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具有科学性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2018-01-22李潇潇徐康鸿
李潇潇 徐康鸿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一、反对绝对科学主义
所谓绝对的科学主义,借用社会学的开创者孔德的观点,其意指以自然科学的研究精神和标准来规定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被完全量化处理,如果强制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来解决社会与人生的问题,那么结果就极有可能走上一条无视人类情感的错误道路,甚至最终会丧失法学这门学科最本质的终极人文关怀意识。
正因为如此,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反思人类的发展前景以及总结相关历史经验时,意识到必须重新提倡人文精神,主张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平衡,这意味着科学与人文两者之间应当有着各自独特的价值判断、解释模式等方法论,绝不能仅将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单一地引入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之中。同样,在法学这门学科研究中,时时刻刻都包含着人文情怀,无论作出何种决定,也都离不开人类所特有的价值判断。那种以“科学的名义”而完全否定价值与人文存在的合理性的观点若最终被采用,最后只会导致法学成为一门集权专制之术。因此应当坚定地反对法学绝对科学主义化。
二、反对法学虚无主义
法学研究中不能一切标准都科学化,也需要时刻秉着人文情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学的存在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更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内心的正义来行事。尤里乌斯·冯·基尔希曼在演讲开头便指出,法学作为科学的无价值性可以有两种理解。在此笔者仅对第二种情况的发生作出探讨:其会促使我们废除法学的存在。笔者认为:这是对法学科学性价值的径直否定,是不可取的。
必须承认的是,现今社会并非所有领域均已臻至完美,而且如今的法学有太多需要进行自我批判的理由。但是所有上述这些都不构成使人们认为法学毫无价值而将其舍弃,进而像基尔希曼所建议的那样回归至每个个人心目中的正义观念的理由。我们必须牢记的是:人类社会今天有着前无古人的能力和机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我们每个个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成为一个共同的问题,那边是人类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共存。笔者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最大的课题便是,找到正确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使我们所创造的科学技术成就为我们带来我们所需的福祉,缩减甚至避免给我们带来灾难。面对这一重大问题,没有人会声称:我们不需要法学的帮助。因此,在反对法学绝对科学化的同时,也应当避免陷入法学虚无主义。
三、捍卫法学科学性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法学作为上层建筑,其具有科学性的价值也径直的体现在对现今经济基础的规范与促进上。在中兴事件之前,人们偏向于实务主义,但是继中兴事件以后,全中国人都将清醒地意识到我们不能再自欺欺人,对外国抱有侥幸心理,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做好基础科学研究。譬如:2018年5月26日,马化腾在深圳,马云在杭州,中国最大的两家互联网企业的代表性人物,不谋而合地在其各自的公开演讲中强调了科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的是,在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飞速发展的今天,基础科学或者说纯粹科学的问题,作为一项源问题必须且已经被重提。此外,2018年5月28日、29日,习近平、李克强分别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习主席提倡:“应当破除繁文缛节、让科学家自己深入研究基础性科学,以科学呼唤突破科技创新”。李克强总理强调:“基础科学不是靠行政审批来的,要精简程序、简化手续,把科研人员从繁琐的表格中解放出来。”最后,而今中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且又处于民法典编撰的攻坚时刻,在这过程中则要求人们秉持着科学的精神,以先进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保障民法典的科学性,以此有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四、结语
究其以上种种缘由,笔者认为:只有当法学这一上层建筑含有科学性特质,其才能与当今社会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在其本质上保持一致。只有两者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法学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