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中华传统文化
2018-01-22李芳丽
李芳丽
中共渑池县委党校,河南 渑池 4724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本人在不同场合常常引经据典,无论是在出访、署名文章中,还是在演讲谈话里,可以说成了传统文化的代言人。
一、习近平的传统文化情怀
第一个方面,从个人经历来讲,对传统文化孜孜以求。在澳门回归15周年的时候,习主席去了澳门,他给澳门大学的学生做了一堂公开课,他提到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习主席说,我是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
在谈到他的个人经历小时候,看了水浒传、三国演义、古诗词。对于这一段资料太少,只有一些座谈讲话中的只言片语,当知青的7年是他最重要的经历,在那样一个时代,父亲受到冲击,一个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从北京到一个偏远农村,从一个红二代官二代要去当农民,本该受到良好教育的年龄被剥夺了读书的机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打击?怎么对待自己人生中的困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和做法,这些想法和做法除了本身的与生俱来的个性之外,都来自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把艰苦的环境当做磨练意志、修身养性的机会,比一般有更高的看见。这样的境界来自哪里?我们都知道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到了梁家河,读书不辍。“爱看书”、“好学”,是他留给陕北梁家河村老乡们的印象之一。他们记得,他“带一箱子书下乡”,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上山放羊看书,跑几十里去借书。在那个文化荒芜的年代,一直在学习、在积累。这一席话说明,习近平在年轻时就打下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根基。
第二个方面从文章思想来讲,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文章、讲话、访谈中,经典处处呈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习式风格”。
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时结识的至交、农民作家贾大山曾给过他这样一个评价:儒生。什么是儒生?最起码是通儒家经书的人。先于孔子的儒家先驱人物鲁国大夫叔孙豹是这样表述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立功",即为国家为老百姓建功立业;"立言",即提出具有见地的言论。应该说,这三方面在习总书记身上都有具体的表现。习近平的儒生气质,最直接的表现是善于立言,1990年,在榕工作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填写的《念奴娇》词来追思焦裕禄;在2003至2007年这四年多时间里,他写下大量反映个人思考的专栏著述,即发表在《浙江日报》的两百多篇短文,后来汇集为《之江新语》出版,在这本小书中,他先后引用过的经典不下数十本、篇,成为了后来我们学的系列讲话。在此基础上,人民日报社专门搜集了过去27年间习近平总书记所有著述及重要讲话中使用频率高、能体现其治国理政理念的135则典故,进行详细解读,编写了26万字的《习近平用典》一书。
二、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思想营养
正如习总书记所讲的那样“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①所以,习总书记执政后,提出的很多新的提法和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提出。十八大之后,新一届领导集体产生了,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国家博物馆,看的是《复兴之路》,提出了中国梦,传递出了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在这样特殊的场合,提出的“中国梦”这一重要概念,并在之后的系列讲话中,逐渐拉伸了‘中国梦’这个概念,成为了‘开放、包容、共赢、合作’的‘大梦’。这个变化正是以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
中华传统文化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多次引用法家经典引用韩非子的话,《韩非子·有度》: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强调依法治国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历史智慧,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他引用苏辙“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来说明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是民心所向,刻不容缓。他引用《官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来要求领导干部清白做人,谨慎克己,勤恳创业。他引用孔子“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来强调为政须自身端正。
可见中国文化的智慧对习总书记能登上历史的舞台、今天能够这么有魄力地做出一番事业、开出局面,中国文化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的。
[ 注 释 ]
①2014年10月13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