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与护理
2018-01-21王晓宏
王晓宏
作者单位:132400 吉林 桦甸,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儿科
惊厥是痫性发作的常见形式,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热性惊厥的发病年龄为6个月~5岁,5岁以下患病率为3%~5%,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18~22个月为发病高峰期。热性惊厥的复发率约为29%~55%。热性惊厥的诱发因素为发热,约86%的热性惊厥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有关,约70%为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典型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大部分为短暂的全身性的强直-阵挛性发作,呼吸节律不规则或暂停,伴有头向后仰,面色、口唇苍白或青紫,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眼球固定、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大小便失禁。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43例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3例高热惊厥患儿,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6个月~5岁;体温>39 ℃;均符合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首次发病38例、复发5例,其中34例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引起,9例感染性腹泻发热引起。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紧握双拳,面部或四肢肌肉抽搐,头后仰,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眼球固定,口唇、皮肤青紫。
2 急救措施
2.1 一般操作 刺激人中、合谷、百会、涌泉等穴位,立即通知医生。惊厥患儿抢救、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避免强光及不必要的刺激[1]。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解开患儿衣扣,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立即清除患儿口鼻腔分泌物并托起患儿上颌,防止舌后坠而引起窒息[2]。
2.3 吸氧 惊厥发作时因呼吸不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缺氧状态,使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在清除口鼻分泌物后给予吸氧,因鼻导管吸氧可引起刺激,应采取面罩吸氧,并根据患儿病情调节氧流量,至症状缓解。
2.4 建立静脉通路 立即建立静脉通路,最好选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有效防止针头滑脱及药物渗漏,保证急救药物使用,提高急救成功率。
2.5 遵医嘱使用药物止痉
2.5.1 地西泮 首选地西泮,建立静脉通路立即静脉给药,给药时医生在场,剂量:0.2~0.3 mg/(kg·次),小儿一次最大剂量≤10 mg。婴幼儿一次最大剂量≤3 mg,约1~2 min起效,记录用药时间,30 min后可重复使用,过量使用可抑制呼吸、心跳,降低血压。用药时需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及节律的改变。
2.5.2 苯巴比妥 是治疗新生儿惊厥的首选药物,剂量:8~10 mg/(kg·次),肌内注射,起效慢,维持时间长,多用于惊厥的巩固治疗,但新生儿破伤风应首选地西泮。
2.5.3 10%水合氯醛 0.5 mL/kg保留灌肠,操作简便,作用快,需要时可每30 min重复一次。
2.6 高热急救 热性惊厥的诱发因素为发热,控制体温是治疗热性惊厥的重要措施,根据患儿的病情采取合适的降温措施。降温措施包括: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液体降温。
2.6.1 物理降温 高热时及时松解患儿衣服,降低周围环境温度,避免对流直吹。体温>39.5 ℃,可采取物理降温,置冰袋于患者头部,置热水袋于足底,并用温水(32~34 ℃)擦浴,擦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经过的表浅处,禁擦胸前区、腹部及足底,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擦浴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患儿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呼吸、脉搏异常时,立即停止擦浴,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通过物理降温使体温尽快降至惊厥阈以下。
2.6.2 药物降温 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可口服给药。不能口服者可选用滴鼻或肛门给药。
2.6.3 液体降温 因高热患儿代谢增多、增快,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及水分增多,可遵医嘱补充液体,既可补充能量,又可纠正代谢紊乱。有利于毒素排出和降低体温。
3 护理措施
3.1 密切观病情变化
3.1.1 面色的观察 高热患儿呈热症病容。若患儿出现面色苍白,有明显中毒症状时,则往往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若突然发生面色灰白、青紫,则表示病情加重,预示脑水肿加重或发生脑疝。
3.1.2 神志的观察 高热惊厥时患儿突然意识丧失,患儿在惊厥发作停止后,神志清醒,如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考虑脑部器质性病变。
3.1.3 瞳孔的观察 大部分患儿临床表现为双眼凝视、斜视、或上翻。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同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观察有无颅内高压的表现。
3.1.4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高热是引起惊厥的诱发因素,监测体温,如有异常立即处理,在惊厥发作前就把体温降至38 ℃以内,防止惊厥,呼吸节律的改变是呼吸中枢受损的表现。
3.1.5 四肢的观察 注意检查患儿肢体运动、肌张力情况,根据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表现为患儿肢体惊动,则可以适当补钙;如表现为强直性痉挛,则可使用镇静止惊药物。
3.1.6 皮肤的观察 注意身体其他部位有无感染病灶,皮肤是否有破损。
3.2 预防窒息的护理 惊厥发作时立即解开患儿衣领,就地抢救,置患儿侧卧位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将舌向外轻轻牵拉,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口腔呕吐物,吸痰动作应轻柔,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床头备好急救药品和气管插管用品。
3.3 预防外伤的护理
3.3.1 防止皮肤受伤 惊厥发作时,将纱布放置在患儿手中和腋下,防止皮肤摩擦损伤[3]。
3.3.2 防止舌唇咬伤及牙齿受伤 牙关紧闭患儿,在上下磨牙之间放置包裹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防止舌咬伤,应从口角一侧放入,不能强行撬开,防止损伤牙齿。
3.3.3 防止肢体受伤 惊厥发作时不能强行、用力按压抽搐的肢体,避免引起肢体骨折或脱臼。设置床栏,必要时四肢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和碰伤。
3.4 口腔及皮肤护理
3.4.1 口腔护理 患儿高热时,口腔黏膜干燥,易引起口腔炎,给予盐水轻拭口腔,2次/d,鼓励患儿多饮水。
3.4.2 皮肤护理 患儿高热,在体温下降过程中,大量出汗,应及时更换衣被,以防着凉;患儿高热惊厥时,可伴呕吐、大小便失禁,及时更换被褥,以防皮肤受损;颅内高压的患儿采取轴式翻身,头部抬高。
3.5 饮食护理 患儿惊厥时,暂时禁食,防止窒息发生;患儿惊厥停止清醒后,即可进食,鼓励患儿多饮水,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等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清淡、营养均衡饮食[4]。补充营养,提高患儿的抵抗力,如患儿不能进食,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以满足机体需要。
3.6 心理护理
3.6.1 患儿 惊厥停止清醒后,患儿易产生恐惧及失控感,尽量安置于单人病房,环境安静,减少刺激,护理人员为其准备玩具、卡通图片,这样可分散注意力,防止哭闹[5]。
3.6.2 家长 家长因患儿初次短暂的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易产生恐慌心理,医护人员一方面进行积极、迅速、有效的抢救,另一方面应向家长讲解小儿高热惊厥相关知识,使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获得家长的信任,积极配合抢救和治疗。
3.7 健康指导
3.7.1 疾病相关知识指导 讲解惊厥的急救方法,预防窒息,避免外伤,减少诱发因素,预防再复发的相关知识。
3.7.2 保健相关知识指导 居室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感季节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衣服及时增减,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6]。加强锻炼,每天空气浴、阳光浴、水浴。加强营养,膳食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纠正小儿的厌食、偏食,预防食积。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4 结果
43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通过迅速急救、精心护理、健康指导,均治愈出院。
5 小结
小儿高热惊厥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因较长时间的惊厥或不正确的处理可加重脑组织受损,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目前研究认为,小儿高热惊厥多由于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致发热引起,小儿高热惊厥发病急、病情重,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43例小儿高热惊厥刺激穴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止惊、退热、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急救,预后良好。通过护理人员对高热惊厥患儿发作时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有效的健康宣教,也可预防热性惊厥,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