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析与前瞻性研究
2018-01-22荣根满
景 昊 荣 阳 荣根满
(1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3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脑血管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成为中老年三大重大死因之一,它是一种发病快、病死率病残率均很高的常见病[1],为了了解中青年脑梗死发病情况,笔者收集了本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632例脑梗死中的96例中青年脑梗死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96例,均按照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分类草案》,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男性44例,女性52例,年龄35~50岁,平均46.3岁。40岁以下12例,发病率占1.9%,40~50岁84例,占13.29%,96例均初发梗死,占同期632例脑梗死患者15.19%。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2例,有糖尿病史4例,有高脂血症病史44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8例,有吸烟史56例,其中吸烟20年以上,每天1包以上者36例,有饮酒史40例。
1.2 临床表现:脑神经损害76例,其中中枢性面舌瘫68例,锥体束征72例,偏身浅感觉障碍24例,构障碍伴饮水呛咳12例,眼震4例,霍纳氏征2例,运动性共济失调2例,运动性失语2例。入院后血压≥140/90 mm Hg者36例,血脂增高者64例,胆固醇增高者20例,三酰甘油增高24例,二者均增高者20例,血糖增高者12例,血钙降低者10例。
1.3 头颅CT:颞叶梗死64例(包括基底节)其中腔隙性梗死28例,基底节区梗死16例,额叶梗死8例,顶叶梗死8例,多个脑叶梗死16例。
1.4 方法:本组96例脑梗死均常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治疗,部分患者还给予血塞通治疗,大部分患者还应用了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或光量在氧疗法1~2个疗程治疗,有的患者还加用胞二磷胆碱或活脑素治疗,病因明确的按病因治疗,有并发症给予相应处理。
2 结 果
本组治愈 36例,好转60例,无1例死亡。
3 讨 论
3.1 发病率及病因:近几年来,国内外文献都提示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有变轻趋势,且以脑梗死多见[2]。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欧美仅2%~3%,国内报道4.4%~15.9%,本组发病率占同期脑梗死的15.19%,为国内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的高限。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中青年脑梗死公认的常见病因。本组96例中,有高血压者52例,占54%,提示高血压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通过对心脏的影响,促发各项心脏异常而导致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通过小动脉(直径50~200 μm)的直接作用导致腔隙性脑梗死(微血栓形成),通过加速大中血管(直径>2 μm)的动脉硬化过程导致因栓性脑梗死或动脉栓塞性脑梗死[3]。因此,控制高血压对本病的预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早在1725年就已认识到酒精可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但到21世纪50~60年代,国外两学者提出饮酒可引起青壮年缺血性脑卒中,饮酒与脑卒中的关系才被人们重视起来。本组长期饮酒者40例,占41%。饮酒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包括:①因诱发心律不齐和心脏壁运动异常而引起脑梗死;②诱发高血压;③增加血小板聚集作用;④激活凝血系统;⑤刺激脑血管骨滑肌收缩或脑代谢发生改变而造成脑血流量减少。因而防止急性酗酒和慢性酒精中毒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的方法之一。目前认为吸烟主要对促发缺血性脑卒中较大,本组吸烟者56例,占58%。烟草中的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经,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有较高的亲和力,引起氧缺乏,进而导致脂质代谢障碍和动脉硬化[4]。本组56例吸咽者,长期大量吸烟者36例,无疑说明吸烟是一个很重要的危险因素。另外,血脂增高者64例,占66%。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按1项平均随访15年的前瞻性研究,在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高胆固醉血症对缺血性率中的相对危险度为1.4,是卒中的1个独立危险因素[5]。新近研究认为脂蛋白(α)[lipidprotein-a,Lp(a)]是缺血性卒中,特别是青年脑卒中的一个独立的遗传危险因素。此外尚有风心病史者8例,糖尿病史4例,血钙降低者10例,血钙降低可能与本地区饮食习惯高钠低钙,高肉类,高动物油有关,上述物质摄入,促使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生,因此是产生中青年脑梗死的因素之一。
3.2 临床特点:本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老年组患者不尽相同。①初发者多见,本组所见全部为初发者;②大多数患者无进行性加重的过程;③运动障碍多于感觉障碍。本组运动障碍72例而感觉障碍只占24例,本组患者据CT扫描所见大多数病灶为多而小,受累范围较少,因此运动障碍及感觉障碍较轻;④据CT检查表明病灶多发生在颜叶(64/96),两侧梗死发病率无明显差异;⑤基底节区梗死(16例)少于皮层及皮层下梗死(80例)。这与国内研究报道的相似[6-7]。
3.3 预后及预防:本组患者按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规及综合治疗后,治愈好转率达94%,高于老年组治愈好转率。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高血脂,戒烟及杜绝酒精中毒是防止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因素[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