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禽畜粪污污染问题的发展建议
2018-01-22
(山西省壶关县畜牧兽医中心,山西壶关 047300)
1 禽畜粪污环境污染问题
1.1 土壤营养富集
在饲喂禽畜的饲料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经禽畜消化吸收后,多余的营养物质,将随排泄物排出体外,而成为重要的污染源。禽畜排泄物同样富营养化,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播撒土壤中,很可能会导致土壤中的磷、铜、锌等等有害物质超标,久而久之,对农作物的生产会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
1.2 水体污染严重
谷物饲料、谷物副产品、油饼中,都含有丰富的植酸磷成分。但是,在禽畜体内,往往缺乏有效利用磷的植酸磷,导致机体对蛋白的有效利用率极低。由此,饲料中大部分的氮元素和磷元素,都将以粪尿的成分而排出体外。未经处理的粪尿一部分氮挥发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中的氮含量,严重的构成酸雨,危害农作物;其余的大部分被氧化成硝酸盐渗入地下,或随地表水流入河道,造成更为广泛的污染,致使公共水系中的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
2 解决粪污污染问题的发展建议
2.1 推广发展健康养殖,实现粪污的减量化排放
研发节能减排新技术,着力推广生态养殖,发展禽畜健康养殖。比如:使用微生物添加剂,促进饲料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生物发酵技术,推广生物发酵床养殖,减少养殖污染物的排放;污物多级沉淀,重视厌氧发酵,确保排污达标。
2.2 推广禽畜标准化养殖,提升禽畜行业“准入制”
近些年来,禽畜标准化养殖,地方上做出大量努力。在圈舍建设、设施配置、标准化建设等等方面,都给予极大的奖励和鼓励,大大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但是,达到排污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养殖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对此,首先,应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逐步增强养殖户环保法制意识。其次,做好治污考察,注意场地规划,通过环保、土地等的严格审查,严格养殖准入制。
2.3 多渠道开展粪污治理,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
借助社会力量,利用自然资源,多渠道开发治污新渠道,实现变废为宝。第一,种养结合。种植区发展规模养殖,治污与养殖规模配套。粪污堆积发酵,经充分腐熟后入田,用农牧消除粪污。第二,配套实施沼气工程。借助厌氧产沼技术,配套适度规模沼气池,实现粪污向有机肥的转变,做到粪污的资源化利用,达到减排的目的。根据对部分养殖场的调查,由于技术、沼渣沼液处置等多方面原因,农户中途放弃使用沼气池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要加强跟踪服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避免出现沼气池成“摆设”。第三,开展深加工,实现粪污商品化。从养殖业长期历史习惯以及养殖业主经济实力来看,按“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目前大多数规模养殖场(户)很难自行解决粪污治理问题。政府必须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奖励等方式引导社会企业开发粪污处理技术,建设有机肥料加工厂。将养殖行业的粪污“收购”后,运用现代加工技术生产成包装好、运输方便,使用简单、效果好的有机肥成品出售,为种植、水产养殖户提供生态、环保、物美价廉的有机肥料产品。既解决养殖污染问题,又充分利用资源,优化了种植和养殖环境,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也可依照城市垃圾发电的模式,开发利用养殖粪污发电等项目。
2.4 规范畜牧养殖行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合理布局禽畜生产,规范禽畜养殖行为,避免因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此,畜牧、环保等多部门,要明确职责,注意相互配合,规范禽畜养殖行为。在此,畜牧部门首当其冲,会同环保、土地等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整合规划村镇布局,划定禁养区,限定养殖发展区。禁养区内,禁止养殖禽畜。已建成的禽畜养殖场,通过适当补贴政策,限期内搬迁。在限养区内,适度规模养殖,严控养殖数量。在养殖区内,按标准化要求,结合自然资源情况决定养殖品种及规模,对畜禽养殖场排放污物,环保部门开展不定期的检测监管,督促各养殖场按国家《畜禽养殖粪污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3 体会总结
近些年,畜牧养殖业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是愈发严重,成为制约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禽畜粪污环境污染问题,一则因饲料中丰富的微量元素,难以被禽畜有效吸收,而形成的多余物质随排泄物排出体外,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二则,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氮元素和磷元素,能以粪尿的成分排出体外,而严重污染水体环境。
在此,思想上应重视禽畜粪污污染问题的治理,不断研发节能减排新技术,着力推广生态养殖,发展禽畜健康养殖。重视推广禽畜标准化养殖,提升禽畜行业“准入制”,大大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同时,借助社会力量,利用自然资源,多渠道开发治污新渠道,实现变废为宝。最后,注意合理布局禽畜生产,规范禽畜养殖行为,避免因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1] 陆文聪,马永喜,Holger Bergmann.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处理方式的优化研究——以北京顺义区某村生猪养殖为例[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6):48-51.
[2] 张磊,田义文.治理农村禽畜粪便污染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52-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