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念 人生的支撑

2018-01-22文/孙

北方人 2018年6期
关键词:革命者神父厨艺

文/孙 荔

所有的青春都是相似的,但所有的青春又各自不同,但是青春要有一种信念去撑。“即使把我们撕成碎片,每一片都将写满忠诚。”《向延安》里革命者都是那样坚定,磐石般坚定。

对于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延安不仅是革命圣地,也代表着一种信念。

《向延安》的故事发生在旧上海,有弄堂、高楼、苏州河、外白渡桥,以及那些老人一般的老房子、望远镜、留声机、收音机、勃郎宁手枪。那时的上海是一件千疮百孔的绸衫,在一场场绵柔的细雨中,发生着一件件令人心境潮湿的事件。

向老爷,一个酷爱西洋玩意的中国人,著名的淞沪会战刚打响,他就死于一枚流弹。他儿子向金喜有点痞,但很“义”。身为大药房的少爷,却痴迷地爱上厨艺。他最初因暗恋罗家英,而渐渐熟悉革命,最后凭借优秀厨艺,成为代号“四丫头”出色的情报高手。他终身未娶,却将袁春梅的孩子、凤仙的孩子视为向家血脉。当头发半白的罗家英见到向金喜时,他正醉态地喝酒,手里捏着一双筷子,一只刻着罗家英,另一只刻着向金喜……

旧的岁月绵延在记忆里,一转身,已是万水千山。如今只留有爱的芬芳,暗香飘尽知何处。但人生是一个过程,需要这小小的芬芳来温暖自己。

向金喜从头至尾是误解的人,但也是最坚强的革命者。面对理想,他选择了隐忍,圣地延安只在梦中;对于爱情,他无奈退避,锁心如玉,珍藏着,永远初秋的雨般微凉;在亲情兄弟相煎面前,他强忍泪水,命运是推手,我们总逃不过大时代所处的背景。

向金喜迷恋延安,但革命的需要,终未成行。以至后来他把自己的名字向金喜改成向延安,并把地图挂在墙上,将“延安”两字用红笔圈上。人活着要朝着目标前进,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远比知道怎样活着重要得多。正如罗家英说:去不去延安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有没有信仰。

小说的人物不少源于那个年代的真实原型,如堪称“中国的辛德勒”的独臂神父,则是小说里的饶神父。那时奔赴延安的年轻人中,就有后来新中国第一位驻外女大使丁雪松、著名演员于蓝、左翼作家丁玲等。那些印有时代的风华,也都被糅进小说人物的塑造。事实,过往的生活是最好的小说。

这篇小说让人感觉不像在读字,倒像看一个个画面,很有镜头感,在众多红色题材中较为别致。海飞说,我把这篇小说当成一场电影来写,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电影,青春是最精彩的片断。

猜你喜欢

革命者神父厨艺
2020年的意外收获——厨艺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朋友圈『厨艺大赛』,吃的是哪道菜
不长厨艺只长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摔跟头
祈 祷
神父的教导
怎样做个建设时期的革命者
革命者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