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持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2018-01-22唐善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4期
关键词:持续性护理人员骨折

唐善梅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宿迁 223800)

由于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及容易跌倒,这就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粗隆间骨折,粗隆间骨折具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手术失败率高、并发症多、负担沉重等特点,其会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1]。同时,在临床上对老年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这类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且康复难度较大。因此,对于该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医院需要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手段,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的改善预后[2]。以下是我院关于老年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持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的研究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56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设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6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6.32)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11例,年龄在61~78岁,平均年龄为(69±6.42)岁,观察组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P>0.05表明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入院时,由于有的患者是第一次出现粗隆间骨折,对于这类疾病的了解和认识比较片面和模糊;因此,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详细讲解粗隆间骨折的术后护理知识及相关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疑虑需进行详细解答。同时,护理人员需向每个患者发放医院自制的骨折术后护理常识知识手册,从而帮助患者更加全面和及时的认识到骨折术后需要怎么做、禁忌做什么等,并在最大程度上使患者及其家属树立正确的术后康复意识,从而有利于患者更好的进行后期的相关康复训练。

(2)手术后患者由于需要长时间的卧床,加上担心自己的恢复情况,极易产生不安、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这就导致患者产生消极心理,不愿积极配合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一旦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科室配备收音机及电视播放节目单,并为患者播放轻松的音乐、有趣的电视节目或广播节目,进而使患者的注意力分散,有效的缓解患者其各种不良情绪。

(3)疼痛及并发症的护理,术后患者往往会伴有持续性的疼痛,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合理调整,使用软枕将患肢抬高,进而缓解患肢因受长期压迫而出现的不适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此外,术后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伤口感染、静脉血栓、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等,为提高治疗效果,护理人员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情况,做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应全面的评估患者的治疗情况、具体病情及营养状况等,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功能康复锻炼方案,需注意训练原则为:病情不同的患者训练强度与方法不同、训练应循序渐进且坚持不懈、患者应积极主动的进行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肌肉训练、行走训练、关节活动训练、日常活动训练等。

(5)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需详细交待患者及其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并告知其需定期回医院复查。同时,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全面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

1.3 效果评估价

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评估标准为:痊愈、有效、效果一般、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效果一般)/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评估标准为: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生活质量。并利用医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估标准为:85分以上为满意,60至85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数据处理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表示,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护理后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3%(27/2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14%(23/28),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 n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生活质量对照组 28 40.12±3.91 49.14±5.29 54.20±3.91 64.15±4.16观察组 28 47.18±4.18 61.17±4.89 63.18±2.74 68.24±3.90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护理后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86%(26/28),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1.43%(20/28),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对于粗隆间骨折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外科治疗及保守治疗,但由于老年患者正处于特殊生理阶段,其各项机能退化,在术后康复进程比较慢,这在极大程度上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情绪,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进而不利于患者骨折术后康复。因此,医院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持续性护理干预是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护理干预手段,其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都提供全面的护理,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不安、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促进患者骨折术后康复进程[3-4]。本研究中,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1.43%,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郭莉莉[5]的研究结果相符,可以得出,持续性护理干预应用到老年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能够进一步的促进患者骨折术后的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老年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持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1] 张仕芳.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04):19-20.

[2] 孙 聪,胡云根.老年髋骨骨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体会[J].现代养生,2016,10(10):263.

[3] 刘艳琼.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影响观察[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04):131-132.

[4] 徐 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17,12(12):198.

[5] 郭莉莉.持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髋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06):48-49.

猜你喜欢

持续性护理人员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关注持续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