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环境控制对犊牛肺炎发病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2018-01-22
(泗水县畜牧兽医局,山东泗水 273200)
冬季室外温度低,圈舍通风不畅导致有害气体堆积,而刚出生犊牛自身抵抗力较弱、肺泡上皮抵抗力差给了有害气体可乘之机从而诱发肺炎。实践证明,做好犊牛圈舍温度、湿度、良好通风有助于犊牛健康生长,降低疾病感染概率,提高成活率。
1 实验准备
肺炎是一种呼吸障碍的肺部炎症性疾患,新出生2月龄犊牛是该病高发期。其发病原因为:养殖不科学引起病菌感染,犊牛呼吸困难与肺部听诊有异常呼吸音。对此,需要养殖人员做好环境控制,加强卫生清洁与消毒。
1.1 实验环境
选择某地区的6个养殖基地作为犊牛实验场地,随意把6个圈舍分为1~6号,前3号圈舍为研究组;后3号为对照组。本次实验分为2个时期,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
1.2 实验设备
选择某公司的DR70C--NH3线上氨气检测设备、DR70C-CO2线上二氧化碳实验设备、DR70C-H2S硫化氢检测设备。TP401温湿度表以及RML-5自动燃煤暖风炉。
1.3 圈舍环境条件
2016年5月对研究组的圈舍采取外墙保温并安装自动燃煤暖风炉,做好环境清洁与消毒。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养殖方法,不进行任何改变。研究组圈舍温度在11℃~16℃、湿度为76%~82%,二氧化碳浓度为970~1170ppm,硫化氢含量在0.080~0.92ppm、氨气含量为6.75~7.13ppm。对照组温度2℃~6℃、湿度为70%~96%、二氧化碳含量为1230~1370ppm、硫化氢含量1.01~1.31ppm、氨气含量10.47~17.15ppm。
1.4 实验方法
首先,根据有关标准设计犊牛肺炎发病统计表与有害气体检测统计表。其次,对犊牛养料、发病、治疗等做好跟踪记录。其中,发病状况计算方法为:犊牛肺炎发病率等于犊牛肺炎发病数量除以总数乘以100%;犊牛育成率为:断奶犊牛成活数量除以总数乘以100%。
2 调查结果研究
2.1 断奶前养殖
犊牛断奶前主要喂养精致养料与优质干草,在饲料采食量达到2kg后断奶。其中,1~5日龄犊牛喂奶量为4kg、6~30日龄犊牛喂奶量为5kg、31~60日龄犊牛喂奶量6kg、60~90日龄为5kg,90日龄变为精致养料。
2.2 犊牛肺炎发病状态
经过统计得出:环境控制前研究组犊牛肺炎发病率为30%、对照组为36%,发病较为严重。研究组经过环境管理后,发病率降低至9.51%,对照组仍然保持不变。从而不难看出,养殖环境的提高有助于冬季犊牛肺炎发病率控制。因此,做好环境控制有助于降低疾病控制,对照组高发病率与圈舍湿度、温度、有毒气体有着直接影响,犊牛抵抗力较差而感染肺炎。
2.3 犊牛育成状态
实验调查得出:研究组犊牛育成率高于对照与25个百分点,实践证明经过圈舍环境控制,提供适合的温度、湿度、避免有害气体堆积可以提高犊牛育成水平。据相关实验证实:做好圈舍环境控制、养料控制犊牛成活率能够达到99%;平均日增重657g。本次实验中,在新出生犊牛体重相近条件下,研究组加强环境控制,其平均体重超出对照组9.5g。研究组犊牛生长迅速,体重平均;各组90日龄断奶犊牛体重偏差明显。
2.4 研究组与对照组犊牛体尺状态
两组犊牛刚出生时体高、体斜长、胸围等标准相同,当90日龄后开始出现明显差异。研究组和对照组体高差别明显,体斜长和胸围差别明显。对照组犊牛因为养殖环境较差使得采食量、新陈代谢率较低、身体机能较差使得发育迟缓,体尺的各项标准较低。此外,合理饲养怀孕母牛,使母牛得到必需的营养,以便产出身体健壮的犊牛。
3 结语
综合分析,犊牛养殖和外部环境有着直接联系、犊牛有机体受外部生态环境影响。据调查显示,犊牛、圈舍、病菌的矛盾运行较为复杂,一种疾病的出现、发展都会受到动物自身康病例与传染源、媒介数量制约。通常条件下,犊牛对外部生态环境适用性较强,如果外部环境降低则会导致犊牛抵抗力降低从而引发疾病。而该地区冬季温度低,犊牛需在圈舍生长,但圈舍环境温度较差、有害气体堆积影响犊牛身体抵抗力,使得肺炎发病率较大。试验证明,有效的环境管理有避免犊牛感染肺炎、增加育成率。研究组犊牛90日龄与390日龄体尺全部均衡,而对照组断奶犊牛体重低于研究组犊牛体重,380日龄育成牛体重低于研究组近40kg。这样一来,导致犊牛成长迟缓、进而影响体成熟与初配年龄。因此,犊牛养殖时应做好圈舍温度、湿度控制,保持良好的通风与保暖措施,从而确保犊牛健康生长,避免病菌产生。
参考文献
[1]谷瑞娟,赵璐,刘媛媛,等.安格斯犊牛肺炎的诊断与防治[J].草食家畜,2018,(1):109.
[2]翁业斌,李建军,吴建勇,等.新疆犊牛肺炎病原分析和临床防控[J].草食家畜,2017,(4):60-64.
[3]张涛,陈鲁喜,代鹏飞,等.鲍氏不动杆菌致犊牛肺炎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奶牛,2016,311(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