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传播学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研究

2018-01-22葛学彬范征李松林

理论导刊 2018年1期

葛学彬+范征+李松林

摘 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在网络传播时代,可以借助现代管理学理念、网络拓扑结构理念、网络新媒体理论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从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队伍建设、增强受众的主体性、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软实力建设等方面推动传播主体系统的内涵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网络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1-0069-08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

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明确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的意义,并对如何构建进行系统探讨,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阐述

任何理论的传播都要遵循传播学提出的五要素,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针对特定的现实条件,每个传播要素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是,传播过程所经阶段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提出,经历了一百多年的丰富与发展,从中国共产党诞生起一直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时间,指导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随着时代不断丰富发展,新的理论需要与时俱进的传播主体系统。

1.“狭义”与“广义” 传播主体系统。在传播学理论中,传播的五大要素也称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或称为“五W模式”),最早由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1948年提出,主要包括传播主体(也称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或渠道)、传播客体(或受众)、传播效果等五大要素。这五大传播要素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次传播活动。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活动按照严格的“自上而下”形式进行。在五种传播要素中,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作为传播过程中两大能动“主体”,对于传播过程具有特殊的作用。在互联网出现之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要依靠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来完成,此时的传播主体范围较为狭窄,主要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党政组织机构、少数专家学者等,各类传播主体对整个传播活动具有绝对的控制权,且相互配合、逐级传递,我们称之为“狭义传播主体系统”。“狭义传播主体系统”中传播者是真正的传播过程的主体,负责议程设置、传播渠道选择,对传播客体采取“灌输”模式,传播效率较低,传播效果不甚理想。在这种传播模式中,传播主体与其他传播要素未产生互动交流,因此,传播主体之间构成的关系结构我们称为“狭义传播主体系统”。

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传播过程,传播学理论也进一步发展,传播学发展到了网络传播学阶段。在网络传播阶段,五大传播要素均得到丰富和发展,传播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少数人、少数机构、专家学者等,网络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赋予了每个网民以传播的条件和主体地位,传播主体范围急剧扩大,传播客体角色发生了转变,受众不再仅仅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客体主体化意识逐渐增强,主客体角色逐渐模糊,传统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这一“唯一主体”的局面被打破,网络传播过程进入了“二元传播主体”阶段,传播受众同时也是传播主体,此时的传播主体系统我们称之为“广义传播主体系统”。广义传播主体系统中,传播主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可以自由沟通交流,传播过程由“自上而下”发展为“多元交互”。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大部分传播活动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网络传播主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元传播主体阶段,传播主体身份更加多元化,对传播主体系统的设计与构建直接决定着最终的传播效果,应充分加以重视。

2.基于网络传播学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结构。互联网出现的第一目的就是解决信息传播的问题,可以说,互联网给传播学带来了颠覆性的革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传播学也开拓出了网络传播学这一重要分支。网络传播学理论在传播学理论基础上融合了网络技术,并通过网络技术对传播学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可以说是一门跨学科的理论,也是学科融合的典型理论与成功范例。目前,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互联网驱动下,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传播主客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传播要素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环境、氛围的营造需要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在网络空间中的指导作用。习近平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1]网络时代,传播主体范围扩大,主体角色定位不再单一,尤其是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提升较快,这里的“地位”概念主要从受众对于传播活动的参与权与可控权来考量,在网络空间中,各参与主体地位更加平等,受众已经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本文所讲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即是从这个角度来界定的“主体”概念,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播主体(传播者)與传播客体(受众),也即是探讨“广义”传播主体系统。基于网络传播学的“广义”传播主体系统结构较传统的传播主体系统发生了两大质的变化。

其一,传播主体(传播者)的重新主体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学者、党和国家领导人、党的各级媒体机构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尤其在传统的传播媒体时代,其主体作用是显著的、毋庸置疑的。以上传播主体的地位是历史赋予的,是与特定历史阶段相一致的。在国家基础相对匮乏、社会文明程度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下,传播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并通过实践不断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创新的推动主体。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基础与精神文明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两翼”,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社会发展都会出问题;物质生活丰富会带动精神文明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催生了我国网络信息产业的繁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自媒体的出现为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提供了便利平台,党和国家的政策与人民群众个体的发展从未如此紧密过,人民群众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需求日趋急迫。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平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传统的传播主体地位受到了“挑战”,其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话语主导权”受到削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再是“一言堂”的局面,从传播主体角度分析,个体对于整个传播活动的控制力降低了,主体价值的发挥受到了限制。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理应由人民群众参与进来,并发挥主体作用。endprint

在网络传播时代,传统的传播主体的主体性应作相应的调整。首先,从宏观上把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着重致力于对传播内容设置总体方向的掌握,总体方向必须与党的最新理论、思想、战略相一致。其次,在传播方式、传播过程的监控上下功夫,着力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出现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行为、方式进行监督,并通过与相关部门的配合,确保打造清朗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空间。再次,注重对于自媒体中广大传播者的引导,以及注重培养网络虚拟社区中复合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代表人物,复合型是指既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又具备过硬的网络新媒体技术的人才,培植他们作为传统传播主体在网络传播空间的代言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起到主体作用。

其二,传播客体(受众)的主体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理论、方法来指导社会实践。正如邓小平所言:“马克思主义是好东西,但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带来人民生活的改善,谁还相信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根植于现实的人民大众所处的现实世界,生活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着眼点,这一点从根本上确定了人民群众作为传播学意义上的“受众”不再仅仅是“看客”“被动者”,而理应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的主角,其主体性应予以明确体现。之所以强调传播受众的主体性,原因在于广大人民群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对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当下中国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突出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于传播过程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的质量和效果,有助于持续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水平。

网络和新媒体对于传播受众主体性角色的确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网络传播学、新兴媒体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涵。传统的传播活动,传播者是唯一“主体”,处于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处于交流、信息的不对等状态,传播过程相对僵化,缺乏灵活性。网络传播学理论从根本上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内涵,新媒体为传播活动提供了多元化的沟通交流平台,两者激活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确立了传播者与受众“二元主体”地位,消解了“传—受”主客体结构。第二,受众主体性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不同历史阶段,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不尽相同,对于社会发展发挥的作用不同,对于自身发展关注程度也有所差别。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明的需要与日俱增。当前阶段,对于国家、社会的各项政策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过程中,受众的参与热情被点燃,主体地位的确立随之自然形成。第三,受众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具体体现。党性与人民性内在统一,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即有充分体现,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国共产党没有私念,党的一切目标是为了人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人民头脑的过程,是党的理论具体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人民群众在传播过程中主体性的确立,是党性与人民性在新时期内在统一的具体体现。

(二)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传播要素的相互配合。其中,传播主客体作为传播活动的“人”的要素,更具复杂性,尤其是在当下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阶层日趋多元化,不同利益群体间关系相互交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眾化传播效果如何,关键在“人”,传播者与受众是传播活动的两大主体,两者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传播活动中的传播主体系统,传播主体系统对整个传播过程进行控制协调,因此,对于传播主体系统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仅仅是个理论性课题,也是个实践性问题,以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1.理论维度。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提高理论思维水平,有助于正确分析判断问题,有效回应并化解社会矛盾。理论是一切行动的指南。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具有可借鉴意义,对于传播学理论,尤其是网络传播学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回馈性。

其一,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具有可借鉴性。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方法论,是开放的理论,自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特定阶段的历史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对理论的大众化实现了理论“化”大众的目的,指导了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正如列宁所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4]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研究,搞清楚了传播主体、受众对于传播过程的重要性,理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受众的主体地位,建立了“传—受”两大主体结构,探索出了“二元”主体相互协调配合机制。以上新的成果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丰富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二元”主体地位的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二元”主体参照系,尤其是受众主体性的提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价值指向性,使理论既能连天线,更能接地气。其次,理顺“传—受”两主体关系,建立的协调配合机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提供了内在机制遵循,对于合理安排理论脉络、形成更具严密的逻辑性具有参考价值。

其二,对于网络传播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具有较强的回馈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借鉴了传播学理论、网络拓扑理论,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作为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党和国家重要理论政策的传播,属于政治传播范畴,与传播学最为常用的新闻领域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区别。政治传播对于国家的政权安全要求较高,对于人民群众主体性更加关注,尤其是当今中国正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已成为世界的焦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在国外影响也十分重要,习近平同志也明确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具体要求。政治传播,意识形态的教育的特殊性,使得传播主体系统设计更加严谨、严密而合理,从这方面看,网络传播学理论可以更好地借鉴,使其理论更加严密,普适性更强。endprint

2.实践维度。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诞生而出现的课题,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开展这一课题的实践活动。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宗旨和中国的现实来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的研究更具实践意义。

其一,传播活动的价值方面。网络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大众传播平台的发展。美国学者梅勒文·德弗勒指出:“大众传播不仅对于个人而且对于整个社会和文化都有影响,它不仅仅影响到一个团体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尤其是媒体持续不断的信息传播,能对社会变革产生真正深刻的影响。”[5]人是社会进步的最终推动力量,网络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不再仅仅是“大资本”支持下的传媒和结构,互联网使得每个人享有了“出版”和“发行”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人”作为社会主体的主体性的彰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模效应的具体体现,更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基础和保障。深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厘清传统传播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区别和联系,赋予客体以主体性,建立良性的互动交流机制,探索构建民主、平等、和谐、顺畅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交流和传播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质、增效方面具有较大价值。

其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明确了广大人民群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人民群众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改革越是向前推进,面临的矛盾越尖锐,在社保、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人民群众对于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公平正义的关注比任何时候都高,这一切都从根本上加快了党和政府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进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两大主体(传播者与受众)沟通交流渠道日趋多元化,信息也更加对称,交流日趋平等。民生改善了,实际问题解决了,人民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对于党和国家的拥护度也就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化”大众自觉结合在了一起,马克思主义信仰逐渐会转化为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自觉,最终达到“不教而化”的效果。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的构建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传播主要通过网络新媒体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构建应充分吸收现代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现代管理学的机制,主要从提高传播的效率与质量、畅通多元传播主体交流渠道、提高人民群众的传播主体性、增强传播主体运用网络新媒体思维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能力等方面构建现代传播主体系统。

(一)突出结构的扁平化:构建扁平化传播主体系统

1.扁平化及其具体体现。扁平化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模式,主要是企业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而采取的一种压缩企业管理层次结构的管理模式,又称为“扁平化管理”①。传统大众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采取的是典型的金字塔形的传播结构,传播的方式是逐级传播、层层传递,而且信息的传播是自上而下,且是单向流动,只有纵向的传播,很少甚至没有信息的横向流动。将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概念引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具备了现实的紧迫性与可行性。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总遵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总体指导思想,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渴求度日益高涨。同时,中国的改革進入攻坚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亟需统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即是完成统一思想的重大历史任务。其次,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传播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发展思想,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开拓了新的发展模式,网络拓扑结构中,②各节点之间可以相互平等进行交流沟通,不受时空限制,利用网络传播学理论构建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系统结构层次大幅压缩,系统由金字塔形逐渐演化为扁平结构,网络技术将所有传播主体平等连接起来,信息交流更加平等,沟通更加顺畅。

2.扁平化传播系统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优势。扁平化管理模式给企业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管理的成本降低,管理效率提高。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而言,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系统的冗余度降低。在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采取“中央→地方”模式,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人员、机构、要素等方面存在诸多冗余,传播的针对性不强,传播主体专业性欠缺,传播过程中非核心因素较多,造成了传播效果不甚理想。在扁平化传播主体系统中,传播主体间信息更加对称,传播系统结构层级大幅减少,信息传播效率加快,传播过程中信息真实性衰减度降低。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范围向“大众”迈进了一大步。扁平化主体传播系统中,传播人员、传播机构等主体数量增长较快,大众化的“主力军”队伍扩大,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二)体现去中心化与多元化:构建平等的多元传受主体系统

1.去中心与多元化及其具体体现。去中心化③,是网络技术出现后兴起的一个词,是与中心化相对应的概念,主要应用于网络空间中,凸显在网络空间中每一个体是平等的。映射在现实社会中,即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主体。多元化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常用的有价值观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的多元化等等。网络信息技术时代,技术和平台也为社会个体身份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中,网络扩大了大众化传播主体范围,传播主体的身份更加多元,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人角色会随着社会进步而愈加丰富,对于多元化的理念也更加包容,去中心化与多元化都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中的去中心化与多元化主要体现为:网络技术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了强大的平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平台上,传播主体间的关系不再是“主客体”,不再是“我讲你听”,不再像金字塔传播体系中的以“塔尖”为中心,而是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一个体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主体,同时也是受众。endprint

2.去中心化与多元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意义。“去中心化”从概念上讲,是一个系统不再具有中心,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中,“去中心化”是从传播主体间的地位与角色上来定义的,而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不再具有中心,反而,每个传播主体都有可能成为中心,这对于传播主体能动性调动具有积极意义,每位网络活动的参与者都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都肩负着正确传播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重任,同时也赋予了每个传播主体对于维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活动空间积极健康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去中心化的传播活动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效率较传统方式高效,理论的受众面更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传播活动门槛低、成本低。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思想,思维可以相互触发,有利于新理念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

(三)凸显传播的交互性:形成畅通的主体间交流互动机制

交互性④主要是计算机领域的概念,主要表现为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中,交互性表现为传播主体间的交流。具体体现为以下方面:一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系统中的“主—客”模式,也称为“主客二分”范式,⑤这种模式源于主体性理论,在传统的主体性理论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受众被置于传播主体的对立面,是被改造的对象,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角色,完全处于失语的状态,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处于“宣传”而非“传播”的阶段,对于理论的发展没有太大的推动作用。社会发展了,主体间性理论⑥出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也应由“主—客”范式发展为“主—主”范式,真正赋予广大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二是“主—主”传播主体系统搭建起了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网络技术将世界各地的信息汇聚的同时,也将位于世界网络拓扑结构中的节点(这里节点主要是指作为传播主体的“人”)有效地串联起来,使其相互之间形成了一张无形的网络,各传播主体通过互联网履行传播主体职能,并能通过网络相互交流沟通,及时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中出现的情况反馈,随时对传播过程进行调整。

(四)注重网络新媒体思维:打造网络媒体融合的传播主体系统

网络技术也催生了传播媒体的蓬勃发展,微博、微信等各种客户端新媒体日新月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平台可谓是相当丰富,自媒体的出现赋予了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传播者的自由和工具,大众传媒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媒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将党和国家的意志传达至人民群众中间。在新兴媒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建设应顺势而为,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优势,并结合传统的传播优势,打造新兴媒体与传播媒体相融合的传播主体系统。

1.充分借鉴传统传播优势与互联网新思维建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为官方媒体、机构、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党和国家领导人等,以上传播主体又红又专,对于传播内容的控制严谨,对于传播过程控制熟练,传播效果与传播目的基本一致,基本不会出现重大传播事件。在网络传媒时代,不可控因素增多,要从如下方面建构网络媒体融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首先,充分挖掘传统媒体所具有的优势、经验,结合网络新媒体技术,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新媒体的有效做法,并在网络传播空间中加以应用。其次,努力探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区别与联系,找到合适的结合点,打造两者融合的新平台。

2.重点从“人”这个传播主体上下功夫,尤其是利用自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人永远是传播活动的关键因素,新媒体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是最广泛的传播主体,对于这个群体的引领与把握,关系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最终成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向互联网空间的广大网民明确自媒体是传播正能量的平台,不是无人监管的“自留地”,更不是恣意表达的舆论场,要确保通过自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表达人民群众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实践。其次,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网络空间进行实时监控,对于传播者的不当传播内容设置、传播行为进行及时处理,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空间风清气正。

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内涵式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中最为能动的要素,是能否取得理想传播效果的重要一环。加强传播主体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增强受众群体的主体性、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意识是关键,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是保障。

(一)重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传播队伍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使命,带领拥有近14亿人的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关键是思想的统一。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即是统一思想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理论,具有严密的学术逻辑,其大众化传播工作需要有专业的人才, “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组织保证。”[6]邓小平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7]145

1.贯彻好党管人才的原则,建设忠诚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人才队伍。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任务理应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任务。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邓小平指出:“各级党委要做,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每个党员都要做。”[7]342各級党委要切实贯彻好党管人才的原则,努力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党性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人才,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传播,担负起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传播、自觉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任务,通过这支队伍,在全社会逐渐形成人人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人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良好局面。endprint

2.建立一支理论知识扎实、信息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专业性强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队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关键少数。要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高等学校教师、高校大学生、专家学者、网络意见领袖、新媒体从业人员等人群中,遴选一批具有扎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同时熟悉网络技术、新媒体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充实到现有的专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队伍中来,对他们开展定期的教育培训,由他们负责引领监督指导广大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检验马克思主义。

(二)增强受众群体的主体性,构建和谐的传受关系

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如何,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作用的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人民群众自我发展、自我解放的指导手册,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部署落实,在当今网络新媒体时代,更需要自下而上的配合与协调,也即是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

1.人民群众主体性作用发挥需要进一步激发。改革开放以来,党开展了一系列的解放思想的活动,社会风气逐渐向上向善,人民群众对于改革的热情不断高涨。但是我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也积聚了相当多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问题的解决唯有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需要国家、市场、社会、人民共同参与。由于中国传统的含蓄与内敛的社会文化影响,人民群众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积极性尚有待提高,作为社会主体参与到其中更是在新时期才出现,针对这种情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让其真正以传播主体的身份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与普及。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人民群众即是剧作者,也是剧中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亦是如此。由于知识水平、职业、年龄、社会阶层等方面不同,广大人民群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是一致的,就需要在不尽一致的客观现实情况下,找寻合适的方法途径,构建和谐的传受关系。要借助新兴媒体平台,有针对性地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宣传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并注重对于人民群众反馈的收集,对于反映集中的问题,要及时作出解释,着力通过传播理论与政策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的认同,以达到坚定共同理想,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之目的。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软实力建设

进入网络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范围扩大,人数增加,自媒体环境下,每个用户都是传播者,传播主体的队伍庞大。为了确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准确及时获取到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和政策,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系统的软实力建设。

1.加强制度建设,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制度基础。大众传媒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党的各级机构及主要媒体、专家学者等的职责和行为。新时期,人人都可以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官方模式”逐渐走入“个体模式”,个体模式大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同时,也对如何保障传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针对网络社区重点人士建立定期的培训制度;党的各级机构建立与网络信息化部门协同配合机制,以便对网络社区进行很好的监督管理。

2.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文化修养与网络新媒体技术。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自古就有“教育者要首先受教育”的说法,要建立对各级各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兼职传播主体开展定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的长效机制,确保这部分人的理论水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相一致。通过这些代表人士对所在领域、所属阶层与网络社区及身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普及,进而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传播到千家万户。当下的网络空间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还需要进行网络技术、新媒体理论与技术的普及工作,以便传播主体可以更好利用新媒体工具开展工作。

3.建立良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与其他传播要素协调配合机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传播主体是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因素,传播主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其他多个传播要素的协力配合。建立与传播内容设置部门、与相关媒体机构、与网络运营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等要素的合作机制,方能共同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

注释:

① 扁平化管理是企业为解决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规模扩大时,传统方法是增加管理层次,而现在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就被“压缩”成扁平状的组织形式。

② 网络拓扑结构是计算机网络中的概念,简单来说是将计算机、终端、通信处理机等设备抽象成点,把连接这些设备的通信线路抽象成线,并将由这些点和线所构成的拓扑称为网络拓扑结构。本文中将每一传播主体抽象为网络拓扑结构中的点,传播主体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通道视为线。

③ 去中心化,主要用于网络信息技术系统中,它是指,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有强制性。

④ 交互性(Interactive)是较为广泛使用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含义,主要用于计算机及多媒体领域,一般指人机交互。

⑤ “主客二分”范式是主体性理论中对于主体与客体两种严格区分的角色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述。

⑥ 主体间性理论是一种哲学理论,也称为主体际理论,它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描述主体之间的关系状况,以及通过主体间的关系展现人的本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8.

[2]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88.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437.

[4]列宁专题文集:論马克思主义 [M].人民出版社,2009∶302.

[5][美]梅勒文·德弗勒,等.大众传播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17.

[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60.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宇 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