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临界CO2法萃取树莓籽油的成分分析

2018-01-22刘雅萍李鸿雁金青哲王兴国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沈阳0866

中国油脂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甾醇籽油正己烷

刘雅萍,李鸿雁,郑 莉,常 明,李 斌,金青哲,王兴国(.江南大学 食品学院,江苏 无锡 4; .沈阳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沈阳 0866)

树莓(RubuscorchorifoliusL.f.),又名马林、木莓、托盘,是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植物,为多年生落叶性灌木型果树,适应性极强[1]。树莓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黄金水果”,不仅其果肉口感良好,柔嫩多汁,香味独特,而且含有大量的功能因子[2],尤其树莓籽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及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其中亚油酸、亚麻酸、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3]。现国内外虽对悬钩子属植物研究较多,但总体来讲对树莓的报道较少,且报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栽培、加工和推广上,并没有做系统的研究[4-8]。了解脂肪酸的组成对树莓籽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而脂肪伴随物,如植物甾醇、生育酚、多酚等,因其特有的对人体有很多有益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9]。本试验采用超临界CO2法萃取树莓籽油,并对树莓籽油的脂肪酸及脂肪伴随物成分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为树莓产业链的延伸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原料与试剂

树莓(市场购入),正己烷、甲醇、乙酸乙酯、95%乙醇、氢氧化钾、无水乙醚、无水乙醇、抗坏血酸、无水硫酸钠、无水碳酸钠,均为分析纯;福林酚试剂;没食子酸标准品,纯度≥98%;生育酚标准品;甾醇内标(5α-胆甾烷醇);BSTFA+TMCS(99∶1)硅烷化试剂,购于美国Sigma公司;19-羟基胆固醇(纯度>98%),购于美国Steraloids公司。

1.1.2 仪器与设备

超临界CO2萃取设备,美国Waters公司;Trace GC Ultra气相色谱仪;ISQ质谱检测仪;AR2140型电子分析天平;Al3000型自动进样器,美国Thermo公司;DHG-9076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Anke TGL-16G型台式离心机;ZK-82BB型电热真空干燥箱;HH-2型数显恒温水浴锅;安捷伦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Diol-SPE固相萃取柱(填料为二乙醇基);SHZ-Ⅲ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723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 试验方法

1.2.1 树莓籽油的制取

树莓去皮去果肉后得到树莓籽,清洗烘干,粉碎过60目筛后,取树莓籽粉115.00 g,装柱密封,安装并调试超临界萃取设备,设置参数,萃取温度40℃,压力300 MPa,CO2流速40 g/min,萃取时间100 min。萃取结束,收集产物树莓籽油。经两次平行试验分别得到树莓籽油20.097 4、20.977 8 g,出油率为17.90%±0.3%。

1.2.2 树莓籽油脂肪酸组成测定

1.2.2.1 样品前处理

参照文献[10]进行甲酯化处理。

1.2.2.2 GC条件

PEG-20000毛细管柱(100 m×0.25 mm×0.25 μm);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80℃保持3 min,以10℃/min升至220℃,保持20 min;进样口温度250℃;进样量1.0 μL;分流比50∶1;载气为氮气(99.999%);燃烧气为氢气(99.999%)和空气;检测器温度250℃;氢气压力60 kPa;空气压力50 kPa;柱前压220 kPa。

根据标准品确定脂肪酸的种类,并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应脂肪酸含量。

1.2.3 树莓籽油甾醇测定

1.2.3.1 样品前处理

准确称取树莓籽油0.200 g置于50 mL离心管,加入0.5 mL质量浓度0.1 mg/mL的5α-胆甾烷醇作为内标,随后加入3 mL 2 mol/L KOH-乙醇溶液,85℃水浴加热1 h,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加入2 mL 水和5 mL正己烷,离心提取上层清液,并对下层用5 mL正己烷重复提取两次,合并有机液,加入2 mL水,振荡后提取上清液于15 mL离心管,利用氮气吹干,加入BSTFA+TMCS(99∶1)硅烷化试剂200 μL,放置于75℃水浴30 min。取出冷却后,过0.22 μm有机膜,待GC-MS分析。

1.2.3.2 GC-MS条件

DB-5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200℃保持0.5 min,以10℃/min升至300℃,保持18 min;进样口温度280℃;进样量1.0 μL;分流比100∶1;载气为氦气(99.99%),流速1.2 mL/min;离子源温度250℃;传输线温度280℃;EI离子化模式;分子离子碎片扫描范围(m/z)50~550。

1.2.4 树莓籽油生育酚测定

1.2.4.1 样品前处理

准确称取1.500 g树莓籽油于皂化瓶中,加入30 mL无水乙醇,振荡后加入5 mL质量分数10%的抗坏血酸和10 mL质量分数50%的KOH溶液,混匀后立即置于沸水浴回流50 min,取出后放入冰水中冷却。转移至分液漏斗,分别用50 mL水、100 mL乙醚各洗涤2~3次皂化瓶,轻微振摇后静置1 min,弃去下层,继续加水洗涤,至下层流出的水不呈碱性停止萃取。将上层溶液用无水Na2SO4过滤并转入蒸发瓶,加入少量乙醚洗涤无水Na2SO4及分液漏斗2~3次,利用旋转蒸发仪于40℃水浴中减压蒸馏 5 min,再用氮气吹掉乙醚,立即加入2.00 mL乙醇溶解,将溶解物转移到5 mL离心管,于10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过0.22 μm膜,待HPLC分析。

1.2.4.2 HPLC条件

Sehperisorb Silica色谱柱(25 cm×4.6 mm×5 μm);柱温30℃;检测波长295 nm;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98.5∶1.5);流速1 mL/min。

1.2.5 树莓籽油多酚测定

分别用6 mL甲醇和6 mL正己烷过SPE柱使其活化。称取树莓籽油1.500 g,将样品溶于6 mL正己烷中过柱,再分两次用3 mL正己烷洗SPE柱,加入4 mL正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9∶1)过柱,后加入甲醇洗脱并收集洗脱液,将洗脱液转移至10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后移取5 mL置于另1个10 mL容量瓶中,加入0.5 mL福林酚反应3 min,再加入1 mL 10%的Na2CO3溶液,用水定容,暗反应2 h,过0.45 μm膜。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于765 nm波长下检测其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y=0.062 3x+0.042 7)计算多酚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树莓籽油脂肪酸组成

经过GC检测分析,确定了树莓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树莓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

从表1可以看出,树莓籽油中共检测到10种脂肪酸,其中有7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6.99%,以亚油酸含量(57.44%)最高,其次是α-亚麻酸(26.58%)、油酸(11.94%)。亚油酸是最早被确认的必需脂肪酸,是一种在人体发挥重要作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不但具有降血脂作用,而且具有很高的抗癌活性、增强胰岛素、增强免疫力、减肥等功效[11]。α-亚麻酸能够转化为人体必需的DHA、EPA[12],是一种优良的不饱和脂肪酸。

2.2 树莓籽油甾醇组成

经过标准谱库检索及文献对照,确定出树莓籽油中甾醇类化合物组成,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树莓籽油中除含有β-谷甾醇、环阿屯醇、豆甾醇、羊毛甾醇和菜油甾醇外,还含有其他多种甾醇化合物。β-谷甾醇和豆甾醇是比较常见的植物甾醇,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具有降血脂、抗癌、抗炎症等功效[13]。本试验测得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羊毛甾醇、环阿屯醇、24-亚甲基环阿屯醇、其他甾醇分别占总甾醇含量的3.38%、1.28%、76.95%、2.72%、2.80%、6.26%、6.61%。树莓籽油中总甾醇含量达861.85 mg/100 g,高于大豆油、大蒜油、花生油、茶油、芝麻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榄油、葡萄籽油、姜油、花椒油、辣椒油、芥末油中的含量[14-15]。

表2 树莓籽油中甾醇类化合物组成

2.3 树莓籽油生育酚组成(见表3)

表3 树莓籽油中生育酚组成及含量 mg/kg

从表3可以看出,在生育酚的3种异构体中,γ-生育酚的含量最高,达到799.248 mg/kg,其次是α-生育酚和δ-生育酚含量,分别为602.996 mg/kg和13.371 mg/kg。总生育酚含量尤其是γ-生育酚含量均高于橄榄油、葵花籽油、核桃油、菜籽油、亚麻籽油、葡萄籽油、芥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和大豆油中的含量[16-18]。

2.4 树莓籽油多酚含量

根据测定的吸光度及标准曲线计算。得出树莓籽油中多酚平均含量为(341.19±8.94)mgGAE/kg,高于初榨橄榄油中的含量[19]。

3 结 论

对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制得到的树莓籽油的脂肪酸和脂肪伴随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树莓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5%以上,主要是亚油酸(57.44%)、α-亚麻酸(26.58%)和油酸(11.94%);同时,树莓籽油中含有丰富的β-谷甾醇,含量可达663.22 mg/100 g;生育酚中γ-生育酚和α-生育酚较多,含量分别达到799.248 mg/kg和602.996 mg/kg;多酚平均含量为(341.19±8.94)mgGAE/kg。树莓籽油中各种脂肪酸、甾醇、生育酚、多酚等成分相互影响,协同作用,共同发挥其重要的营养功能和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增强细胞膜通透性、抗氧化等保健功能,符合现代人对健康天然的追求,使树莓籽油具有巨大市场前景。此外,本研究也有助于后续深入研究树莓籽油的营养保健功能及提取技术。

[1] 张清华, 董凤祥. 树莓发展现状与前景(上)[J]. 林业实用技术, 2007(11):9-11.

[2] 黎庆涛, 王远辉, 王丽. 树莓功能因子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1(2):172-177.

[3] OOMAH B D, LADET S, GODFREY D V,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raspberry (RubusidaeusL.) seed oil[J]. Food Chem, 2000, 69(2):187-193.

[4] 王学勇, 张均营. 树莓和黑莓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10):5070-5073.

[5] 李晓波. 树莓化学成分及降血糖有效物质的研究[D]. 昆明:西南农业大学, 2005.

[6] 刘丽娜, 辛秀兰, 武建新,等. 超临界CO2对红树莓籽精油提取的研究及GC-MS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 32(6):108-110.

[7] 李晓波, 韩泽梅, 张玉平,等. 树莓种子油成分的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7(3):350-352.

[8] 辛秀兰, 陈亮, 吴迪,等. 红树莓籽油的脂肪酸成分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 32(7):100-103.

[9] 王中. 豆甾醇在甲苯-乙醇二元溶剂中的溶解特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 35(4):23-26.

[10] 李桂华, 钱向明, 毕艳兰. 油料油脂检验与分析[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36-188.

[11] 张春娥, 张惠, 刘楚怡, 等. 亚油酸的研究进展[J]. 粮油加工, 2010(5):18-21.

[12] 陶国琴, 李晨.α-亚麻酸的保健功效及应用[J]. 食品科学, 2010, 21(2):140-143.

[13] 王岩. 豆甾醇、β-谷甾醇及其酯化产物的分析测定[D]. 江苏 扬州: 扬州大学, 2007.

[14] 张喜金, 魏鲜娥, 苏昭仑, 等. 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麦胚芽油、大豆油和大蒜油中植物甾醇的组成和含量[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8):3388-3392.

[15] 杨春英, 刘学铭, 陈智毅, 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14种食用植物油中的植物甾醇[J]. 中国粮油学报, 2013, 28(2):123-128.

[16] 于瑞祥, 张欣, 张秀芹, 等.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四种生育酚[J]. 分析测试学报, 2013, 32(6): 764-767.

[17] 李柰, 樊琛, 李小波, 等. 食用植物油中生育酚含量测定方法优化及分析[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5(3):59-63, 69.

[18] 顾强, 陈忍忍, 乙小娟, 等.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生育酚的含量[J]. 中国油脂, 2014, 39(10):85-88.

[19] 张东, 薛雅琳, 朱琳, 等. 我国陇南地区初榨橄榄油多酚类化合物组成研究[J]. 中国油脂, 2016, 41(4):37-40.

猜你喜欢

甾醇籽油正己烷
下期要目
正己烷在不同硅铝比HZSM-5分子筛上吸附的分子模拟研究
不同提取方式下塔拉籽油提取率及其相关性质的研究
植物甾醇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含量的测定
植物甾醇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牡丹籽油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亚麻籽油前体脂质体稳定性及释放性能研究
植物甾醇制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牡丹籽油对大鼠烫伤模型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