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治疗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及预后

2018-01-22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1期
关键词:坏疽球囊病程

冯 嘉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介入科,辽宁 沈阳 110000)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病变常累及的血管有心脑血管、下肢血管、视网膜血管等。有研究统计,糖尿病病程5年,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可达20%;糖尿病病程10年,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达66%[1]。下肢血管病变初期表现为发凉、麻木、疼痛,严重者发生溃疡、坏疽,甚至截肢[2],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加局部换药,后期多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为了提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一直在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措施。近年来,我们将介入治疗引入到此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并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2例。患者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63.5岁,男性37例,女性25例。糖尿病病程4~21年,下肢血管病变病程1~8年。下肢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显示血管呈节段性狭窄或闭塞,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其中足部溃疡前期14例,干性坏疽13例,湿性坏疽15例,混合坏疽20例。合并冠心病35例,高血压41例,脑血管病21例,视网膜病变19例,周围神经病变30例。

1.2 治疗方法:本研究收集的病例全部采取下肢血管造影并血管成形术的介入治疗方法。局麻下行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置入4-F动脉鞘,血管内造影了解病变的位置和狭窄程度。肝素化后(100 U/kg),置入导丝并跨越病变部位,通过OTW球囊逐行扩张病变血管。股动脉以下病变只用球囊扩张,髂动脉病变球囊扩张后进行血管支架置入。如果双侧髂股动脉闭塞穿刺不成功,则先进行股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行介入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皮肤颜色、疼、温觉变化,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超声检查血管内径、血流变化情况。观察破溃创口大小、愈合情况。随访预后和是否需要外科治疗。

2 结 果

介入治疗后,下肢血管超声显示血管内径较治疗前增宽,下肢血供明显改善,皮肤颜色红润、皮温升高、疼痛减轻。治疗10 d后,湿性坏疽患者足部溃疡周围皮肤开始生长,创面缩小并可见肉芽组织生长。治疗1个月后,12例湿性坏疽患者伤口愈合,17例干湿混合性坏疽患者伤口缩小.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治疗3个月后,本组62例患者足部溃疡全部愈合,无截肢发生。

3 讨 论

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较早出现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可能是持久的高血糖状态,导致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及糖化产物的共价交联,使血管壁的结构蛋白发生了变化。高血糖状态还使体内的氧自由基的水平升高、氧化反应增强,直接加速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增加了脂质、胆固醇的附着率[3]。介入治疗的方法是通过微导管直达狭窄部位,利用球囊和支架扩张血管,保证肢体血流通畅,从而缓解患者下肢及足部的缺血、缺氧症状,促进足部溃疡部位组织的再生[4-7]。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较,介入治疗的方法极大提高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愈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下肢血管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并发症少等特点,对糖尿病严重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坏疽球囊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路艺主任医师糖尿病足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