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01-22张丽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0期
关键词:致残率急诊科流程

张丽娜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河北 张家口 075100)

急诊科室的患者通常病势急、病情复杂而危重、病情变化迅速,再加上急诊科的仪器设备较多,患者家属情绪急躁等因素影响,很容易埋下护理差错的隐患,潜在诸多的护理风险[1]。一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就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对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严重干扰[2]。在本次研究中,对急诊科室护理人员采用了护理风险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急诊患者共15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8例),其中,对照组男45例,女33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为(58.3±2.6)岁;45例脑出血患者,33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男46例,女32例;年龄48~68岁,平均年龄为(58.2±2.6)岁;44例脑出血患者,34例脑梗死患者。两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联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

1.2.1 护理人员的优化

应根据急诊科室的工作现状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培训方案,并加强风险意识教育,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通过统一学习的方式提升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提升其法律意识;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新护士带教,组织操作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提升其理论及实际操作能力。

1.2.2 患者及家属的优化

针对病情危重患者,应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细致观察,主动安抚患者及其家属,对其疾病、治疗措施、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真实、客观的陈述,提升其信任感,获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消除他们的顾虑。

1.2.3 急诊科室中设备和环境的优化

增加急诊科室中的座位,限制人流量,避免对患者就医造成影响;简化就诊流程,创设出舒适的、畅通的就诊环境;做好急诊科室中的清洁工作,保证空气质量;对各类抢救药物或设施进行定点摆放和保存,通过定期检查和保养保证仪器或设施的正常使用,若发现药物或物品用量不足时应及时补充。

1.3 评价指标

将死亡率、致残率、确诊所用时间、确诊至科时间作为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死亡率、致残率、确诊所用时间、确诊至科时间均更优,P均<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死亡率、致残率对比 [n(%)]

表2 两组确诊所用时间、确诊至科时间对比(±s,min)

表2 两组确诊所用时间、确诊至科时间对比(±s,min)

组别例数确诊所用时间确诊至科时间对照组7827.56±5.4545.16±5.79观察组7818.06±2.8425.84±6.12 t 13.65220.253 P 0.0010.001

3 讨 论

研究认为,在急诊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早确诊、早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在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经对比,观察组的死亡率为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10%,x2=6.797,P=0.009;观察组的致残率为6.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08%,x2=8.619,P=0.003;观察组确诊所以时间为(18.06±2.8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7.56±5.45)min;观察组确诊至科时间为(25.84±6.1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5.16±5.79)min。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急诊科室护理人员工作的规范性和流程化,进而减少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与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1] 蒋慧娟,等.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3(17):112-113.

[2] 孙文娟,等.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78-180.

猜你喜欢

致残率急诊科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析OGSA-DAI工作流程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