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法规解读和应对策略
2018-01-22张博恒
张博恒
南通太平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
汽车“三包”法规在2013年开始颁布实施,在汽车消费市场上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消费者的维权拓宽了渠道。在“三包”法规提出之后,市场的竞争愈发的激烈,其主要倾向于产品质量的提升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在“三包”政策下,汽车厂家需要了解“三包”法规政策的主要意义,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市场的挑战。
一、严格履行义务
(一)“三包”法规义务解读
在法规中,各部门要充分的履行自身的职责,生产者主要的义务是负责产品质量的检验,将合格的产品进行信息备案,并整理好随车文件与随车物品等。销售者的主要义务是验收产品,并保障其销售的产品符合国家的八项规定,修理者的主要义务是对汽车的零件进行储备,并提供维修服务等[1]。
(二)企业应对策略分析
在“三包”的法规下,企业要致力于产品质量与产品服务质量的提升,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对生产的过程以及材料的应用进行严格的把关,产品的性能与质量能够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能够符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在“三包”义务履行过程中,汽车企业要高度重视法规中的义务规定,并提高企业内部的人才质量与数量,提高企业的技术标准,并提高企业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企业要重视对生产过程以及生产线的管理,对影响施工的每个环节与每个要素进行科学的控制与管理,能够符合国家的标准。在线销售的汽车,要保障其具有三包凭证、维修手册、责任义务协议书等文件,能够建立企业发展长效机制。企业要明确“三包”法规中的义务,并强化自身的产品质量,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
二、重视责任承担
(一)“三包”法规责任解读
在“三包”法规中,主要的责任者分为生产者、经销商、消费者、修理者等,在法规中明确的指出,各部门、各角色要充分的履行自身的职责,承担香型的责任,能够更好地对消费者负责。在法规中,对三包的期限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行驶里程与购买年限上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质量问题的次数上进行了确定,明确规定了各方的责任。
(二)企业应对策略分析
企业在相应三包政策上,要保障其管理的系统性与规范性,规范生产与维修的流程,制定科学的维修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升产品的质量。另外,汽车生产部门要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选择更优质的供应商与经销商,提高汽车产品的性价比与服务质量。在“三包”政策中,虽然没有对细枝末节的质量问题进行阐述,企业也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更好的服务消费者。
三、建立奖惩机制
(一)“三包”法规机制解读
在“三包”法规中,将争议处理、维权便捷、惩罚力度等内容作为法规落实的主要机制。并在法规中对出现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关部门建立了相应的维权组织,对出现的争议进行了解、协商、仲裁。在惩罚力度上,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警告与处罚、二是责令改正、三是记录信用档案[2]。
(二)企业应对策略分析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本着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的理念,要个按照法规中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首先,汽车厂家要致力于质量的提升,并在发生纠纷时,致力于问题的解决,在出现质量问题时及时的承认错误,并在管理上对企业进行整改,努力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与质量水平。
四、明确责任免除
(一)“三包”法规责任免除解读
“三包”政策中除了明确了市场各角色的责任与义务之外,包含了大量的责任免除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外出现质量问题,不在三包的范围之内,其在书面已告知存在问题的,不在三包的范围之内。其责任免除主要是为了保障经营者与生产者的合法权益,避免消费者出现恶意找茬的情况。
(二)企业应对策略分析
在责任免除法规下,企业要建立公正、公开的原则,在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清晰的讲述车辆自身的质量,切忌出现夸大事实的情况。企业要对维权的细则进行讲述,并在条文规范中列明不存在三包的情况,双方签字之后,协议生效,双方要严格遵守条文中的内容规范,避免其在后期出现严重的争议。
五、结论
在汽车消费市场中,商家要致力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并严格遵循“三包”法规中的基本原则,建立一个服务于责任并存、消费与和谐发展的汽车市场。在市场的发展中,发挥自身的职能,自觉遵守市场的秩序,建立社会与企业共同发展进步的最终目标,进而实现推动我国汽车市场稳定的最终目标,维护汽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