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症状改善的影响
2018-01-22李微微许丽萍
李微微 许丽萍
轮状病毒肠炎为常见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主要由A组轮状病毒感染引起, 多发于秋季, 表现为腹泻、发热、呼吸道症状等, 少数患儿可出现肠穿孔、肠套叠、感染性休克等, 损害患儿身体健康。临床暂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特效疗法, 多进行对症治疗, 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对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护理干预为新型现代护理模式,采用系统化、标准化的护理流程, 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 辅助医生治疗, 促进患者康复[1]。本研究以本院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对患儿症状改善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6例。对照组男25例, 女21例;年龄6~23个月,平均年龄(14.85±4.21)个月;病程2~6 d, 平均病程(3.72±1.14)d;中度脱水37例, 重度脱水9例。观察组男24例, 女22例;年龄6~24个月, 平均年龄(15.30±4.48)个月;病程2~7 d, 平均病程(4.15±1.38)d;中度脱水38例, 重度脱水8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腹泻≥5次/d;粪轮状病毒抗原(+);符合《儿科学》中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2];两组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感染;其他胃肠道疾病;肝肾功能障碍。
1.3 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合理用药, 密切观察患儿大便性状, 查看患儿脱水程度, 保持病房环境整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①发热护理:对体温在38.5~39.0℃的患儿, 先进行物理降温, 如湿敷、温水擦浴、头枕化学冰袋等,勿行酒精擦浴;对物理降温无效的患儿, 按照医嘱予以退热剂治疗, 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混悬液等, 及时有效降温,避免患儿出现高热惊厥;多数患儿经退热剂治疗会大量出汗,应及时清洗患儿衣物, 并为患儿补充水分;病房内按时开窗通风换气, 20~30 min/次, 通风期间注意为患儿保暖, 避免受凉。②呕吐护理:部分患儿出现呕吐症状, 取侧卧位, 清洁口腔内呕吐物, 避免气管阻塞, 为患儿更换衣物。③惊厥护理:惊厥发作时, 立即松解患儿衣领, 取去枕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清除患儿口腔、鼻腔分泌物, 避免出现误吸, 呼吸道保持畅通;患儿上下臼齿间垫牙垫, 避免咬伤舌头;发作次数超过2次者, 予以地西泮或苯巴比妥钠治疗。④饮食护理:腹泻患儿禁食乳类食物, 未断奶的患儿以腹泻奶粉喂养为主, 已断奶患儿以稀粥、米汤喂养为主, 严重呕吐者短时禁饮、禁食。⑤臀部护理:多次大便易造成患儿臀部溃烂,患儿便后应及时对其臀部进行清洗, 使用棉质尿布, 臀部出现皮疹的患儿应予以鱼肝油氧化锌软膏外涂。⑥心理护理:因短时多次排便, 家属可能过度紧张患儿身体状况, 护理人员应及时安慰患儿家属, 稳定家属情绪, 讲解治疗方法及作用, 促使家属积极协助患儿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腹泻、发热及脱水缓解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腹泻缓解时间(5.48±1.14)d短于对照组的(7.79±1.36)d, 发热缓解时间(3.24±1.08)d短于对照组的(5.37±1.45)d, 脱水缓解时间(3.58±1.29)d短于对照组的(6.72±1.5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829、7.990、10.481,P<0.05)。
3 讨论
轮状病毒是引发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 经粪口途径传染, 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 局部肠道微绒毛出现变短或消失, 上皮细胞发生脱落、坏死, 小肠吸收面积缩减, 形成水、电解质紊乱, 产生腹泻[3]。临床多采取对症治疗, 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疾病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婴幼儿机体免疫功能较弱, 且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 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情进展较快, 且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常规护理干预无法满足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护理需要[4]。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 从发热、呕吐、惊厥、饮食以及家属心理等多个方面实施护理, 以保证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腹泻、发热、脱水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实施系统护理干预, 有利于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 促进患儿康复。部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伴有发热症状, 若不及时降温,患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 通过物理降温及退热剂降温, 可有效缓解患儿发热症状[5]。呕吐护理可避免呕吐物进入患儿气管, 引起窒息。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病情严重时, 可出现惊厥,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 能避免患儿惊厥时损伤舌头等器官,予以地西泮等治疗可缓解患儿惊厥症状。研究指出,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可能继发双糖酶缺乏症, 进食乳糖会增高肠腔内渗透压, 加重腹泻[6,7]。故需暂停乳类食物喂养, 代之以腹泻奶粉或稀饭喂养。有效的臀部护理可避免患儿臀部出现溃烂、皮疹[8,9]。同时, 患儿家属可能过分担心患儿病情变化,而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 实施心理干预可平稳家属情绪, 促使家属积极协助患儿治疗。胡红梅等[10]通过对82 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包括指导患儿家属合理喂养、做好健康教育、臀部护理、加强消毒隔离及并发症护理等措施, 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明显降低, 提高了治疗效果, 与本研究的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 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实施系统护理干预, 有利于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 加快患儿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