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价值分析
2018-01-22张志焕赵海峰
张志焕,赵海峰*
(1.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山西 太原 030001,2.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
分化型甲状腺癌(TC)为临床多发疾病之一。患病后,患者症状主要为有单一甲状腺结节、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等,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目前手术为治疗该类患者的主要手段。已临床研究证实,与常规保守治疗相比,手术治疗分化型TC可获得更加理想效果[1]。但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甲状腺的最佳切除范围。本研究对比甲状腺次全切、全切除术应用于分化型TC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6例2015年2月~2016年4月进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分化型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符合分化型TC临床诊断标准[2],无手术禁忌症,临床资料有效且完整。按数字随机法将纳入病例分为两组。次全切组33例,患者性别:女20例,男13例;年龄:22~53岁,平均(35.4±5.36)岁。全切组33例,患者性别:女21例,男12例;年龄:21~54岁,平均(36.4±5.47)岁。两组在病例相关基础资料对比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性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保持仰卧姿势,采取颈部过伸体位。选择在胸骨切迹上方2.0 cm位置,即在颈横纹位置行一个横弧状切口,切口大小为5~8 cm。逐层将皮肤、颈阔肌切开,实施向上皮瓣游离操作,下缘游离至胸骨上凹,上缘游离至甲状软骨切迹,两侧游离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将颈白线切开,顺着甲状腺外科被膜实施游离操作,使甲状腺充分暴露。将甲状腺外科包膜打开,对肿块、甲状腺质地、体积大小、附近组织间是否存在外侵、黏连进行全面探查。快速实施常规性术中病理检验。以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术前超声检查显示结节位置为根据,同时结合甲状腺癌设计范围选择给予患者不同的切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选择给予全切组患者甲状腺全部切除,给予次全切组患者甲状腺次全切。实施常规性Ⅵ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并以患者实际情况为根据决定是否实施颈部淋巴结清除操作,术中实施“精细被膜解剖”。常规性喉返神经全程显露后实施甲状腺切除术。切除操作过程中加强对甲状旁腺、喉返神经进行保护。创面给予常规性负压引流管留置,导管从手术切口边缘引出,做好固定。使用可吸收缝线实施颈前肌、颈阔肌逐层缝合,再将皮下组织缝合。选用5-0可吸收线实施间断皮内缝合,结束手术。
术后,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嘱咐患者忌食用含碘食物,在术后康复阶段给予患者优甲乐等药物,同时指导并协助患者做甲状腺功能恢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评估标准
①总疗效评估。治愈:患者吞咽困难、呼吸不畅、甲状腺结节等症状均完全消失,并恢复正常的机体功能;有效:患者相关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机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术后患者症状、机体功能均无改善。治愈率、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②术后对患者进行至少12个月随访,了解病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总疗效及复发情况对比
次全切组、全切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93.94%,全切组高于次全切组,2组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39.39%、3.03%,全切组低于次全切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对比
全切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61%,高于次全切组的24.24%(P<0.05),见表2。
表1 两组总疗效及复发比较 [n(%)]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n(%)]
3 讨 论
分化型TC主要为滤泡癌、乳头状癌,目前该病发病率逐年递增,对患者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均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临床上越来越重视加强对该病有效性好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分化型TC对化疗、放疗均表现出较低敏感性,因此外科手术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给予分化型TC患者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将甲状腺癌原发灶、移淋巴结、侵袭至甲状腺被膜外肿瘤组织彻底切除,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
综上所述,给予分化型TC患者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临床疗效较理想,术后复发率低,但可引起较多并发症,须重视采取措施减少并发症。
[1] 赵兰岚,姚 军,郭晓蕙,等.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及其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骨代谢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02):162-163.
[2] 贾 浩,刘晓莉,孙 辉.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中骨代谢变化的研究现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05):64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