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探索
2018-01-21杜祥伟
杜祥伟
[摘 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探索出适合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教学模式,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教师可通过如下途径开展分层教学:学生分层分组,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施教,作业分层,分层辅导,多元化分层评价。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3-0037-02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总是将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为标杆,并没有认识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进而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断增加,教师的这种行为属于不负责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探索出适合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教学模式,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基于此,本文就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实施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学生分层分组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兴趣、能力以及动机四方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划分层次,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对学生分层分组必须制定层次标准:A层次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有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自身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以及扎实的上机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B层次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兴趣,能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与上机操作能力,但缺乏自我纠错能力;C层次的学生缺乏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较差,独立完成上机实践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所处的层次进行自我定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分层的目的明确告知学生:分层次并不是指出学生的优劣,而是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顺利接受自身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与教师相比,学生对自身的情况更为了解,因此在教师分析基础之上还要引导学生根据分层标准进行自主定位。
二、教学目标分层
高中阶段设置信息技术课程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课程总体目标,从而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均获得发展。然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需要一定的积累。课程总体目标需要通过一个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达成。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课程总体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时可以将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对于C层次学生,教师给定相应的主题素材,指导其运用Wrod软件制作主题电子报刊;对于B层次学生,教师引导其搜集资料,自行设计主题制作电子报刊;对于A层次学生,教师给定主题,让其自行制作出精美的电子报刊。通过将教学目标分层,提高各层次学生对于该教学内容的掌握能力。
三、分层施教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严格遵守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教材教学内容比较注重学生个性化与自主性学习,同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也非常重视。这样的教学内容更适合B层次学生与C层次学生,对A层次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根本无法激发A层次学生潜在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难度相对较大的知识的补充。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如C语言、Flash动画制作等。这些教学内容的难度与跨度相对比较大,这就要求教师添加过渡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教材之外的知识。另外,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A层次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以放为主的教学方法。即A层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与思考,与教师、同学共同探讨遇到的疑难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针对B层次学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C层次学生,教师则需要根据教学大纲耐心讲解,对于个别学生还要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掌握基础信息技术,并且对C层次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树立其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四、作业分层
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都会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需要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例如,在完成“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学后,教师给A层次学生布置的作业为运用PS技术采集图形图像,再根据个人构思重新设计出新的作品;对于B层次学生,教师则要求其能够熟练运用PS技术,完成普通图形与图像的采集、加工,作业整体呈现出的效果要符合基本审美要求;对于C层次学生,作业要求则为能够完成PS技术的基本操作,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同时还可以完成简单图形图像大小、色彩的调整。
五、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应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在辅导的过程中,教师能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但是在课堂上仅靠教师一个人来辅导学生,同时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是有困难的。所以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利用不同层次学生间的互助合作,运用多种资源来实现分层辅导。例如,利用共享帮助信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帮助信息,或找一些相关的学习网站。帮助信息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网页或幻灯片等形式。帮助信息的内容要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一类是解决本节问题所需要知识的课件、问题的解決方式等教学资料;另一类是针对 C 层学生设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网络教程,包括大小写切换、中英文切换、文件的保存、查找文件等。同时,要有针对 A 层学生的一些拓展知识。总之,共享帮助信息应具有针对性,要让学生一目了然,方便查找,能看懂,能学会。上课时,学生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在共享服务器中查看帮助信息,各层次的问题都有解答。对于这些共享帮助信息,一些学生能看懂,就可以自己解决问题,可以省却教师大量的重复答疑。另外,有些起点比较低的学生对键盘操作不熟悉,对一些非常简单的涉及操作类知识的问题可能不好意思问,但是这些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问题。在教学中,有时会看到有的学生因为不会操作,或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所以什么也不干,这样下去就越来越不会。学会了查找帮助信息的办法,他们就能自己查找问题的答案了。
六、多元化分层评价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因而我们要多角度多元化地来评价学生,评价学生的作品。教师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就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且根据学生层次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以及技术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将提升度作为评价指标,对于提升比较快的学生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于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积极与其互动沟通,并且提供相应的辅导,保障学生能够继续投入信息技术学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的标准也应有所不同:对于优秀的学生,评价标准相对比较严格;对于中等的学生,教师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同时也要指出不足,引导他们前进;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以鼓励为主,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提升情况对其层次与组别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根据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反馈对自身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进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评价是为了激励,不是为了甄别,所以就不要太吝惜我们对学生的积极评价。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将分层教学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科学分层的基础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都能学到知识,进而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刘香.浅谈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实施[J].好家长,2018(17):99.
[2] 李兵兵.浅谈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J].新课程(下),2018(1):124.
[3] 朱琳.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与发展[J].中国新通信,2016 (7):116.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