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云南水利信息化建设
2018-01-22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第40期中青班学员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面对有可能对社会经济产生革命性影响的这样一个概念,如何深入理解“大数据”,如何将其与我们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是十分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结合本人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就大数据时代如何开展好水利信息化建设,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水利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大数据与海量数据概念混淆
大数据,通常上包括了海量数据和复杂类型两个层次上的含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包含了结构性数据、非结构性数据以及半结构性数据等复杂情况。然而,水利系统现有数据资料类型基本为结构性数据,依托现有关系型数据库完全能够存储和管理,且现状数据量大多也只是GB数量级,因此,水利数据资源只能称为海量数据,而非标准意义上的大数据。海量的结构性数据,解决的办法就比较的单一,用户通过购买更多的存储设备,提高存储设备的效率等,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但是,我们要看到,随着水利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水利将逐步步入大数据时代。
(二)为信息化而信息化
信息化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益和增强工作规范化。多年来,我们在信息化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构建了许多的数据库,开发了业务、办公、人事、财务等等众多软件系统。然而,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大量构建的数据库、开发的系统软件,真正可以用来解决我们实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员工作强度的又有几个?可能更多时候看到的是“系统开发验收之日,就是系统报废之时”,严重背离了信息化建设的初衷和目的,落入了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怪圈,一定程度上对国家资金和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三)数据资源管理混乱
数据资源是继自然资源之后,最为宝贵的一种资源,也是今后水利从建设向管理转变的核心依托和保障。然而,现有水利系统数据资源管理更多的停留在电子表格,有的甚至还停留在纸质文档的层面,即使部分部门构建了结构性数据库,但仍存在数据孤岛,数据缺失、数据安全等众多方面的问题,数据存储及管理方式极为落后,严重阻碍了对现有数据资源的挖掘和应用,从而影响到了整个水利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四)软件开发和硬件配置问题严重
软件开发目标不清、定位不明,盲目上马,重复开发较为普遍;需求分析不清、软件设计不合理;测试保障不到位,软件开发质量不高;软件更新维护不及时,使用寿命明显偏短;软件重开发、轻应用,推广不充分,使用面狭窄。硬件设备配置盲目求大求全,一味追求高端配置;设备使用不充分,闲置率较高;设备整合不完全,硬件设备堆砌,设备使用效率不高,潜能未能有效挖掘。
(五)专业人才队伍严重缺乏
水利信息化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高的工作,不仅需要传统水利专业知识,更需要现代化的信息化知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正是由于对两类知识的共同需求,导致了现阶段全省水利系统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匮乏。水利人才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人才集中在开发公司,两者之间沟通交流不畅,很难做到业主需求与公司开发的高效融合和有机统一。
二、大数据时代水利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一)为水利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和支撑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水利行业数值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水利普查工作等项目的实施,为水利行业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资源,水利大数据时代正逐步向我们走来。如何有效地管理水利数据,充分发现水利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为水利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和支撑,将是一件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事情。特别是随着今后水利工作重心逐步由建设向管理转变之后,对于数据资源的管理使用将会变得尤为重要。从某种程度上看,数据是今后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对管理成果量化评估有效手段。今后,如果没有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就没有水利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推动水利事业现代化
水利信息化是国家以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思路在水利行业的具体体现,是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已成为当前水利工作中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水利信息化将在办公自动化、防汛抗旱指挥、水情预报、水务管理、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化建设,必将全面解放人员、提高效率和管理规范化程度,实现信息技术为水利建设和管理服务,为整个水利工作发展提供坚强技术保障。
三、大数据时代做好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建议
(一)构建复合型专业技术队伍
水利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是现阶段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最大困难。为能尽快补齐短板,构建一支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水利信息化建设需求的专业技术队伍,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在全省州市级以上单位成立专门信息化机构,选调专业人员充实完善技术队伍,今后长期负责、从事水利信息化工作。同时,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人员技术能力培训,尽快提升现有队伍素质、能力和水平。二是在人员招聘、人才引进过程中,有意识的招聘具有水利背景且熟悉信息化工作的人员,从各大重点水利高校招收、引进软件工程、信息化工程等专业人员,逐步培养高层次水利信息化人才。三是采用购买服务或者PPP等方式,从信息化公司引入专业软件开发、数据库架构等人员,与水利系统现有水利专业人员共同工作,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建立沟通机制,快速构建水利信息化人才体系。
(二)注重顶层设计与具体项目相结合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过度强调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希望能通过一个顶层设计,就能指导整个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根据现有的人员水平以及技术条件,很难完成这样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不是不做,要做的是确定标准、明确方法、统一风格等,用来指导建设的标准化,便于今后的整合以及避免重复建设,而不是一个顶层设计,就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同时,我们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具体项目的关系,由顶层设计确定标准,具体怎么干?干些什么?这是由具体项目结合实际工作需求来确定的,重点难点还是在具体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在统一规范下的实施建设。
(三)以持之以恒的定力,认真做好数据仓库建设
大数据时代,数据是一切发展的根本,也是我们进行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多种的历史原因,导致了现有水利数据存储凌乱、信息孤岛普遍、数据管理缺失、安全风险隐患突出等众多问题。事实上,解决数据问题是科学开展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为此,应着力从以下4点坚持做好数据仓库建设工作。一是制定统一标准,构建综合水利数据仓库,持续认真做好数据规范化存储工作,打破部门、项目之间数据孤岛,建立数据流通渠道,统一汇聚数据资源。二是认真做好数据挖掘工作,充分挖掘数据成果,将现有数据资源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指导水利建设管理工作,达到边建设、边使用、边见效的目的。三是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工作,特别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始终将数据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认真从硬件、软件以及管理层面,从严把好数据安全关。四是水利数据仓库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并不是可以通过突击建设能够完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涉及众多单位、部门,必须以持之以恒的决心,不断积累,汇小流成江河,最终构建云南水利数据仓库。
(四)以需求为导向,做好具体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是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实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是务必保持实事求是、一切从解决工作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软件开发目标,不仅要满足展示演示的需求,更要满足帮助解决实际工作的需求,避免为了开发而开发、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二是尽可能采用“统一开发、个性定制”的原则进行建设,有效避免重复建设以及低水平开发;除门户以外,其余软件开发都不应追求“大而全”,应做到“小而精”,尽可能简化软件操作,提高软件易用性;既要做好传统PC端的开发,同时更加重视移动端软件开发,拓展软件使用范围。三是妥善处理好新开发与过去开发系统的关系,不搞一刀切,逐步过渡融合;避免“猴子搬包谷”,采用版本升级完善的方式,做到“开发——完善——再开发——再完善”。
(五)整合发展现有硬件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
一是认真做好现有硬件设备管理和整合工作。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小河流建设等项目的实施,现有硬件资源已有了一定的积累,目前急需做好管理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寿命;同时,可以采用虚拟化、云计算等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好现有硬件设备的功效。在实施过程当中,应避免出现设备整合“一加一小于二”的情况发生,不要为了整合而整。二是切实做好数据中心建设,将有限的硬件资源进行集中,尽可能减少州县两级的大规模设备配置;应在省级以及重点州市设置水利数据中心,既实现了集中统一维护,又确保了设备整合发挥更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