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路径探索
2018-01-22田承先
田承先
中共唐河县委党校,河南 唐河 473400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家公务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综合素质的好坏、办事效率的高低、服务水平的优劣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注重培养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这就为新时代加强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公务员能力的涵义
公务员制度虽源自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但现代公务员制度在我国仍旧属于舶来品,起源于英国,在民国之后才由西方引入到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公务员在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也是突出的,这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公务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行为的公共性,即履行公职;二是身份的特殊性,即行政编制;三是收入的特殊性,即财政供给。简单来说,公务员就是具有行政编制、财政供给且履行公职的人员。能力,即为素质,是指完成某项任务或目标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并通过实践活动所展现出的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公务员能力应该指的是公务员依法履行公职的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各类素质,以及展现的各类行为的总和。
二、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的不足之处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官本位思想残留,服务意识不强。我国是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两千余年的封建思想所束缚的政治社会也没有彻底的发生改变,官本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个别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懒政怠政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够做到以人为本,主动服务观念依然淡薄。
二是依法行政能力不强,诚信原则缺失。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并将其写入了宪法中。依法治国首要的就是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要求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执法和行政,遵循诚实守信原则。然而在现实中,部分公务员法治观念差,依法行政的能力不足,朝令夕改,丧失了基本的诚信原则,与之相对应的是群众安全感缺乏,利益受损,进而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是创新能力不足,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强。近些年来,国家的公务员招录工作实施了“凡进必考”的制度,严把进人关,公务员队伍结构优化明显,但创新力还没有被完全激发,相当一部分公务员仍然采用老思维、老方法与群众办事交流。工作开展过程中,以完成上级任务为出发点,忽略具体事务的操作性,行为固化应付了事,实效不明显。尤其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力尤显不足,往往采取“捂盖子”的方式,缺乏危机意识,错过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造成工作陷入被动,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扩大事件的影响力。
公务员能力建设过程中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因素决定的:一是用人机制不健全,公务员竞争缺乏公平,竞争机制并没有运行于公务员管理全过程。现有的公务员队伍,一直存在只进不出、出口不畅等现象,公务员新陈代谢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公务员队伍整体执政能力不高的客观因素之一。二是考核机制不完善,公务员工作缺乏积极性。我国现有的公务员考核标准笼统不明确,科学化实践化程度低,评价缺乏客观性偏重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虽然现在公务员考核以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为考评内容,但缺乏细化指标,不能正确的反映公务员的综合能力。三是培训制度设计不科学,不能满足公务员个性化的需求。首先表现在培训理念上将培训作为一种奖赏,不能覆盖全体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其次是培训内容简单不科学,针对性不强,不能够因材施教,不能够满足不同岗位类型的公务员的需求;最后是培训机构单一,缺乏培训方式方法改革的动力,特别是有一些地方的培训只是流于形式,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总而言之,主客观原因的存在特别是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一部分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公务员能力建设出现了一些偏差。
三、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公务员要牢牢把握新变化,切实落实新理念,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不仅是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出发点,更是公务员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提高政治素养
公务员在能力建设过程中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守“四个意识”,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当前社会,随着国内的开放程度逐渐加大,西方各类思潮涌入我国的政治生活中,腐蚀或影响着公务员,动摇其思想。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等价交换原则会淡化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导致人们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因此,提高政治素养迫在眉睫:首先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时刻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和掌握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在工作中树立典型,积极向先进人物学习、向典型学习、向模范学习,以先进人物的事迹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其精神,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同时还要向反面典型借鉴经验,时刻警醒自己,不要犯同样错误。最后要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与群众的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二)加强公共服务能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尤其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公共服务的要求已不再简单的是提供服务,而是提高服务的效率。要加强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首先要牢固树立全新权益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二要正确认识自己工作岗位的职责,努力提供自己本职工作的能力与水平。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服务观,在权力运用中始终把服务放在首位;要牢记公仆意识,在工作中不掺杂个人因素;要切实遵守岗位要求,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三要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构建效率政府。这就要求公务员在提供服务时严格按照程序办事,要有大局观,要提高执行力,不推诿、不搪塞,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我们的软环境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这就要求公务员不断提高自己依法行政能力,具体来讲应该做多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培养公务员的法治意识。我国有着两千余年专制史,人治的传统根深蒂固,社会公众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公务员在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时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切实做到行为有据、程序合法,时刻体现公平公正意识。二是要牢牢把握依法行政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包括有依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公开、诚实守信等具体内容。三是要加强对公务员依法行政的监督。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只有对权力进行适当的监督才能够实现最初的目标。除了加强对公务员廉政建设的监督外,还要加强对公务员依法行政的监督,确保公务员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确实遵循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真正做到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四是要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法律的遵守是全社会的义务,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法律的绝对权威,使得每一位公民都能够自觉的遵守法律,以法律为办事之准绳,那么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自觉性就会在无形中得以提升,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也随之加强。
(四)提高公务员的创新能力
提高公务员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树立创新思维,即在意识上把创新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而要创新首要的问题是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思维,实现意识创新。其次是提高公务员的业务水平。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非常重要,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要通过培训、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各种经验和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推动工作上的创新。最后要形成持续有效的创新机制。其一为创新保护机制,对公务员来说,最重要的保护则是允许探索、允许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能够因为创新失败而责备甚至是惩罚当事人,任何工作的开展都是由风险的,在限度内对创新者进行保护是极为重要的。其二是创新激励机制,俗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虽然公务员工作性质特殊,但适当的奖励也是必需的。可以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将创新能力作为公务员考核和任用的一项重要内容,激发其创新意识。其三为创新发展机制,为公务员的创新创造条件和机会,包括在职学习等,使他们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发展动态,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开拓进取精神。
(五)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这是一名优秀公务员的必备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之一。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一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主动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及知识储备;二要强化实践磨砺,提升公务员果断决策能力;三要增强公务员突发事件防范意识,未雨绸缪,采取积极措施将突发事件先灭在萌芽状态。四要注重舆论引导,特别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及时公布事件的相关信息,做到公开透明,避免群众出现恐慌,降低突发事件的升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