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临床工作过程导向的病理学教学模式设计

2018-01-22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1期
关键词:病理学标本病理

韩 菲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400)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度的连接点,病理学课程的学习扎实程度直接与以后的临床学习扎实性相关,其主要目标是以临床工作过程为导向,对病理学的常规教学法进行改革,将病理学的教学模式有常规的课堂照书讲解升级成为几个模块,即通过观察病理学标本来了解疾病特征的模块、在临床上使用广泛的病例讨论模块、以培养高技术临床实践技能的情景仿真模块,通过将这些模块进行整合,科学有效的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而更好的学习病理学知识,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临床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1-4]。

1 病理学教学思路的转变

病理学不仅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程,还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对病理学的学习主要意义在于掌握疾病相关的微观病理变化,通过对标本结构改变的理解进而充分认识和掌握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应的专业诊断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高职高专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专业的相关职业人才,拥有其所需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意在培养具有从事某项职业的综合性素质的技能人才。在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彻底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以相关的工作过程为导向,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及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相应教学情境的构建,进而通过实施相关工作任务展开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病理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的是疾病的内在病理变化,是研究疾病相关微观结构的发生、发展及消失的全过程,其临床诊断主要是通过疾病的特征来判断疾病类型,病理标本中蕴含了多种疾病的特征。因此在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填鸭式的纯理论知识教授,更该重视实践性的教学,通过对相关疾病的病理学标本的观察,进而引起学生对相关疾病特征的感性认识。但也不可将病理学教学简单的进行实验教学,学生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就难以将实践转化成能力。总之病理学的教学应该符合医学教育的总目标,其主线就是培养学生临床技能,使其早期接触临床,以相应的临床工作为导向,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双重整合,是学生更加充分了解疾患的病理变化过程。

2 病理学教学内容的选择

病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就是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其病理改变,相应病理结构的进展和转归等。将病理学的病理改变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更加明确解释相关疾病的本质变化。高职高专所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临床基层,接触的多为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因此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一些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例变化为主线,对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和优化选择,进而突出高职高专办学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病理学相应的教学课程需要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能够直接应用于临床工作,也能够满足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将病理学教学的内容分为三方面的内容,即通过观察病理学标本来了解疾病特征的模块、在临床上使用广泛的病例讨论模块、以培养高技术临床实践技能的情景仿真模块,3个教学内容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存在,以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相联系,使学生使用最短的时间学习、理解更多的知识,并将其快速转化为临床实践技能。

3 病理学教学的实施

相关疾病的特征模块:学生只有尽可能多的观察病理标本,并进行充分的思考和体会,才能对疾病形成相对感性的认识。病理学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标本和病理切片的观察,以观察病理标本为主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对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以后步入临床进行疾病的病理诊断做好扎实的知识储备。众所周知,相关疾病的病理特征是临床上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进行相应的病理观察能够凸显病理课程的实用性,将实践教学作为主导,同时结合理论教学,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相联系,促使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将疾病的病理变化与其相应的临床表现联系,为疾病的诊断做出最有力的保障,做好相应疾病的诊断工作,全面培养学生诊断疾病的能力。

病例讨论模块: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尽量挑选相应的典型病例,对于病例的内容,应该要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对疾病的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诊疗过程以及相应的病理学改变,在学生已经掌握病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疾病的形态变化及功能等方面进行问题设计,以相应的问题为导向,针对性的开展病例讨论,将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经过将病理改变与相应临床表现联系,引导学生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以及病理诊断。对于学生疾病认知能力的培养、以及分析和解决相应临床问题有积极的意义,也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对于疾病的自学能力。

情景仿真模块:病理学老师将简易标准化患者引入教学课堂,将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进行相应的整理,通过对疾病的临床诊疗程序进行相应的设计、组织教学,尽量为学生营造相对真实的环境,通过扮演患者与医师等角色逐步适应临床诊疗过程,实现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无缝隙对接,将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尽早适应临床活动。

4 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疾病相关特征模块:将医院等相关疾病的病理切片的图像制作成PPT在课堂进行展示,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下,将正常的组织与病变的组织进行相应的比较,通过二者之间的差异来认识相应的病理变化,这样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疾病,同时也能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病理变化并思考患者所出现临床症状。而且也可以应用影像学的诊断来初步对疾病的病理变化进行相应的判断,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尽量能够提供疾病完整的影像学诊断图片,以便于学生能够与病理变化相比较,加深学生对疾病的理解。

病例讨论模块:设置学习讨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由组长进行代表发言,讲解本小组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病理改变的认识。在每组发言结束后由老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最后由老师进行课后总结。

情境仿真模块:使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病理老师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病理标本、实验室检验的报告单以及相关的影像学图像等,最大程度模拟真实的环境,促使学生能够更加重视病理教学。

5 考核评价

考核的内容主要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临床实践能力两方面的内容,通过考试使学生从注重理论知识到注重临床实践的转变。

疾病特征模块:主要包括对疾病的标本考核以及平时的考核两方面的内容,主要以考试的方式进行,具体进行考核的内容有:根据标本对应相应的疾病、标本相对应的病变特点以及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等,平时考核主要是要求学生将每次讲解过的标本进行绘制,其作为平时考核的内容。

病例讨论模块:主要是以病例讨论为主,对相应的病例进行诊断考核以及平时考核,病例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已给病例进行设置问题,在规定时间内使学生进行作答,平时考核主要以小组的综合病例讨论情况以及个人考核为基准。

情境仿真模块:主要以平时的考核为主,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修养以及交流等方面的考核评价。

6 结束语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病理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学生在病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更加贴近临床实践,锻炼学生对相关疾病的感性认识,在掌握临床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其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加有竞争力。

猜你喜欢

病理学标本病理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