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分析
2018-01-22牛新苹
牛新苹
儿科疾病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较为常见, 该病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约占10%~30%, 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不太明显, 多表现为咳嗽、喘息等,且病情极易反复发展, 对其干预若不及时, 极易威胁患儿生命, 已是临床关注的重点[1-3]。本文主要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作为研究的样本, 使用数字随机法的方式对单用阿奇霉素和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7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各39例。对照组男20例, 女19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9岁, 平均年龄(4.13±2.67)岁;病程4~9周,平均病程(6.20±2.02)周。研究组男22例, 女17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9岁, 平均年龄(4.11±2.77)岁;病程3~10周,平均病程(6.30±2.33)周。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选样本均符合第7版《诸福堂实用儿科学》、《肺炎诊断标准》, 且均经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证实;所选患儿均存在咳痰、咳嗽、气促等症状;胸片检查显示肺部纹理增粗;研究均得到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对药物过敏者;合并其他疾病者;中途中止试验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以后均行常规对症支持, 包括:吸氧、化痰、抗感染等。与此同时, 给予对照组患儿阿奇霉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60167)口服治疗,剂量为10 mg/(kg·d), 连续治疗3 d后停药4 d, 再行下1个疗程, 连续治疗4个疗程。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H20140475),经面罩雾化泵雾化吸入, 0.5~1.0 ml/次, 3~5 min/次, 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并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同时, 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 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以及最大呼吸流速峰值(PEF)。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1]:治愈:治疗后, 患儿症状基本消失, 胸部X线片检查证实肺部炎症基本被吸收;显效:患儿症状改善, 肺部炎症被吸收>90%;有效:患儿症状好转,肺部炎症被吸收>2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后, 研究组咳嗽、发热、肺啰音症状改善时间分别为(5.03±0.59)、(1.89±0.62)、(5.11±0.62)d, 平均住院时间 (6.11±0.62)d;对照组咳嗽、发热、肺啰音症状改善时间分别为(7.69±0.25)、(2.53±0.69)、(6.93±0.58)d, 平均住院时间 (9.73±0.58)d。研究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研究组FVC、FEV1、PEF分别为(1.93±0.62)L、(1.73±0.69)L、(3.52±0.69)L/min, 对照组FVC、FEV1、PEF分别为(1.89±0.58)L、(1.71±0.96)L、(3.59±0.58)L/min,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FVC、FEV1、PEF分别为(2.64±0.39)L、(2.69±0.24)L、(4.97±0.25)L/min, 对照组分别为(2.14±0.36)L、(2.29±0.45)L、(3.98±0.84)L/min, 两组肺功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研究组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分别为11、20、6、2例, 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分别为9、11、10、9例, 总有效率76.92%。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治疗期间, 出现胃肠部不适2例、皮疹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出现胃肠部不适5例、皮疹5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临床常见微生物, 一旦机体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极易引发气道的高反应, 最终造成气道变态反应性病变[4-6]。而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较为多发, 四季均会发病, 但冬春季节比较流行, 症状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发热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阿奇霉素作为第三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其能够有效阻断细菌转肽的过程, 进而加速核糖核酸(RNA)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抗感染的目的;但单纯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疗效不太稳定, 且停药后的复发率较高。近年来,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有学者发现, 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后仍有小气道阻塞的情况, 因此, 联合应用一种可抑制气道的高反应药物至关重要[7-9]。布地奈德混悬液是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其能够有效抑制免疫系统反应, 进而缓解平滑肌收缩;而通过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 能够提升其余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力, 进而有效抑制介质的释放、缓解呼吸道炎性反应。本次研究中, 研究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肺功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赵敬慈等[10]研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5%、体温恢复时间(1.96±0.67)d、咳嗽消失时间(5.13±1.12)d的结果相近。可以认为阿奇霉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治疗能发挥两药的协同功效, 进一步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 进而提升治疗的疗效;能够进一步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功能, 进而促进患儿的康复。此外,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药的联用, 能够有效缓解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稳定细胞膜, 进而缓解不良反应, 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给予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加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 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疗效, 改善患儿肺功能,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