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1-21林文治

考试周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小学问题

林文治

摘要:本文从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及音乐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音乐教育定位存在偏差、音乐学科的艺术性不被重视以及音乐教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状况,提出小学音乐教学效果提升的策略,即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改善音乐学习环境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问题;对策

一、 引言

小学音乐课程是小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极大的作用,然而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多数小学过于重视文化课的教学,而不注重音乐课的教学,导致小学音乐教学效果不佳。笔者在本文中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希望能予以一线教师一定的参考。

二、 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及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一) 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音乐教学也被纳入教学体系中,成为小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思维、教师音乐素养等因素的制约,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效果并不佳,这不利于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

(二) 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审美,使学生艺术情操得到升华,也能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具体来说,音乐本身便是一种美学,其优美的音调能够让人的心灵得到洗涤,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到美学;另外,音乐还具有益智功能,使学生想象能力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 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音乐教育定位存在偏差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就是教育定位存在偏差。虽然多数学校已经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以及音乐教学在学生美育教学中的作用,但是部分音乐教师却没有真正认识到音乐的教育功能,只将音乐作为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认为上课仅仅只是教会学生唱歌,并不重视音乐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呈现“为上课而上课”的状态。所以学生们对音乐完全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相应的“音乐问题”,没有深入其中感受音乐的美,课堂注意力比较低下,这样教师的教学效果自然比较低。为改变这种情况,音乐教师必须要转变思想,调整自身对音乐的定位,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导。

(二) 音乐的艺术性不被重视

音乐学科与语文数学不同,并不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认为学生年龄尚小,未必能懂其中的“艺术性”,所以在教学时只是照本宣科,讲解教材中的内容,而不对学生进行艺术性的启发,忽略了音乐“艺术性”这一本质特征。所以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不足,无法对音乐课提起学习的兴趣。另外,当前有部分教师将音乐学科当作为提升其他学科学习的工具,使得学生也认为音乐是“不重要”的学科,这样自然无法使学生对音乐学科重视起来,学生对音乐学科不重视,则他们在学习时就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感悟、进行探究,从而影响了音乐的教学效果。

(三) 音乐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长期以来,小学均不重视对学生的音乐教学。从整体来看,小学的音乐教师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即便近年来学校加强了对小学音乐的重视程度,然而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比,在师资投入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小学音乐教学缺乏一些专业的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学生的音乐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另外,由于部分音乐教师音乐素养不高,在教学时并不会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甚至有的学校音乐教师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教学中不自觉地运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由于所选择的教学方式与音乐学科的教学方式有较大的不同,学生难以从中真正地感觉到音乐的美,所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不高,那么教师的教学效果自然偏差。

四、 小学音乐教学效果提升的策略

(一) 树立正确教学目标

为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效果,音乐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了解音乐学科的本质内涵,依据《新课标》中的教学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之后,还需要明确教学的指导方向,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不偏离教学的目标,方能对学生更好地进行教学。具体来说,小学音乐教师所树立的教学目标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培养学生“音乐思维”,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事物,从而获得发展;其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树立教学目标时,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不能选择较深奥的内容,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三,需要使学生将“音乐思维”与“创新思维”连接起来,以更好地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二) 改善音乐学习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为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果,必须要改善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环境,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方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新年好》这一首歌曲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提前布置一个欢快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新春”的氛围,从而在这种环境中既学会了歌曲的唱法,还能感受到“美”的氛围,有“美”的享受,从而使自己培养起美好的情操。总而言之,构建良好的音乐环境,能够极大提升教学效果。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居于教育的第一线,其教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感受,影响着自身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当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前来指导,同时鼓励教师多去听取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从中汲取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来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五、 结语

本文是对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對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进行探讨,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惠娟.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7(12):81.

[2] 王猛.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69.

[3] 王薇.小学音乐综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小学问题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