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史上两位大哲家训

2018-01-22

黑龙江粮食 2018年4期
关键词:王守仁族谱哲人

家训,是中国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族谱,又称家谱、宗谱等。族谱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人文资料。

史上大家族和望族的家训,不仅对本族人有浸润、影响和约束,而且对其他家族和整个社会亦是如此。《诫伯禽》、《弟子职》、《诫子书》、《颜氏家训》,以及《曾国藩家书》等,都是影响非凡绵延久远的家训,烛照古人读书和仕途之路。

朱姓,史上大姓氏、望族,名人辈出,朱熹便是之一。朱熹,宋朝人,号晦庵,世称朱文公,今福建尤溪县。宋朝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余英时著有朱熹的专著《朱熹的历史世界》。痴心父母古来多,朱熹也不例外。到晚年,朱熹为其子孙撰写了《朱子家训》,又称《朱文公家训》(后人据此写有《朱柏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全文三百余字,讲述了个人应该为家庭和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精辟阐明了修身立德治家之道。

到了明朝,史上另一大姓氏、望族王氏家族,出了一位大哲人,他突破朱熹学说,形成自己的知行合一思想,他就是王守仁。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他是今宁波余姚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日本学者赞其曰“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王守仁为文博大昌达,行墨俊爽,著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阳明所写的家训,又称《示宪儿》,其核心是良知教育,主张“蒙以养正”,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视为家庭教育的最高宗旨。《示宪儿》整篇歌谣体式,三字一句,共三十二句,一韵到底,朗朗上口。

用现代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衡量,特别是在学者的眼光里,朱熹和王守仁思想体系,被指有三纲五常封建思想,或有缺陷、有商榷的地方,需补充完善之处。如,家训中过于强调安分守己,缺乏独立思考、质疑批判精神的教诲等。但是,二位大哲人所写家训,对现代人的积极一面是更大的,即使有的现在已被忘记。我们品读二位大哲人的家训,会更加感觉到家训中反映出的更多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比如,提倡阅读经典,尊老爱幼,诚实信誉,包容宽容,节俭勤老,遵纪守法等等。这些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教诲,历久弥新,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引领教育中华民族不断走向昌盛的古训哲理。

附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王阳明家训全文: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猜你喜欢

王守仁族谱哲人
琵琶哲人刘德海与他的《哲学笔记断想》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智珠2则
智珠2则
探究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的特点及其原因
王守仁的“胆小”
王守仁的“胆小”
书生惹上锦衣卫
吴有春
二战后新加坡华人族谱编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