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新志应用温补脾肾法治疗多系统萎缩的经验总结※

2018-01-22杨海燕通信作者刘彩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8期
关键词:头晕四肢病机

杨海燕,通信作者:刘彩芳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王新志教授系博士研究生导师,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王新志教授从事中医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40余年,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

1 概述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组成年期发病、散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清楚,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良的帕金森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等症状。既往根据其临床表现将MSA分为SHy-Drager综合征(SHy-Drager syndrome,SDS)、纹状体黑质变性(striatonigral degeneration,SND)和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目前将其分为以帕金森综合征为突出表现的MSA-P型和以小脑共济失调为突出表现的MSA-C型[1]。该病病变主要累及纹状体黑质系统、橄榄-脑桥-小脑系统和脊髓的中间内、外侧细胞柱和Onuf核。由于其累及3个系统的先后顺序不同,临床症状也较复杂,在早期只表现为单一系统症状时,症状多与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相重叠,诊断较为困难。资料表明,临床上MSA-P型易误诊为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特发性震颤等疾病,MSA-C型易误诊为原发性小脑共济失调、小脑萎缩、小脑变性等疾病[2]。MSA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自主神经障碍及帕金森综合征进行对症治疗,预后不良。

2 中医病因病机

MSA并无相应中医病名,多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机特点归属为“喑痱”“眩晕”“骨摇”“颤证”等不同的病证。《奇效良方·风门》曰:“喑痱之状,舌喑不能语,足废不为用。”MSA根据肢体萎废不用、运动迟缓、吞咽困难等临床表现诊断为喑痱。《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MSA根据头晕耳鸣、体位性低血压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诊断为眩晕。《灵枢·根结》曰:“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所谓骨繇者摇故也。”根据行走不稳、肌张力高、共济失调等表现诊断为骨摇。《证治准绳·杂病颤振》曰:“颤,摇也;振,动也。”根据震颤、肌强直等表现诊断为颤证。临床也见“痿证”“风痱”等病名。

尽管MSA临床症状呈多样化,临床多归属不同的病证,但王新志教授认为本病多责之于脾肾亏虚,阳气不足,故出现肢体萎废不用、肢体颤动、言语謇涩、眩晕等症状。临床不能只根据某个症状简单辨证,应该根据其病因病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温肾健脾、扶正助阳为治则,辨证施治,方能取得良效。

李中梓《医宗必读》提出了“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本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故肾精充足,髓海得养则思维敏捷,筋骨强健有力,精力充沛。肾虚则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筋骨失荣,故出现头晕耳鸣、少气无力、行走不稳、肢体萎废不用等症状。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与四肢,脾虚则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生成及传输障碍,四肢失于濡养,也会导致四肢萎废不用,运动迟缓等症状。“肝肾同源”,肾藏精,肝藏血,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互相滋生,故肾精不足与肝血不足可互相影响,出现头昏目眩、四肢无力、运动迟缓等肝肾精血亏虚之证。肝血亏虚,血虚生风则出现肢体震颤、筋肉拘挛等症状;肾阳虚则出现阳痿、腰膝酸软、怕冷等症状;脾阳虚则出现腹胀纳呆、面色萎黄等症状;脾肾阳虚,阳虚生寒,寒主收引,故见四肢肌张力高、四肢发冷等症状,而舌淡、脉沉细等舌脉也是气血阴阳俱虚的表现。

3 临床用药特点

根据其脾肾亏虚,阳气不足的病机,气血阴阳生化乏源,脏腑及四肢肌肉失于濡养、温煦,出现的肢体萎废不用、眩晕、震颤等症状,王新志教授临床多以温肾健脾、扶正助阳为治则,选方多用金匮肾气丸合地黄饮子加减,并根据其病机特点及临床症状随症加减。

《景岳全书》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金匮肾气丸最早记载于宋代《济生方》,主要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等组成。方以干地黄为君,滋补肾阴,填精益髓,《本草经疏》曰:“干地黄乃补肾家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臣以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山药健脾气,固肾精,二药与地黄相配,补肾填精之功益著。臣以附子、桂枝温肾助阳,鼓舞肾气。佐以茯苓健脾益肾,泽泻、杜丹皮降相火而制虚阳浮动,且茯苓、泽泻均有渗湿泄浊、通调水道之功。此亦“三补”与“三泻”相伍,则补中有泻,补而不滞。诸药相合,非峻补元阳,乃阴中求阳,微微生火,鼓舞肾气,以达到滋补肝肾、健脾益气、扶正温阳之效。地黄饮子有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之功,既可温补下元以强壮筋骨肌肉,缓解肌肉萎缩症状,又可益肺肾、通心窍治疗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

随症加减:肌张力高者加桑枝、桂枝、白芍、牛膝、木瓜、葛根等温阳通络;肢体麻木、震颤者加全蝎、蜈蚣等养血息风止痉;头晕甚者加天麻、钩藤、黄芪益气升清;腰酸腿软甚者加杜仲、桑寄生、牛膝补肾壮腰;阳痿者加巴戟天、肉苁蓉补肾益精;腹胀纳差者加白术、党参、甘草健脾益气;舌强言謇者加解语丹温经通络,息风开窍;眠差者加磁石、朱砂镇静安神;大便秘结者加麻子仁、石决明润肠通便。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59岁。2016年11月23日以“进行性行走不稳伴头晕3年,言语不清2年,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头晕、双下肢无力等症状,先后就诊于多家省级三甲医院,以“多系统萎缩”为诊断住院治疗(具体不详),好转后出院。2年前患者出现吐字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症状,间断服用艾地苯醌治疗,效果不佳。1周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伴双手不能写字,进食时抖动明显,遂至我院就诊。入院症见:头晕,四肢乏力,不能行走,运动迟缓,言语謇涩,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双手不自主抖动,腰膝酸软,大便干,小便频,纳眠差,舌淡,脉沉细。西医诊断:多系统萎缩。中医诊断:痿证,辨证为脾肾阳虚。以温补脾肾为治则,方选金匮肾气丸合地黄饮子加减。处方:熟地黄20 g,山药15 g,山萸肉15 g,天麻12 g,麦冬12 g,牡丹皮6 g,茯苓10 g,泽泻12 g,桂枝3 g,全蝎12 g,蜈蚣2条,石菖蒲10 g,制远志10 g,牛膝12 g,枳实6 g,大黄6 g。服上方14剂后,患者诉头晕症状较前减轻,精神状态较前好转,大便1~2日一次,余症状均同前,舌淡,脉沉细。在上方基础上将大黄改为5 g,加当归15 g,白芍20 g,生黄芪20 g,14剂。服14剂后,患者诉诸症均较前明显减轻,但畏寒怕冷,仍有言语謇涩、吞咽困难等症状,舌脉同前。在上方基础上加附子3 g,肉桂5 g,14剂。后在上方基础上加减服用2个月余,并配合中医针灸疗法,患者诉诸症均较前明显减轻,获效良好。

猜你喜欢

头晕四肢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中医病机思辨与治疗及其疗效评价指标述评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跟踪导练(四)
老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