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酸碱体质的真相

2018-01-22丁香

时代风采 2018年8期
关键词:酸碱性酸碱碳酸

丁香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气温一天天升高。又可以吃葡萄西瓜哈密瓜、烧烤啤酒小龙虾、冷饮雪糕爆米花、凉皮凉面拍黄瓜啦……

可有的人却连瓶碳酸饮料都不敢喝!

因为据说碳酸饮料是酸性食物,多喝会变酸性体质,更容易生病。有人甚至还列出了酸碱食物表,认为碱性体质是最好滴!

事实真相的是这样的吗?

“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根本不存在

国内外的营养界、医学界都没有基于“酸性体质”或“碱性体质”的研究文章,各种权威的文献数据库也找不到相关的文章。

事实显而易见,“酸碱体质”根本就不存在。

民间所说的“酸性体质”其实是在和“酸中毒”偷换概念,比如糖尿病人的酮症酸中毒等。

酸中毒是由于服用了某种药,或者是患了某种疾病才出现的,不是“酸性体质会导致疾病”,就好比因为困了所以睡觉,但如果说睡觉所以困了,就非常荒唐了,这是典型的因果倒置。

“碱性体质”更健康完全是无稽之谈。正常人的血液PH 值在 7.3~7.4,本身就属于弱碱性,人体有强大的缓冲系统来确保血液中 PH 值稳定。

更何况,人体本来就是个酸碱共存的状态,比如胃、皮肤、阴道是酸性环境,肠道是碱性环境,根本不存在单一的酸性或者碱性体质。

食物的酸碱性,可以忽略不计

食物在食品化学中确实有酸碱性质的划分,分类的方法是按照食物燃烧后所得的“灰”的化学性质而定。

“灰”中如果含有较多的磷、硫、氯元素,溶于水后就会呈酸性,属于酸性食物;如果“灰”中有较多的钾、钠、钙、镁,则呈碱性,属于碱性食物,和食物本身的味道没有直接关系。

比如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是偏碱性的,而肉类谷类大多是偏酸性,但食品化学中的这种酸碱性的分类只用于区分食物的化学组成。

食物在人体内经过复杂的消化吸收后,会形成酸性、碱性和中性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和在体外燃烧后的食物灰分是完全不同的。

通俗来说,你吃进去的任何食物进入胃部后,在胃液的作用下,都会呈酸性,到了肠道又会变成碱性。

就拿最常见的碳酸饮料来说,碳酸饮料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呈现“酸性”。但是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一部分会在易拉罐打开时逃逸出去,喝进去后,绝大部分也会随着“打嗝”排出体外,所以并不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被人体吸收从而影响酸碱平衡。

一瓶3~5升的碳酸饮料,据估计,饮用时二氧化碳的摄入量在0.5~1.5升之间 ,由此推算,喝下一瓶330毫升的碳酸饮料,摄入的二氧化碳不会超过0.5升,真正进入血液的少之又少。

事实上,人体新陈代谢的一部分产物就是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或被排出体外,或与体内的水结合成碳酸,这就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再随着呼吸进出人体。

每个人每分钟就大约就有0.3升的二氧化碳从血液中进入肺泡然后呼出体外,一个人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碳约有 432升。

换句话说,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对血液酸度的影响都要比喝一瓶碳酸饮料大得多。

而且二氧化碳作为国家认可的食品添加剂,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合理使用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真正影响身体酸碱度失衡的,还是疾病和药物。

与其关注“酸碱性”不如注重“多样性”。

选择健康食物并不能依据他们的“酸碱性”,而是看其本身的营养价值。

合理地搭配食物,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和均衡膳食更加重要,别再照着所谓的食物酸碱表安排食谱了!

猜你喜欢

酸碱性酸碱碳酸
什么!碳酸饮料要断供了?
自制酸碱指示剂
酸碱体质与酸碱食物
酸碱环境对TiO2吸附替硝唑的影响
判断电解质水溶液酸碱性的简单模型
Ni-W-Fe-P四元合金镀层在酸碱盐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第十单元酸和碱
镧石型碳酸镨钕向碱式碳酸镨钕的相转变反应特征及其应用
我国主要菜区土壤盐分、酸碱性和肥力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