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现状及建议

2018-01-22王小鹤卢欢娜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同伴冲突案例

王小鹤,卢欢娜

(平顶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2)

进入幼儿园,幼儿的生活范围由家庭扩展到社会,主要社会交往由亲子之间的交往发展到同伴之间的交往。游戏是幼儿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也是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主要形式。在游戏中我们往往会看到由于玩具或角色争抢、游戏空间位置争夺、语言使用不当、不遵守游戏规则等原因而引发同伴间的冲突。同伴冲突解决策略成为幼儿社会交往中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但为幼儿提供了学习与人交往的机会,而且使他们在面对冲突的过程中获得处理冲突的方法,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1]

一、研究基本情况

(一)概念界定

研究者刘晓静将冲突解决策略定义为:“冲突解决策略是指儿童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或战胜他人而采取的手段或方式。”[2]在本研究中,冲突解决策略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幼儿在游戏中的冲突解决策略;其二,是教师对于幼儿游戏活动中冲突事件的解决策略。由此可见,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包括幼儿和幼儿教师。

(二)研究方法

为了解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现状,本研究运用观察法选取了6所幼儿园小、中、大班的幼儿及教师为观察对象,被试140 人,其中小班32人,中班34人,大班34人,教师共40人。观察期为30天,观察时间从每天早上8点入园到离园。

二、冲突解决策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冲突解决策略的现状

1.幼儿冲突解决策略的现状

本研究采用刘晓静的幼儿冲突解决策略分类法对幼儿的冲突解决策略进行观察,分别是:第三者介入、告状求助、攻击、协商、放弃屈服、威胁命令、互不相让、友好的动作表情,并将八种策略归纳为积极策略、中性策略、消极策略三种类性,其中积极策略为协商和友好动作表情;中性策略为第三者介入、告状求助、放弃屈服;消极策略为攻击、互不相让、威胁命令,见表1。

表1 三类冲突解决策略的次数和百分比分布图

从表1三类冲突解决策略的次数可以看出,消极解决策略57次、中性解决策略53次、积极解决策略30次,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0.7%、37.9%、21.4%。由数据可以看出:幼儿面对同伴冲突采取的方法是消极解决策略为主,中性策略次之,积极解决策略相对较少。因为该年龄阶段的幼儿认知发展水平不健全,社会交往能力差,多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很少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在解决策略的运用中不能很好的采取积极解决策略。

由表2数据横向分析,大班、中班、小班解决策略的使用次数分别为62次、41次、37次,小班幼儿解决冲突使用次数少,能力较低;大班协商策略与其他策略相比占比29%,占比例最高,以协商策略为主;中班告状求助策略与其他策略相比占比19.5%,占比较高,以告状求助策略为主;小班攻击行为占比较高32.4%,所以,小班解决策略以攻击行为为主。纵向比较,第三者介入在冲突解决策略中占20%,使用的频率较高;攻击行为次之,在各班占比14.5%、14.6%、32.4%,说明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消极性解决策略使用率降低。协商策略在各班使用率分别为29%、14.6%、5.4%,随着年龄增长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能够较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协商策略使用率提高。

表2 游戏中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使用次数和百分比分布表

2.教师冲突解决策略

选取观察40名教师,用介入解决策略事例进行分类统计,表3显示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采用的各种解决策略使用次数。

表3 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采用的各种解决策略使用次数

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消极策略使用29次,而粗暴制止和独断专制使用次数为8次,延迟处理6次,简单安抚7次;积极解决策略使用11次,以教师辅助帮助为主。在观察中也发现有些教师充当幼儿冲突解决策略的独裁者和权威者,少数教师能够采取积极的解决策略。在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中,教师大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迅速制止幼儿的冲突。大多教师缺乏耐心,在没有了解冲突起因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权威粗暴地制止幼儿同伴间的冲突,没有顾忌对幼儿产生的消极影响,在处理冲突时缺乏理性。

(二)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幼儿游戏活动中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观察发现,幼儿和教师对待同伴冲突的态度和行为是消极的。作为幼儿园教师,忽视了同伴冲突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在面对幼儿冲突时缺乏一定的引导,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幼儿对同伴冲突的认识和行为。总的来说,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存在以下问题。

1.幼儿对于消极解决策略使用较多

在幼儿所采取的解决策略中积极性解决策略只占21.4%,使用次数较少。而消极策略占40.7%,其中攻击性行为占19.3%,互不相让行为占12.9%,威胁命令占8.6%。总体来说,幼儿在解决冲突时以消极策略为主,表现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案例一:幼儿游戏时,佳佳在地上发现了一个小虫子,就蹲在地上玩,周围还围了好多小朋友,月月看到了说:“老师不让玩小虫子。”佳佳不理他,月月走上前一脚把虫子踩死了,佳佳生气地把月月推倒在地上,月月哇哇地哭了起来。

案例中幼儿在提出自己的要求没得到回应时,采取粗暴行为发泄内心的不满,主要是因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再加上心理发展水平不健全,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在遇到冲突时往往采取直接的武断形式解决。

(2)互不相让

互不相让在幼儿消极解决策略中所占的比例仅次于攻击行为。幼儿双方在坚持自己主见不肯让步的情况下,往往采取互不相让策略,将会影响冲突双方幼儿间的友谊。

案例二:幼儿游戏活动,在建构区冉冉和好朋友皓皓都各自专心地搭积木,这时,皓皓缺少一块正方形的积木,就去向冉冉要,冉冉不肯给,皓皓就把冉冉正在玩的积木都推到了,接下来两个好朋友为了一块积木发生了争吵,两人互不相让,各自说着自己的不满。

案例中冉冉和皓皓本是好朋友,因为一块积木而发生冲突,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存在“自我中心主义”,认为别人和自己想法一样,在解决冲突时,坚持自己的观点,互不相让。

(3)威胁命令

案例三:大班户外游戏活动,老师让幼儿开火车出教室。圆圆排在球球后面,“火车”刚开动,圆圆就去扯他的帽子,球球回头小声说:“别拉我帽子。”但圆圆不听,球球生气地说:“你干嘛老是拉我帽子,不跟你玩了。”圆圆不理他,球球一转身,她又去拉,球球威胁到:“我告诉老师了。”说着就走出队伍,站在圆圆面前,这次圆圆看情况不妙,老师已经看向他们,圆圆连忙说:“我不动了。”

球球说要告诉老师,那只是吓唬圆圆而已,他也不想让老师知道,因为他走出队伍站在圆圆面前等她退让,而圆圆也没有坚持下去,采取让步方法。大班幼儿在行为的控制方面较小班幼儿有了明显的发展,很少再简单粗暴的去“推”、“抓”,会采取一定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教师对于消极解决策略使用也较多

传统观念中对冲突往往是消极的看法,导致教师一遇到幼儿发生冲突就进行制止。再加上当前部分幼儿教师缺乏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在解决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时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取得快而有效的成果大多采取粗暴制止、独断专制、简单安抚、延迟处理等消极策略。

(1)粗暴制止

案例四:轩轩和蔓蔓每次都因为争抢玩具而打架,这次轩轩又把蔓蔓打哭了,在看到老师来时,轩轩吓得低着头,老师二话没说拽着轩轩的胳膊向教室外面走去,大声训斥着说:“你去别的班吧。”把轩轩吓得哇哇大哭。

通过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在看到冲突时情绪很激动,行为也粗暴,直接将幼儿拖出教室,给幼儿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教师对待幼儿冲突采取粗暴简单的方法,没有顾及幼儿情绪,很可能给幼儿心理留下阴影,对其以后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这种做法并没有使幼儿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缺乏教育性。

(2)独断专制

案例五:游戏结束时,老师让幼儿收凳子,其他幼儿都收好了凳子,嘟嘟和宝宝一直在说话,没有听到老师的话。老师提高嗓门说:“嘟嘟和宝宝,请把你们的凳子收起来!”这时,嘟嘟和宝宝才不情愿的把凳子收好。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情绪相对平稳,没有批评幼儿,但教师的权威和独断专制却随着教师的语调、表情表现出来,对幼儿有着约束力和强制性。

(3)简单安抚

案例六:游戏结束,老师让幼儿收玩具,同一个桌子的星星和盈盈两人争着送玩具,两人拿着玩具筐抢起来。看着玩具筐被星星抢走,盈盈突然哭了起来。这时老师过来,对盈盈简单地说:“别哭了,下次让你送。”老师走后盈盈还在哭,直到老师让小朋友上厕所,才停止哭泣。

案例中星星和盈盈因送玩具发生冲突,教师在处理冲突时没有对两个幼儿讲明道理,只是简单的安抚。这样一来,幼儿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对或错,而且还可能使幼儿认为错误的行为不会遭到惩罚。

(4)延迟处理

案例七:在西瓜哥哥体能课上,小朋友们都很高兴。在游戏前老师让小朋友们拿游戏材料,亮亮拿了一个玩具,但斌斌也喜欢就去抢,亮亮抱着玩具对老师说:“老师,斌斌抢我玩具。”老师在给其他小朋友分配东西,就说:“你们放下玩具,先到旁边,其他小朋友先玩。”两人不高兴地放下手中玩具,看着其他人玩。

案例中,教师在收到幼儿的告状或求助信号后,不是马上采取措施,只是让幼儿等待稍后处理,对幼儿的求助采取延迟回复。教师所采取“延迟处理”方法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和教育价值。

(5)教师对游戏控制性较强

案例八:在娃娃家游戏扮演开始前,白老师先规定每个幼儿的角色及游戏规则,金金说:“我不想当孩子。”老师并没有回复金金。金金很不高兴,在游戏中需要医生给孩子打针时,金金跑去拿了医生的道具,当医生的小朋友和她争夺起来,这时老师过来强行将他们带走退出游戏,站在一旁看其他人玩。

案例中教师对游戏控制性强,确定了幼儿角色和游戏规则,没有听取幼儿的诉求,成为冲突的导火索,在冲突中也没有让幼儿自主的解决冲突,采取直接强制干预,不利于幼儿语言表达及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对幼儿的影响

(一)幼儿同伴间关系紧张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社会认知能力差,当发生冲突时多采用攻击、告状等方式进行解决。如果同伴间的冲突不能得到良好解决将不利于幼儿之间积极同伴关系的形成,影响幼儿间的友谊。无论是教师对幼儿同伴冲突的放任不管,还是对同伴冲突的粗暴解决都不利于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一方面,会助长强势幼儿的自我中心、欺负弱小的不良性格特点形成;另一方面,不利于幼儿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他们在解决冲突时更多倾向于攻击等消极策略的使用,使同伴间关系紧张,影响社会能力的发展。

(二)错失教育时机

游戏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不可避免,但是,如何利用冲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诱发积极的社会性行为,这才是教师在面对幼儿同伴冲突时应该关注的问题。但是,现实中的幼儿教师对冲突解决策略认识不到位,往往只看到冲突的消极影响而忽视了同伴冲突带给幼儿的积极教育契机。再加上专业能力有限,在解决冲突时采取粗暴制止、各打五十大板、简单安慰、不予理睬等错误方式来对待幼儿同伴间的冲突。虽然在短时间内在表面上制止了冲突,但是,却没有改变幼儿对冲突的认识,过了此时同样的事情还会发生,教师错过了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的最佳期。教师如果能很好利用冲突事件让幼儿获得对自己行为的理性认识,那么,对于减少幼儿的打骂、告状、其他攻击行为会有内在的价值。

(三)对教师缺乏信任

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在幼儿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的言语行为对幼儿具有榜样示范作用,也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在解决幼儿冲突时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美其名曰要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自己解决,但是,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并不是对幼儿的行为放任不管,特别是当幼儿遇到困难对教师发出求救信号时,教师要快速地作出判断并作出适当的回应。否则,幼儿会对教师缺乏信任,在集体生活中缺乏安全感。

四、游戏中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教育建议

同伴冲突在幼儿游戏中是不可避免的,对同伴冲突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游戏活动的开展,而且影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进而对班级氛围也将产生影响。所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在幼儿游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冲突观,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教师不仅要看到冲突对幼儿发展的消极影响,还要认识到冲突所带给幼儿发展的机会,幼儿正是在经历和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解决冲突,也学会了协商、坚持、妥协、合作等社交技能。教师武断地干涉幼儿的冲突解决行为,或者不当的解决幼儿冲突的行为剥夺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机会[3]。因此,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教师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引导者,要充分认识到冲突的价值。同时,教师还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当幼儿发生冲突时能够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有效引导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冲突的发生与游戏活动的组织有关,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组织能力[4]。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二)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观察发现,当教师间存在矛盾、关系紧张、彼此不和谐时,会将情绪带到教学过程中,影响幼儿的情绪状态,课堂效率也会降低。在这样的氛围下,幼儿冲突发生的频率高,消极性解决策略使用偏多。幼儿期是幼儿社会认知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其行为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同事之间营造温馨、互助、关爱的心理气氛和教育环境,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另外,教师要树立民主、公平的教学态度和方式,尊重幼儿的观点和看法,关爱每一个幼儿,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具有信任感和安全感。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使幼儿与同伴交往过程中更加积极和自信。

(三)为幼儿提供面对和自主解决冲突的机会

冲突是幼儿日常游戏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人们误将终止冲突或冲突预防作为解决冲突的最终目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冲突真正的价值在于,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学会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冲突,提高幼儿实际操作的能力,以此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5]当幼儿间发生冲突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对幼儿的冲突行为进行评价,适时介入,给孩子自己解决冲突的机会。

[1] 夏莹.幼儿游戏中冲突行为的研究[J].教育导刊,2016(8):23-27.

[2] 刘晓静.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3] 万中,刘敏.幼儿游戏中教师的干预和干涉[J].学前教育的研究,2013(8):56-59.

[4] 蒋秋芳.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及应对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5] 李鹏举.美国TPBA评价法对我国儿童评价的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10):44-46.

猜你喜欢

同伴冲突案例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寻找失散的同伴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