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混基层”图升迁是人事腐败新变种

2018-01-22何勇海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党和政府下基层基层工作

□何勇海

随着国家对新选拔任用干部基层工作经历的进一步重视,一些地方对基层工作经历年限作了明文规定,或者对有基层经历者予以政策倾斜。在此背景下,许多公务员积极到基层广阔天地增长才干,但同时也出现为了“攒”基层经历而“混基层”的现象。基层经历,就像是部分干部镀就的“金身”,有了基层工作经历,升迁可“加分”,提拔重用将如期而至。(2017年11月29日《半月谈》)

“混基层”其实就是“假装在基层”。“混”的形式多种多样,一种“混”是每天工作日开车往返城里与乡下,来来回回送送文件材料,基本不接触群众,不接触实质工作,似乎只是为“晃一圈”;一种“混”是来基层时参加一下欢迎会,挂职期满时参加一下欢送会,基层干部群众在平时基本见不到人影;一种“混”是名义上被下派到基层任职,却仍留在上级领导身边或原单位服务,或到基层任职后不久就被抽调回去;还有一种“混”是人为“创造”基层岗位,再通过公选考试调回省直或市直单位;也有一种“混”是提拔前临时被派往基层,踏一下升迁的“跳板”……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无疑,形形色色的“混基层”,违背了党和政府推动干部下基层的初衷。“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第一线,工作纷繁复杂,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且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推动干部下基层,就是要让他们“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直面基层工作、直面群众、直面矛盾。然而“假装在基层”,却让这一切付之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如何磨练干部的作风,提高干部的素质?

“混基层”扭曲了党和政府的选人用人政策。选人用人政策向有基层经历者予以倾斜,是为了选出在基层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付出了辛勤汗水、增长了领导才干、积累了实践经验、谋求了民生实利、培育了干群感情、获得了群众认同的干部。一句话,是为了选出想群众真正所想、解群众真正所需的干部。而一些干部通过“假装在基层”,给自己镀就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金身”,就可以获得提拔重用,无疑是对选人用人政策向基层干部倾斜的曲解,会大大挫伤真正下基层或准备下基层大干一场的干部的积极性,更挤占了从基层做起的干部的正常晋升机会,为基层发展埋下了长远的隐患。

总之,干部“混基层”乱象是人事腐败新变种。可怕的是,有专家解读说,“镀金”干部往往能如期调走或者提拔,符合政策规定,符合程序,只是属于“打着制度的牌子,钻了制度的空子”。要杜绝干部以“混基层”图升迁,就要修补制度漏洞,建立科学完善的下基层管理与考核机制,比如选派单位、接收单位做好从严跟踪管理,由群众对下基层者进行量化测评,测评结果作为评优提拔的重要依据,等等。更关键的是,选人用人政策向有基层经历者倾斜,最需要向真正从基层成长起来,长期“白加黑、五加二”地工作,却有着明显的升迁劣势的基层干部倾斜,而非注重给下派干部倾斜。

猜你喜欢

党和政府下基层基层工作
“万名文艺家下基层”走进弋阳
健全党建引领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依托新媒体平台探索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新途径
走近内心走向爱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十八大以来反腐制度化研究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下基层
开展“五区”联动推动基层工作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