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完善措施

2018-01-22杨超群

法制博览 2018年34期
关键词:环境法文明法律

杨超群

中共淮阳县委党校,河南 淮阳 466700

生态文明发展中尊重保护自然作为主要发展前提,并建立可持续生产方式,以此帮助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我国现阶段根据国情发展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法律体系,从而完善小康社会的建设。主要是由于目前建设生态文明法律体系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走之路。但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建设是较大的建设工程,设计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需要运用思想文化、道德伦理、经济制度等内容进行构建。因此,如何有效完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建设成为我国发展重点内容。

一、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建设意义以及路径

(一)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建设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法律体系主要是以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为基础,以大自然规律为法律建设准则,运用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要有效建设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应建设法律保障体系,以此引导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建设。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发展,法律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强制力,社会中的道德发展、伦理、计划以及政策发展,将其转化为法律发展有效获得国家认可,并建立良好的环境法治社会,从而建设生态文明法律体系。

(二)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建设路径

生态文明与法律建设进行融合,是一种新型的文明形式。在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难以将生态文明与法律进行结合。我国现代法律程序经历几百年的发展,是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从法律理念思想到相关制度,将我国工业社会经济生活充分进行反应。因此,完全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同时,传统的一些法律规定难以适应现代高风险社会的发展,并对我国环境问题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具有较大难度,不仅是针对生活中的某一种环境问题制定法律,而是按照生态文明发展原则,对传统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律进行检讨。并贯彻生态文明精神理念,重新修改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其构建基本路径为以生态文明为终极目标,制定相关法律。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内容构建法律体系。将生态文明发展精神理念转化为环境保护原则,并制定具体法律规定,以此建设生态文明法律体系。

二、面向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建设目的

法律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指立法者通过制定相关规定,要求人们遵守,并希望达到最终目标。因此,只有明确法律体系的建设目的,以此正确的构建法律体系内容,发挥法律体系的功能作用。

生态文明法律的建设主要是为保护环境,环境法的最终目的分为一元论、二元论以及多元论等观点。首先,一元论认为环境法的存在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们生存环境,从而保护人们身体健康。此种思想产生于20世纪,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发生环境污染事件,造成大量的疾病发生,为防止出现此类污染事件,国家在公共卫生法基础上建立环境法。因此,环境法的主要目的较为明确,为保护人们身体健康。

其次,二元论认为环境法不仅维护人们身体健康,同时还应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西方国家最初实施环境法时,通过行政手段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强制性管理,导致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人们认为,环境法的确认不仅为维护人们身体健康,还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最后。多元论认为环境法的法律目的是多元化的,能够防止环境污染、防止生态破坏、防止浪费自然资源、防止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们生存环境、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保障生态平衡、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以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人们认为环境法的建立目的是多元化发展的。

三、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完善策略

目前,我国环境危机较为严重,大部分河流受到污染,在人们生活环境中还面临酸雨的影响。大部分农村人们难以饮用清洁水。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受到大气污染影响,不利于人们身体健康。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解决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贫困问题,但对自然资源造成异性影响。现阶段,资源的消耗,大量污染气体、液体的排放对我国生活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本文提出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完善策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如下:

(一)倡导环境公平,体现和谐自然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为建设生态文明法律体系,以此完成我国社会发展新要求。但有效完成科学发展观落实的新任务,应有法律作为保障。法律的建设不仅是一种制度和约束工具。更重要的是法律具有公平的价值,能够代表人们的理想信念。通过建设法律体系产生一种文化力量,从而提升新任务实现进度。环境公平主要是利用法律的公平价值,使其在环境领域中体现,并将其具体化发展,从而体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并且,以此作为基础构建法律体系,有效将法律与生态文明进行结合,将生态文明体系进行完善。

(二)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生态文明

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缺乏法律体系支撑,导致环境法治理现状较差。现阶段宪法缺乏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进行要求,未曾明确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建设思想,导致人们在生态环境中开发自然资源时,缺乏具体规定,影响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法律体系时,应加强环境法治,确保公民具有享有舒适环境权利,并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在保护环境中对相关权利进行列举规定,完善公民环境权利体系。并制定统一自然资源保护法,使自然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从而满足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建设要求。

(三)发展生态文明,构建保障体系

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建立生态文明法律体系时,应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构建环境保护法,从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建设发展的基础,立法部门应健全生态文明基本法律,内容应包括污染防治、保护生态能源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将其作为理念法律,规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目的,并确定相关人员的职能与义务。同时,应建立污染防治法,将预防与治理进行结合,根据污染因子的不同分为不同防治法,在设置中应结合我国法律发展,以此完善我国生态文明保障体系,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类在发展中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规律,并取得物质与精神结果总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并持续繁荣的一种文化理论形态。建立生态文明法律体系有效促进我国发展小康社会,但目前我国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我国完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影响我国发展小康社会。因此,应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并且,建立预防性法律制度,以此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保证我国各行业有效进行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建立。

猜你喜欢

环境法文明法律
请文明演绎
环境负外部性的环境法新解析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漫说文明
环境法伦理基础的审视与抉择
对不文明说“不”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基于环境法对消除代际外部性问题的思考
治不胜治的雾霆:问题驱动型到预防回应型环境法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