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子宫动脉及脐动脉血流检测的临床分析
2018-01-22何一冰陈海容李燕平
何一冰 陈海容 李燕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女性特有的一种疾病, 对母婴健康具有严重威胁[1]。目前, 临床医师多采取检测子宫动脉、脐动脉的血流状况来判断子宫、胎儿、胎盘等状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主要是由于脐动脉为胎儿唯一从母体获得营养的途径, 加上子宫动脉能可以准确判断母体子宫-胎盘间血液循环状况, 因此, 联合检测子宫动脉以及脐动脉的血流状况可以有效判断子宫-胎盘-胎儿循环状况以及病变程度[2]。为此, 本文以本院60例孕妇为例, 对其子宫动脉及脐动脉血流状况进行分析探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收诊的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是否出现妊娠并发症分为对照组(在整个妊娠期间无任何并发症)和研究组(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各30例。对照组孕妇年龄20~37岁, 孕周33~40周。研究组孕妇年龄22~35岁, 孕周34~39周。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两组孕妇均行彩超检查(Ge~S_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2~6 MHz), 具体方法:①入院后均行超声检查(如胎儿双顶径、胎心、羊水、腹围等);②仰卧位,放松深吸, 平静呼吸, 探头置于宫颈内口水平以及外侧旁开1~2 cm处, 观察双侧子宫动脉;③在子宫动脉横跨髂外动脉后1 cm内进样, 以5个清晰及以上的特征性频谱为宜, 监测RI、PI、S/D, 针对舒张早期切迹的出现与否予以准确记录;④以脐带胎盘处脐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将取样点置于脐带出胎盘2 cm内, 保持血流、超声束夹角<30D°, 获取5个及以上清晰满意的多普勒频谱。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孕妇子宫动脉及脐动脉的RI、PI、S/D 指标及新生儿体重、并发症(早产、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子宫动脉的RI、PI、S/D比较 研究组子宫动脉 PI为 (1.13±0.37)、RI为 (0.57±0.17)、S/D 为 (2.63±0.47),对照组子宫动脉RI为(0.45±0.07)、PI为(0.77±0.11)、S/D为(2.10±0.25);两组子宫动脉RI、PI、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孕妇脐动脉RI、PI、S/D比较 研究组脐动脉RI为 (0.77±0.11)、PI为 (1.23±0.17)、S/D 为 (2.97±0.25), 对照组脐动脉RI为(0.55±0.15)、PI为(0.93±0.13)、S/D为(2.15±0.31);两组脐动脉RI、PI、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两组新生儿体重、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新生儿体重为(2460.1±617.1)g, 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为(3243.3±435.3)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3例早产、2例新生儿窒息、3例胎儿生长受限、3例胎儿窘迫,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对照组发生1例早产、1例新生儿窒息、1例胎儿生长受限、1例胎儿窘迫, 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多种临床特点, 如起病急、进展快等, 随着病情进展还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多, 如早产、新生儿窒息、HELLP综合征等, 对母婴安全造成直接影响, 因此,需要予以高度重视[3]。
子宫动脉属于孕妇子宫血液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末级分支动脉广泛分布在子宫内, 不仅利于绒毛间隙、胎儿血液间的物质交换, 而且通过观察其血流动力学改变, 可以有效掌握母体子宫、胎盘的功能[4]。尤其是子宫动脉低血管阻力, 其在胎盘血流灌注供给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并且通过血流频谱作用, 可以有效反映出血管循环阻抗情况[5]。因此,子宫动脉血供的改变情况对子宫胎盘循环具有直接影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S/D、RI、PI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文献结果[6-9]相符, 体现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动脉血流阻力呈增高趋势发展, 原因如下:孕妇一旦确诊出妊娠期高血压, 便会出现机体血管痉挛现象, 从而缩小血管管径, 增强血管壁阻力, 对母体营养物质输送至胎儿这一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加上子宫螺旋动脉重塑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最终便会出现子宫-胎盘-胎儿的循环障碍, 从而减轻新生儿体重, 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 如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生长手受限等。王莹等[10]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A组)、正常妊娠产妇(B组)为例, 通过分析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 判断新生儿分娩结局, 结果发现A组新生儿结局优于B组(P<0.05)。作者总结临床经验, 认为检测孕妇子宫动脉及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判断孕妇妊娠期有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其临床特点;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展程度;判断围生儿结局等。
综上所述, 通过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子宫动脉以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可以全面掌握母体、胎儿、胎盘的血液循环状况, 便于早期发现异常情况, 并及时采取一系列合理有效的干预治疗, 从而提高母体、新生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