雨表。慈善文化建设要在民族文化背景下进行,要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立足于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精髓,走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之路,不仅是唤醒和激发国人心底慈善意识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慈善文化建设持续发展的明智之举。

一、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慈善文化及其特征

慈善文化是指在早期慈善思想基础上伴随慈善实践活动而发展起来的指导人们慈善行为的一整套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主要包括慈善意识、慈善理念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等。慈善文化是人类慈善实践的产物,它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慈善活动。慈善文化是慈善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先进的慈善文化对人们的慈善行为产生激励作用,相反,落后的慈善文化会对慈善行为产生抑制作用。文化是不断变迁的,慈善文化也是不断演变的,先进的慈善文化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表征。慈善文化有如下特征:

1.差异性和民族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慈善文化,同一民族不同时代慈善文化也有所不同。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宗教信仰、经济水平、政治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差异性,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的根,同样也是民族慈善文化的根。

2.普遍性和共通性。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多个民族、多元文化荟萃并存,尽管各民族救贫济困、恤老扶弱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但是慈善的利他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不同,倡导乐善好施的世间大爱没有不同,实现人格升华的目标没有不同,追求社会和谐有序的理想也没有不同。

3.继承性。文化是人类的创造成果,是文明的基石。文化传承是文明进步的阶梯,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文化进步和现代文明。慈善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保障制度,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化,已经形成一个文化子系统,这就是慈善文化。传统慈善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营养元素,汲取传统慈善文化的有利因素是现代慈善文化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4.发展性和时代性。慈善文化形成之后并非一成不变,其内容和形式都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并与特定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慈善文化的时代性是由文化的社会功能决定的,因为文化生来就是为社会目标、人类理想服务的。人类创造了慈善文化,慈善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人类行为,它可以配合特定时代的要求约束和指导人们的慈善行为,通过建立某种组织和模式实现慈善目标。所以,慈善文化烙有时代的印记。

(二)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

慈善文化建设是指社会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从慈善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遵循慈善发展规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推动慈善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其中,慈善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慈善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激发人们的慈善意识,培养人们的慈善理念,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与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慈善文化,最终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是指以民族文化为根本,以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为主要途径,坚持自觉自省全民参与,从传统慈善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与现代慈善发展相一致的文化建设。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看重慈善文化的民族性、本土性,强调慈善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继承优秀传统。它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从渊源上看,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具有根植性,即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是民族区别的标志;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之本,它为文化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文化有民族性,慈善文化也有民族性。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就是要从民族文化之中汲取营养,体现民族特色,就是要保持慈善文化建设的民族本色,彰显文化自信。

2.从建设主体角度看,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具有更强的群众性。就本质而言,慈善是一种社会保障方式,是社会再分配的途径,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手段,在根本上符合群众利益,有群众基础。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力量,需要全民参与,慈善文化建设是慈善事业的一部分,是慈善发展的思想基础,更需要全民参与,共同建设。

3.从建设路径方面看,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是自下而上进行的,具有草根性。自下而上的建设特点与慈善文化建设的根植性和群众性是分不开的,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是名副其实的慈善文化建设主体。只有当群众慈善意识觉醒、慈善理念加强的时候,慈善文化建设才会形成一种真正的群众性运动,从而夯实慈善文化建设的大众基础。

4.从效果上看,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具有易传播性。文化传播是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文化传播又是有规律的,它以文化发祥地为中心,按照同心圆的方式向周围扩散,但扩散范围有远近,速度也有快慢,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程度同文化传播远近和快慢成负相关关系。因此,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由于其根植于民族文化就自然地在传播效果上占据优势。endprint

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自成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立足中国传统文化,走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之路比较容易被國人接受,发展阻力较小而效果佳。

二、中国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究其原因,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内蕴的慈善思想息息相关。早在先秦时期,孔孟、老庄等对此即有精辟阐述,随后的儒家和道家的典籍里亦有关于慈善的论说。当然,同为慈善之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出发点,从而反映出慈善文化的阶级性和层次性。尽管如此,这些带有阶级性和层次性的慈善思想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都是中国内生型慈善文化的思想渊源。纵观中国历史,内生型慈善文化的思想渊源大体上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解析。

(一)慈善与道德修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慈善思想寓于道德修养之中,与道德修养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各家各派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各有不同,其蕴含的慈善文化也有差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并将其作为人的本性,这可视为原始古朴人道主义观念的阐发。孟子发展了儒家慈善观, 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这正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慈善活动的动机所在。从孔子的仁爱思想到孟子的仁政主张,儒家仁爱慈善思想逐步形成并在民间社会衍生出尊老爱幼、济人危难等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

道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老子》《庄子》等道家文化典籍蕴含了丰富的慈善思想。如老子立足于“道”,倡导人人向善,善待芸芸众生:“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庄子的“富而使人分之”,都是救助贫困的主张,对后世慈善之政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慈善与个人和家庭幸福

把慈善与个人、家庭幸福联系起来是一种真诚朴实的想法,也是慈善行为的动力之源。个人和家庭幸福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追求,当慈善成为或者被认为是获取个人幸福和家庭幸福的途径时,慈善自然而然就成了人们的普遍追求,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才真正合而为一了。

道家追求得道,而得道之法就是做善事。庄子认为,只要做善事顺应自然,就“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善恶报应是道家思想的精髓,道家经典中有反复论述,如,“积功累仁,祚流百世”,“人行善恶,各有罪福,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等。《太平经》里的“承负说”就是在“积善余庆、积恶余殃”的善恶报应论和天人感应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认为,任何人的善恶行为不仅自身有报应,而且对后世子孙也有影响;人的今世祸福也都是先人行为的结果。这种思想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中国社会,自有其特殊意义。在民间社会,人们暗暗地做好事、修阴功,其慈善活动的思想渊源可追溯于此。此外,魏晋时期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以及北宋末年辑录的《太上感应篇》,都是道家修行、劝善之经典,其善恶观深深影响了中国民众,并衍化为根深蒂固的慈善伦理传统[1]。

(三)慈善与国家社会安定

家国天下,国为家本,“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国人最基本最朴实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怀,慈善可以兴家国、慈善可以兴社稷,已经成为民族的惯性思维。对此,经典文献中也多有论述。

民本思想是敬畏民心。注重民事、看重民生的社会思想,萌芽于殷商时期,及至春秋,孔孟的思想中多有反映,诸如“修己以安百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民本思想在实践上化为“惠民”,实施仁政,从而成为后来社会慈善观的一个渊源。大同思想作为儒家学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世发展慈善事业的一个重要渊源。孔子倡导社会和谐,期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贫富无差别,相处融洽。孟子心中的理想社会乃是“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此为儒家大同思想的精华,对后世兴办慈善事业也有重要影响,许多乐善好施的仁者即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不断致力于济贫扶弱的社会慈善活动,以期天下安定和谐。

儒、道所蕴含的慈善思想是中国慈善文化的经典,但不是全部,除此之外, 墨家的“爱无差等”“兼爱天下”、管子的“九惠之教” ①等都是铸造中国慈善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曾经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曾经在民生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

慈善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植根,根深方可叶茂。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博大精深,许多思想观点千锤百炼,已经成为民族之魂,嵌入民众的骨髓,成为判断是非善恶、指导人们行为的标准和价值取向。当今社会是开放的,慈善文化建设需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需要汲取世界文化营养,但是立足民族文化,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中蕴含的慈善资源,才是事半功倍的明智之举。

三、中国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举措

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是现代慈善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走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之路,不仅可以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而且对于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扎根于心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慈善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千锤百炼,自成体系。遗憾的是,瑰宝文化由于历史原因而被摧残和冷落。当下,在民族复兴,全民齐奔中国梦的时代,重拾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已经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慈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建设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之一,让慈善文化深入民心自然就成为慈善文化建设的目标。

美国学者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说:“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自律总是个体出于明确的理性意识而自觉自愿选择的行为。”因此,要拓展思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激发国人慈善意识,增强国人慈善文化建设的主体性。首先,出版发行《传统文化读本》,健全传统文化的文本体系和丰沛的理论建树。《传统文化读本》作为一个文化载体,不仅要在促进和服务社会慈善的活动中体现文化上的纯粹性、前瞻性、实用性和广泛性,而且要适合不同群体的需求,具有针对性。其次,传统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夯实群众基础。慈善文化建设是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长久坚持。慈善文化建设需要新鲜血液,更需要后备力量,需要一代接一代地传承。因此,慈善文化建设要从娃娃抓起,夯实文化建设的人才基础。唯有如此,慈善文化建设方可持续,且富有生机活力。再次,家长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熏陶,从优秀的传统礼仪道德入手,对孩子进行道德修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最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进校园、进课堂,还要进试卷。进校园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始,进课堂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进试卷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强化。进试卷,不仅要进小学生试卷、中学生试卷,还要进高考试卷。可以期待,全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之时,也正是传统文化复兴之时。endprint

(二)推行“仁政”“善治”,做大做强社会福利,争取民心支持

有慈悲之心才会有仁政之举,而仁政之举又会推动慈善以及慈善文化的发展。自古以来,慈善无不与国家政治、社会秩序紧密结合。一方面,国家政治、社会秩序需要慈善;另一方面,慈善以及慈善文化又服务于国家政治,促进社会安定。比如,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以及佛家的慈悲怜悯思想都是统治阶级进行“善治”的思想基础,也是争取民心最终实现社会安定的有效措施。

“仁政”和“善治”,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仁政”是以“仁爱之心”施政于民,是争取民心之策;“善治“是以“仁爱之心”待人,是治国之目标,“仁政”集中体现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建设方面。社会保障水平彰显着政府的执政目标,福利水平反映着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当每个人生存、生产、求学、发展等方方面面都能够得到保障,即使离开家庭或者失去家庭,仍可以生存和发展,仍然可以成人和成才,从而体会到社会力量在其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时,才会感恩社会,才会奉献社会,才会坚定地做慈善。

(三)促进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让慈善成为全民行动

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关键在根系,根系发达,慈善文化之树才会枝繁叶茂。民众、民间组织就是慈善文化的根系,慈善文化只有扎根于民众才有生命力。不同于政府主导型慈善文化建设,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视民众为建设的主力军,注重慈善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强调民众积极性的发挥。民间组织是土生土长的社会组织,发于民心,长于民心,被百姓信任,对民众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因此,扩大根系,鼓励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事半功倍之举。有资料表明,美国斯坦福大学一年获取的校友捐赠超过30亿美元,超过中国红十字会一年获得的捐赠。慈善捐赠的差距实在惊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有社会结构类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模式② ,有传统道德的滑坡,有价值取向的扭曲,有慈善意识的薄弱,当然也有政府公信力的下降,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传统道德滑坡和价值取向扭曲引发的慈善意识的薄弱,它直接影响着国人慈善活动的态度和热情。慈善是公益事业,慈善是文明之举,慈善是全民之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笃之以行。这不仅从另外一个侧面印证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而且说明了调动民众积极性、鼓励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慈善的迫切性。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中指出:在解决公共事务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或者以政府途径为唯一,或者以市场途径为唯一是有问题的。在公共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应该冲破公共事务只能由政府管理的唯一性教条和政府既是公共事务的安排者又是提供者的传统教条,多种组织和多种机制对于公共事务管理是更有效率的[2]。我国的慈善文化建设就存在着“政府途径为唯一”的问题。政府独自参与慈善文化建设,民间力量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从长远看,只有这种模式所产生的效益是远远不够的。民众的广泛参与是慈善事业得以发展的保障,也是慈善文化建设的保障,在现代慈善文化建设中,改变政府和民间组织在慈善文化建设中的力量格局,让民间力量参与并在慈善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慈善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当然,鼓励民间组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进一步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第一,给民间组织更大更宽松的发展和活动空间;第二,给民间组织参与公益活动以更优惠的政策,包括税收、金融等方面,甚至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第三,加强民间组织参与公益活动立法,让民间组织及其公益活动走向法制化、规范化[3]。

(四)推进慈善法制化进程,强化慈善监督,严惩慈善腐败,净化慈善文化建设的环境

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强调慈善文化建设的根植性和民族性,注重慈善文化建设的内在驱动力,但并不排斥政府推动和政府履责,相反,还期望政府在慈善文化建设中合理扮演角色,正确履行责任。政府的适当参与甚至某一阶段的推动或主导不仅不会阻碍慈善文化建设,反而会促进内生型慈善文化的发展。政府公信水平是慈善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公信度高会促进慈善文化建设,政府公信度低则会阻碍慈善文化建设进程。当然,政府参与必须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前提,不能丢掉国本和民族特色;必须科学定位,避免越俎代庖,角色迷失。

当然,现代国家,慈善文化建设还要立足法治社会,坚持与时俱进、法为国本的原则,建章立制,以法律引领慈善行为,以法制规范慈善行为,为慈善文化建设创设一个清明的社会环境。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社会信用能促进人们对慈善的信心,进而推动慈善事业和慈善文化建设的发展,相反,慈善腐败作为社会转型易发的毒瘤,损害社会信用体系,而且伤害人心和信心,对慈善事业发展极为不利。因此要建构科学的慈善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强化监督,严惩腐败,净化慈善文化环境,重塑慈善文化建设信心。

结语

慈善是人们心中的一缕阳光,慈善文化建设是这缕阳光持续照耀的基础。文化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建设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文化建设不能丢掉国本,慈善文化建设也不能丧失民族性。政府主导型慈善和内生型慈善都是慈善文化建设的途径,然而,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是本,政府主导型慈善文化建设是辅,政府主导型慈善文化建设必需以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为基础。在慈善文化建设中,如果不注意培植根系,不注意加强内在动力,一味地依靠政策政令法律法规,那就会缺少内驱力,缺乏号召力,缺乏持久力。

内生型慈善文化建以民族文化为本,不丢国魂;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以民众为根,根深方可叶茂;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以宽容为怀,多元并存,合力共进。总之,要站稳脚跟,立足国本,继承传统,弘扬国粹,走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之路,力求把我国慈善文化建设事业推向更为纵深广远的发展。

注释:

① 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病;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

② 社会结构类型影响思维模式和文化特点。中国是家庭协作性社会,注重家庭礼仪、關心家庭幸福成为人们的优先选择;美国等西方社会是群体协作型社会,社会力量对个人生存发展的影响超过家庭,因而关注社会是人们的优先选择。前者虽然超越了生物性,但其社会性往往局限在家庭,因此,可以称之为“家庭性”;后者不仅超越了生物性,而且跨越了家庭性,是一种真正的社会性。

参考文献:

[1]施昌奎.转型期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73-85.

[2]埃立特·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中行动制度的演进[M].上海:三联书店,2000∶22-44.

[3]赵立新.转型社会宗教参与养老的法律和政策思考[J].学理论,2014(10)∶65-66.

【责任编辑:宇 辉】endprint

猜你喜欢

慈善传统文化
慈善义卖
慈善义卖
慈善义卖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