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越梦想

2018-01-22侯超史晓波刘红玲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工区接触网班组

侯超+史晓波+刘红玲

2017年7月25日,对济南供电段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接触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简称4C检测装置),将首次投入普速线路使用,这意味着济南供电段接触网检修由周期性维修向精准修运行模式迈出第一步。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也是“智慧供电”的集中体现。

为了实现这一步,济南供电段抽调全段精英力量相继成立了供电检测分析、检测车间、检测工区,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张浩杰,检测工区的副工长,就是这个精英团队中的技术骨干。

7月25日下午5点,骄阳虽已减退了威力,但仲夏的平邑站仍被一股股的热浪蒸腾着。在站台西南侧的作业车车库内,张浩杰已经在检测车上忙活开了:车顶清洁26个相机镜面灰尘、补光灯灰尘、激光触发器灰尘、车下补偿器镜面泥土,检查电器连接线是否有伤、检查部件是否有松动……半小时内,张浩杰从检车里到车外,从车下到车顶,上下楼梯16次,检测车司机韩生年忍不住说:“你真是不嫌麻烦不嫌累,能折腾啊!”

折腾,这几乎是张浩杰的一个代名词。熟悉张浩杰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无法停下来的人。

段党委书记张振波说:张浩杰对工作的这种专注、专心、执著的精神,就是当代的工匠精神,是值得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

段长王彬说:智慧供电,需要张浩杰这样刻苦钻研的专业技术人才。

工会主席白玉梅说:张浩杰对新技术、新知识有着超人的求知欲,他的敬业、奉献精神,感染着广大的供电职工。

张浩杰自己说: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把脑子里的想法竭尽全力在工作中变成现实。

张浩杰始终走在实现他“愿望”的征途上。

启 程

山东东阿县城区以北,有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湖泊——洛神湖,湖名是因当年的东阿王曹植的名篇《洛神赋》而得名。

洛神湖是片美丽的湖泊,每年烟雨时节,雨洒湖面,雾荡湖中,迷蒙的水面上,仿佛看到一位美丽女子袅袅婷婷,水珮风裳,凌波而来。真有着“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的气息。

1976年3月,张浩杰就出生在美丽的“洛神湖”畔,顾官屯乡大柳树张村。

张浩杰的父亲是村里的一名小学教师,一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为节省开支,一些日常用具、桌椅都是父亲自己动手修理。从小看着父亲敲敲打打的张浩杰,慢慢养成了爱动手的习惯。12岁时,家里的条件好转了一些,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每个周末从乡中学回到家,张浩杰都会第一时间打开电视机,想快些看看外面的世界。但信号接收不好,得不停扭转挂有接收器的竹竿,很是麻烦。为解决这个问题,张浩杰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科学创新”。他用锄头在庭院挖了一个约五十厘米深的圆洞,埋进一段钢管,接着找来一块硬纸板,在纸板中间掏出一个洞套在钢管上,再用铅笔在洞四周画出一圈刻度线,最后在竹竿上划出一条明显的竖条划痕后将其插进钢管里。接着张浩杰一边转动电视按钮一边旋转竹竿,当电视出现一个清晰画面时,他就在竹竿划痕对应硬纸板刻度线上标注一个数字。几经调试,刻度线旁渐渐标满数字。一部家庭手动旋转式电视信号定位器就在他的“折腾”下诞生了。

第一次创新的成功,在他幼小的心中悄悄种下了遇事钻研的种子。

1996年8月,张浩杰由徐州铁路运输技校毕业后分到济南铁路局济南水电段聊城车间,成了一名电力工。同年冬季他兼任司炉工。当时传送煤炭的是一个运输带,控制运输带的是一个控制按钮,作业人员需每隔6至8秒按一下按钮。但往往时间把握不好,造成煤炭的浪费或锅炉不热。为解决这个问题,张浩杰开始了他的改革创新。经过几天的研究,他自费买来延时继电器,通过与按钮线路连接,一台简易的自动运输带诞生了,煤炭的传送,从人工操作机械化变成了电子控制的自动化,节省了人力,节约了能源。从此“张发明家”的外号在车间里传开。然而,张浩杰并没看重这些称呼,他的目标在更远的地方。

进 发

张浩杰的业余爱好很多,骑行、打球、摄影、打牌、电脑游戏、编程等,他投入最多,研究最透彻的是计算机编程。2002年,他花费接近半年工资3600元,买了一台电脑,同时订阅了《电脑爱好者》杂志,开始自学入门编程语言Basic,后来又自学了HTML网站web制作技术。

随着对电脑知识的掌握,张浩杰开始认真思考一件事:“这电脑能不能干点工作中的事情呢?”可惜,当时计算机办公还未得到普及,这个想法他也只能暂时埋在了心里。

2009年初,“接触网工”这个名称第一次传入了张浩杰的耳中。他敏锐地察觉到,电气化高速铁路是中国铁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这个领域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他第一时间向单位提出转岗申请,成为了济南铁路局第一批接触网工。

接触网工的工作是两班倒。张浩杰是个闲不住的人,业余时间他和身边的朋友一起玩网游。他常说,沉迷于打怪升级是被游戏玩,掌握游戏规则进行突破才是玩游戏。他寻找到游戏的规律后,利用一些模拟键盘操作的小软件做了一个游戏辅助器,让游戏角色自动找怪、刷怪、升级、做任务。别人费心劳神熬一整夜做的事情,他躺着睡个安稳觉,第二天伸个懒腰瞄一眼电脑,目标就自动完成了,整个“游戏人生”满满的科技成就感。因为这样玩网游,张浩杰还在搜狐畅游公司的比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张浩杰通过“玩”电脑总结出了人生哲理:人无我有的时候,是学习的最好时期;当人人都有,你要想做得更好,那只能靠数据和细节说话了。“人无我有处处先,人有我优节节高。”他认为这和干工作是一个道理,“比如在接觸网这个专业里,我是第一批干接触网的人,我已经干过这个活了,而你还没干过接触网,那么我就可以给你讲讲经;当你也成为接触网工的时候,我已经比你起步早很多,大家再讨论工作的时候,我肯定要谈论得更细、更深入一些。”

就像张浩杰说的一样,他转岗接触网工的这一年,正是济南铁路电气化改革的开始年。济南水电段迎来了电气化由维管向自管的转型,名称也更名为济南供电段。他所在聊城车间与菏泽车间一同成为全局电气化改造的试点。endprint

张浩杰这时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感觉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和研究。但因为济南局刚刚接触电气化,所以相关的一切都处于空白阶段,一切工作都需要严谨的摸索开展。他为了尽快熟悉掌握接触网设备性能和运行知识,自费购买了《接触网验收标准》和《接触网设计规范》等书籍进行学习、研究。白天他在工区仔细记下每个材料、工具的样子,晚上就拿出书本一一对照研究,并在笔记本上认真记下每个材料、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几本书看完,他的笔记本已经有6大本了。用他的思维逻辑,在大家都处于从“零”开始学习的状态,这个时候先一步摸索前进的人是进步最大的。当别人还在摸索怎样干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班组里的“专家”了。同事们有不懂的地方都会来问他,他也经常带领同事们一起学习新的接触网知识,有新人进班组时他更是当仁不让地成为首席带徒的“师傅”。因为对接触网工具材料非常熟悉,这一年他被任命为班组材料员。然而,此时的张浩杰已经不满足这些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早已将目光瞄向了更复杂的接触网设备设计图纸。

上班时候利用步行巡视,沿线路边走边记,下班后拿图纸骑着车顺线路边看边对。仅用了50个日夜,便完成了对班组管辖内的1733根支柱、148处线岔、34架分段绝缘器、2处电分相等关键设备的图纸核对事宜。他还主动制作了电子档案表格,不但轻松掌握工区的设备,还大大方便了技术资料的查询。为此,班组还自行办起“培训班”,让张浩杰当了培训老师。

在第二年的接触网安全等级考试中,张浩杰第一批拿到四级《接触网工证书》,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电化技术蓝领工人。不久,班组技术员任命书也递到了他的手中。张浩杰向着心中的愿望又迈出了一步。

攀 登

成为班组技术员后的张浩杰,工作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视野更加开阔,脑中思考的东西开始变多。“把脑子里想的东西变成工作中现实”的那颗种子开始在心头萌动。

在日常工作中,他接触最多的要属工作票,这也是接触网工区工作中最繁琐、最基础的事情。因为工作票填写内容很多,所以对填写者的要求很高。每一张填写的内容、字数甚至标点符号都必须一致,不能有任何一点偏差。因为一个字错了可能出现很大的安全问题,所以稍有错误就必须全部重写。

这给他的“硬笔书法”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但也给当时的工作开展造成了很大困扰。有时候只是填写工作票这一项就要耗费一个多小时,工作效率非常低,常让讲求效率的张浩杰觉得头大。

闲暇之时,张浩杰常盯着工作票思索:接触网和牵引变电作业时间那么短,危险性又高,开票前想得稍微少一些就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现在年轻时还能认真地核对几次工作票,但随着年龄变大,精力跟不上了,一旦出现偏差那可是要出大事情的。

这时基层班组的电脑办公已经得到普及,他转头看着电脑,继续想: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我们的工作能不能像科幻电影里一样,用手指在电脑上轻轻一点就能让工作票自动生成并打印出来呢?想到这里他脑中突然灵感一闪,心中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用电脑制作一张Excel表格,通过相关设置将几个文本相互串联,在表里填写好内容后,轻点文件打印选项就让工作票真的打印出来了。他拿着打印出的工作票,兴奋地跑进工长办公室。工长李强看到他手里的工作票时激动地说:“这正是我想要的。”随着交流的深入,李强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种打印工作票模式对填写人的计算机应用有一定要求,可是在整个班组和车间,能运用自如的人屈指可数;而且,如果以后都这样开工作票,那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因为简化了技术员的工作程序,会让技术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业务学习,过分依赖电脑。

张浩杰听到这里,爱“抬杠”的犟脾气立刻涌了上来,声音也提高了,“这样只能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怎么会弱化技术员的业务能力呢?每项填写内容都需要技术员认真核对,这也需要有很好的专业知识才行。再者说,计算机办公模式是未来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我们不迎头赶上,以后肯定会被新的工作方式所淘汰,只有先人一步才不会落后于人”。

最终,李强被张浩杰说服了,答应先试用区间的工作票打印模式,站场作业依然保持手写方式。

张浩杰得到工长认可后,继续优化excel表格。依靠自己多年的计算机知识积累,将工作票、安全卡控表、作业分工单、作业派工单等表格相同内容进行串联生成联动。即在填写完分工单时,其他卡控表等单据就已经自动生成,大大减少填写和改动内容带来的繁琐过程。后来他还将此方法运用到巡检分工单上,只要填写巡检分工单,后續的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巡检人员等作业证都会自动生成,打印即可使用,节约了大量时间。最终形成了接触网第一种工作票模块化,解决了大型站场接触网停电检修难题。这个工作票模块被称为工作票模块“张浩杰站场模块接触网检修工作法”。

《接触网第一种工作票模块化》在2013年济南供电段QC成果发表中,获得了一等奖。同年张浩杰也获得了全局接触网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

2013年聊城接触网工区开始标准化班组的建设,他被段上点将参与此项工作。在这期间,他自己动手制作了《接触网抢修材料图册》,对74种接触网抢修材料逐一进行材料图例存档,用和现场安装照片对比的方法,让抢修材料的安装一目了然有据可查,提高了接触网的抢修工作效率,对新职人员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他还积极带领班组的年轻职工江苏、盛成成、孟祥龙三人组队学习办公软件Excel,与他们一起使用Excel表格制作了《接触网可视化检修图例》,让检修过的设备一目了然,更让漏检、漏修的设备无处藏身,给月度、年度检修计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这一年,他因为专业功底扎实,还被聘为济南铁路局接触网工兼职教师,开始向全局接触网工授受专业技能。

他多了一个“老师”身份后,工作的思维也产生了一些变化。他开始从如何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向怎样提升班组整体业务水平转变。自此,他思考的不再是自己一人,而是整个班组、整个车间甚至整个段接触网工的技能提升问题。endprint

他认真总结以前的工作经验,结合电气化铁路“速、密、重”运输的新模式,开始在自己班组中试推行故障模拟重点练、交班过程相互练、以老带新帮促练的“三练”工作法。以他的方法来看,他是通过故障判断“一张图”、信息汇报“一口清”、现场处理“一手精”的标准要求,结合班组交班工作方式和以老带新的帮扶模式,立体性地提升整个班组的业务综合水平。张浩杰的这些做法,得到了车间、段领导的一致肯定。

2014年张洁杰被授予全路技术能手、济南铁路局优秀技能人才、济南供电段“首席技师”等称号。他继续优化改良工作票模块,编制了接触网工作票打印小程序,在2015年QC課题中,《接触网工作票打印小程序》获得路局二等奖。2016年,被聘为段“接触网讲师”,他先后与17名新职人员签订了师徒合同,参与培训了430余名接触网学员,因培训工作成绩突出,被济南供电段评为品牌技术讲师。同年,又被评为济南铁路局“1231”骨干人才工程优秀专业人才。

在张浩杰的带动下,整个聊城车间一时间掀起了“学、赶、超张浩杰”的热潮,他所在的工区先后涌现出路局工人技师5名,路局技术能手2名,班组被评为山东省工人先锋号。

成绩面前,张浩杰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超越自己。

超 越

2016年济南铁路局开始将成熟的高铁“精准修”模式运用到普速铁路上,同年5月济南供电段成立了“运、检、修”新模式中负责检测工作的检测车间及济南检测工区。

检测工区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等手段,对接触网设备,定期进行检测,开展即时、定期分析诊断,按照标准值、警示值、限界值界定设备状态,划分缺陷等级(两级缺陷),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能从事接触网动态检测的人员,既要有接触网现场作业经验又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能在接触网和计算机之间当好“翻译”,这样张浩杰在全段的接触网工中脱颖而出,2016年11月,张浩杰从济南供电段聊城供电车间聊城北网工区调入济南检测车间,并担任了检测工区的副工长。张浩杰告别了飞架在蓝天下的接触网,坐在了行驶接触网下的检测车里。

多年计算机和接触网工种知识的储备,终于迎来了检验的时刻!如8年前第一次接触接触网一样,面对新的事物,一股股热流在张浩杰的心里涌动着。

再次看到接触网,是在检测车里的大屏幕上。当吊弦、腕臂、绝缘子、开口销、防松螺母等这些熟悉的部件通过影像传输到计算机显示屏上,张浩杰明白,从此刻开始,他就成了它们的“保健医生”,他会用手中武器为它们做最细致、最准确的检查。

张浩杰的脑子里,常出现的不仅仅只是吊弦、腕臂、防松螺母,更多的是新鲜名词: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装置系统的激光测距仪、速度传感器、时空同步服务器、补光灯、悬挂相机、吊柱顶相机……坐在控制台前,接触的不再是力矩扳手、棘轮扳手、手扳葫芦……而是电脑、电视机、打印机、数据采集服务器。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带着极大的挑战。

张浩杰喜欢不停地挑战、不停地超越!

检测工作开展之初,最大的技术难题是4C检测车普速铁路的适用性。由于4C检测车各项指标是按高铁标准设计的,而普速与高铁接触网导高不同,造成相机无法准确对焦、杆号自动识别不准确,这就导致在普速线无法使用高铁4C检测车。只有将安装在检测车顶的26个高清相机角度和参数调整到适合普速要求,4C检测车才能发挥其高科技含量的威力。

张浩杰首先面对的是对安装在检测车顶的26个高清相机逐一进行调试,而调试没有设备、设施的辅助,只能靠人工摸索着进行。他积极搜集技术资料,率先掌握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摄像机镜头调整按钮大小约同于汽水瓶盖,容许调整的间隙非常小,手动臆测调试镜头成像焦点比较粗糙,一开始调整时,用手轻轻拧旋钮,常常是刚感觉到旋钮动,就已经调过头了。尝试了几十次,都没成功。后来张浩杰就与厂家联系,与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平邑车库同吃同住两个月,又反复借助铁丝、木块、布条等进行实验,但都效果不佳。一次偶然的机会,从钟表的齿轮运动中想到了儿时的“电视信号定位器”,张浩杰就在旋钮上加装了一个长杆来增加力矩,采用在旋转调钮上安装时针刻度盘和指针,详细记录当焦距发生偏转时成像质量的细微变化,从而找到精准的对焦位置,创造了“刻度调焦工作法”,使相机的角度和参数逐渐达到了普速线路的要求,使成像更加清晰,使4C检测车拍摄图像清晰度大幅提高。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调试,使4C检测车数据采集优良率由50%提高到90%以上,实现了4C高铁检测车在全局普速接触网线路上首次可靠运用。

以往的济南供电段管内京九线接触网全线检测,需要6个工区同时作业,每工区10人以上参与,180个天窗点,总耗时360多个小时,工作量巨大。现在,利用4C检测车,只需要4个司机,5个检测人员,4小时内便能检测完毕。大大提高了接触网检测工作效率和检测准确率。使济南供电段真正实现了周期性维修向“精准修”运行模式的转变!

在张浩杰的人生旅途中,这无疑是站在了一个制高点上,然而从未满足过的他,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又瞄准了自己新的目标。

对接触网拉出值的检测误差,段上的技术要求是检测车的检测数据在检测效率提升的前提下,精确度能控制在20毫米以内为宜。为使监测数据更准确,张浩杰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误差减少到10毫米以内!将精度从20毫米提高到10毫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检测车用激光测量出的拉出值需在检测车运行中进行,钢轨平整度、外轨超高和风速等外界因素都会影响检测的精准度,要实现这个目标,需配合厂家不断进行参数调整和以准确的人工测量结果作为参考。为此张浩杰利用平邑至地方站区间天窗点,徒步11公里,对每一个检测点进行反复测量,核准基础数据。最终通过检测车运行21天,710km的联调联试,将误差缩小在了10毫米以内,甚至有的最小值在5毫米左右。误差从20毫米提高到10毫米,是张浩杰自己的标准,没有任何人要求他这样干,就如他自己所说:“我就是喜欢不停地折腾。”这一目标实现后,接着他又转入了下一个项目。endprint

4C检测车6C检测监测系统要处理大量的图像资料,各局界口的5C系统为进行通讯方便,接入了外网,并且有了各自的外网服务器。全段17个接触网工区的供电分析台也连接了外网查看6C在线设备,因数字化IP地址记忆很难,各接触网工区就很难及时查看6C设备的运行状况。面对这个问题,张浩杰就想到了hao123.com网页导航给上网带来了便利,于是就注册了一个jiechuwang.net网站域名,作为接触网导航站的设想。

源 泉

人们常说,每个成功的那人背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张浩杰也不例外。

谈起工作成绩时,他总是会提起两个人。他说,自己这些成绩离不开这两个人的支持,没有他们自己真的干不了这么好,他们就张浩杰的妻子和儿子。

张浩杰与爱人陈颖相识于1999年的秋季,相识两年了,他连一套像样的婚房都没有准备好,只好带她住进了20平方米的铁路单身宿舍。但是陈颖义无反顾,至今也不曾后悔过一分。有人问陈颖为什么嫁给一个无房、无车、无官职的张浩杰时,陈颖总是说,我看中的是他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品质,我相信,嫁给他没错的。

陈颖的判断是正确的,虽然婚后第三天,张浩杰就返回了工作岗位,二人连一个蜜月都没有度,但张浩杰在工作中沉甸甸的成绩和荣誉,却让陈颖无比地幸福,这个有思想有追求,爱钻研求上进的男人,正是她一生的托付。

小小的家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每次张浩杰因工作忙,不能在家陪妻子时,陈颖总是那句话,家里有我呢,你忙自己的工作吧。面对美丽、善良、善解人意的妻子,張浩杰也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我要一辈子对她好。”拿陈颖的话说,结婚16年,夫妻二人吵架的次数一只手就可以数完。

从2005年儿子刚出生,到今年儿子上初一,孩子几乎就是陈颖一个人带大的。这12年的酸甜苦辣,陈颖一直默默承受着。张浩杰深知妻子的不容易,所以只要在家,他就哪儿也不去了,尽量包揽家务事,多让媳妇歇歇。有时看到妻子疲惫眼神,他会心疼地说:“等我回来吧。”妻子却依旧是那句话:“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

张浩杰的儿子张玉坤,今年刚满12周岁,从小就极其懂事。他从不会抱怨爸爸为什么不在家,只是在很想爸爸时才会忍不住打电话问一次“你啥时候能回来?”儿子不理解爸爸为什么工作这么忙,但却相信爸爸这样做一定有自己的理由。因为非常崇拜爸爸,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后成为爸爸一样的人。

张玉坤,正值小升中今年小升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聊城市的重点中学——文轩中学,这是聊城市最好的中学。然而儿子在小学五年级之前,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之所以出现了这个“小奇迹”,是和张浩杰给儿子塑造的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分不开的。

张浩杰常站在儿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从来不会打骂儿子。他告诫孩子父亲能给予你的,只有你现在看到的这么多,想要更好的生活,你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努力,父亲可以带你走一段路,但更远的地方你只能独自努力前进。

他从不直接从学习事情谈起,而是从儿子感兴趣地方切入,由兴趣联系到学习,最后再指导他怎样更好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张浩杰家墙上张贴的十几张奖状,印证他的教育方式还是很成功的。

张浩杰说,“家庭的美满是我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和源泉,老婆和孩子是我永远的坚强后盾。一想到他们,我干起活来就觉得特别有劲儿!”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区接触网班组
BIM技术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的应用研究
地铁接触网检测技术及发展应用分析
“生命禁区”的平凡与坚守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地铁接触网导线磨耗分析及检修论述
夯实班组文化
浅谈企业如何扎实推进”五型”班组建设
铁路线上别样的春节
采油作业区工区管理机制探究
建设班组文化 培育文化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