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证源流考(一)*
2018-01-21姜德友李文昊韩洁茹
姜德友 孟 璐 李文昊 韩洁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厥证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1-2],其中关于厥证的论述,十分复杂,病机涉及多个脏腑,临床表现纷繁,故从病名、病因病机入手,对历代重要医籍中厥证的相关病证论述进行整理研究,考查其学术脉络和规律,颇有意义。
1 病 名
“厥证”一词,历经数千年而沿用至今。然而由于历代医家对前人临床经验、理论认知的程度、方式不同,在理解上也各有其历史局限性,故不同时期厥证学术含义有所不同[3]。纵观历代有关厥证的诸多论述,“厥证”在古代医书中含义有两方面:一是指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二是指手足逆冷[4]。综合分析厥证诸多称谓的历史,可归纳为 5种分类命名[5-6]。
1.1 以病性分类命名 厥证,从整体上可分为“阴厥”“阳厥”“实厥”“虚厥”[7]。 其中阳厥属热,阴厥属寒,故《素问》言“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8-9]。 《伤寒论》中也提到了“寒厥(一名冷厥)”“热厥”,然以手足而言,非阴阳之分。
1.2 以病位分类命名 《素问》中提到六经之厥“巨阳之厥……阳明之厥……少阳之厥……太阴之厥……少阴之厥……厥阴之厥”,除三阴三阳之厥,还提到“手太阴厥逆……手心主少阴厥逆……手太阳厥逆……手阳明、少阳厥逆”,把不同症状的厥证划分到对应脏腑的经络上[10]。 《灵枢》提到“维厥”一病,后人认为维即四维,乃是身体四肢,维厥即是手足厥冷之意。《伤寒论》提到“脏结”一病,后世亦认为其为“脏厥”,乃脏气结塞不通而致厥之意[11]。清代杨璿《伤寒瘟疫条辨》曰“杂气伏郁,阳热内迫,格阴于外,气闭不能达于四肢,甚有通身冰凉,其脉多沉滑,或沉伏,或沉细欲绝,或六脉俱闭,所云体厥脉厥是也”。认为体厥、脉厥是发生在肢体及脉络的厥证。清代廖润鸿《勉学堂针灸集成》记载了五脏六腑各属病,提到“臂厥”属肺、心,“骭厥”属胃,“踝厥”属膀胱,“骨厥”属肾。
1.3 以病因分类命名 《素问》言“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认为夏暑伤气而致煎厥,若血积于胸中,阻碍气道,气血相迫则致薄厥[12]。 《伤寒论》提到“蛔厥”一病,乃是胃中虚冷,吐长虫所致[13]。 清代庆恕《医学摘粹》曰“如因痰动而得者,名为痰厥”“如因醉后而得者,名为酒厥”。清代程杏轩《医述》记载“有食后着寒着气而暴死者,名曰食厥……有大怒载血瘀于心胸而暴死者,名曰血厥”,认为食厥是由于饮食后感邪而致,血厥是因为怒火将血瘀聚于心胸而致。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云“色厥乃纵欲竭情,精脱于下,气脱于上”,认为色厥的产生是纵情过度。清代刘松峰《松峰说疫》载“凡人感瘟疫,视其症脉,尚不至殒命不救。而突然无气,身直,甚至无脉,且不可惊慌,视为告终,此疫厥也”,认为疫厥是因为感染瘟疫后突然无气、无脉而致厥。清代张璐《张氏医通》言“二阳一阴发病,名曰风厥”,认为风厥乃是二阳(阳明胃)及一阴(厥阴肝)发病导致。日本学者丹波元简《救急选方》载“气厥即中气,因七情内伤气逆为病”,认为气厥是因为情志为病导致气逆而厥。日本学者丹波元坚《杂病广要》云“有血厥者,因而吐衄过多,上竭下厥”,认为血厥是因为阳气妄行于上,阴血无所依附,气血相离,不居本位而致。
1.4 以病状分类命名 《素问》曰“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重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认为尸厥其状类尸而名[8]。 《张氏医通》言“骨痛爪枯为骨厥。两手指挛急,屈伸不得,爪甲枯厥为臂厥。 身立如椽为肝厥”[10]。
1.5 以证候分类命名 《灵枢》载有“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痠痿厥,精时自下”,认为恐惧伤肾,肾虚精伤而痿厥。《素问》“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认为感邪致血脉不行而成痿厥。隋代杨上善编著《黄帝内经太素》云“肺为金脏,主于狂厥;肾为水脏,主于水胀。五脏不安,金以生水,故水子虚者,金母乘之,故狂厥逆也”,认为狂厥是肾水子虚,肺金母乘之故。清代王泰材《薛氏湿热论歌诀》言“壮热神昏为痉厥”。《医述》曰“肾络与胞络内绝……二络不通于下,则痱厥矣”,认为肾虚导致肾络与胞络不通于下则成痱厥。清代罗美《古今名医汇粹》言“二阴急为痫厥”。二阴为少阴,脉急者为风寒邪乘心肾,故为痫为厥。
2 病因病机[14]
厥证常伴发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其病因病机多而杂,经整理概括为阴阳失和、气血虚衰、气机逆乱、脾肾不足、肝木风动、情志刺激、外邪内犯、饮食劳倦、痰湿不化、内火邪实[6,15],现分别论述。
2.1 阴阳失和 《素问》有言“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16]。寒热,即阴阳也。《伤寒论》
曰“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认为厥证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阴阳之气失于调畅,或偏阻,或郁遏,使阳气不能布达四肢。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尸厥者,阴气逆也,此由阳脉卒下坠,阴脉卒上升,阴阳离合,荣卫不通”,认为尸厥是阴阳离合所致。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认为“无阳则厥,无阴则呕”。《医经小学》曰“阳虚阴胜,厥逆也”。《张氏医通》记载“论得寒厥之由,以其人阳气衰,不能渗荣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黄帝素问直解》曰“阳气损,阴气独在,则手足寒厥,或令人腹满;阴气衰,阳气独胜,则手足热厥,或令人暴不知人”“失其所用之阳气,则为寒厥……失其所藏之阴精,则为热厥”,均认为阳虚阴盛则发寒厥,阴虚阳盛则发热厥。《医经原旨》云“凡物之生气,必自下而升,故阴阳之气衰于下,则寒厥、热厥由此而生也”。认为寒厥热厥是阴阳二气不能固守衰之于下而致。清代吴坤安《伤寒指掌》言“胃阳不敷于四肢为寒厥,阳邪内扰于阴分为热厥”,认为寒厥是胃中之阳气无法温养四肢导致,热厥是阳邪偏盛所致。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认为“煎厥由于阴虚,薄厥由于阳实”。
2.2 气血虚衰 明代张介宾《类经》云“厥逆者,直因精气之内夺”,认为厥逆的产生是由于精气耗散。明代虞抟《苍生司命》载有“丹溪先生谓寻常寒热二厥,手足因气血逆而冷,多属气血虚”,认为寒热二厥多是气血虚衰之故。清代鲍相璈《验方新编》云“凡产后晕、厥二证,皆由气血并竭……至于厥证,在分娩之后,因产时用力过多,劳倦伤脾,孤脏不能注于四旁,故手足逆冷而发厥”,认为妇女若产时用力过度,损伤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并竭而发厥证。清代何梦瑶《医碥》云“诸卒仆暴厥证,皆元气素亏”,认为精元亏虚是厥证产生的重要原因。《张氏医通》“又骨痛爪枯为骨厥。两手指挛急,屈伸不得,爪甲枯厥为臂厥。身立如椽为肝厥。此皆内虚气逆也”,认为骨厥、臂厥、肝厥都是元气虚衰、气机逆乱所致。
2.3 气机逆乱 《素问》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认为血随气逆,上蒙清窍,发为晕厥。《医学摘粹》有言“如气血俱乱,相薄成厥,名为薄厥”,认为薄厥是因气血相迫而成。清代叶桂《临证指南医案》曰“厥者,从下逆上之病也”,认为厥证是因为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所致。清代薛雪《医经原旨》云“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清代高世宗《黄帝素问直解》曰“若经气不相通贯,致有寒热之厥”,认为寒热二厥是经气上下不通所致。《伤寒说意》云“其所以厥者,以其阳上而不下,阴下而不上,不相顺接之故也,不顺则逆,故曰厥逆”。后又从脾胃的气机升降失职,分析阴阳不相顺接之由。《救急选方》载“尸厥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阳脉下坠,阴脉上争,荣卫不通”,认为阴上阳下、荣卫不通之尸厥乃是气道闭阻不通而致。
2.4 脾肾不足 《素问》载有“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认为厥证乃是肾虚所致。《灵枢》载有“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认为人体之精藏于肾,而精为志之舍,惟肾气虚则为厥证。《仲景伤寒补亡论》云“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认为真寒假热之厥证乃是肾虚之故。《苍生司命》载有“蛔厥,乃胃寒所生,胃中冷故蛔出”。明代刘纯《医经小学》曰“胃中虚冷,因成蛔厥”,均认为蛔厥是因胃寒而致。《医述》载有“阴精衰,则火独治而有热厥;命火衰,则水独治而有寒厥。是二厥皆生于肾,以肾为水火之司也(吴鹤皋)”,认为热厥是因心火盛,寒厥是因肾水衰。
2.5 肝木风动 清代黄元御 《伤寒说意》“厥阴肝木,水火之中气,阴盛则从母气而化寒,阳复则从子气而化热,心火既复则发热,心火未复,则肾水方盛而为厥”。从五行生克解释厥证产生的缘由。清代李彣《金匮要略广注》载有“伤寒六经,惟厥阴有蛔厥证,以其属风木气化,故能生虫,蛔闻食臭出,故食即吐蛔”,认为蛔厥证之所以吐长虫是因为肝木风动气化。《温热经纬》云“然痉证邪滞三焦,三焦乃火化,风得火而愈煽,则逼入膻中而暴厥”“热多湿少则风乘三焦而痉厥”,都是说痉证若是被肝风内扰,乘袭三焦多会导致暴厥、痉厥。又云“曰酷曰烈,皆暑之威名,兼之木火同气,表里分司,再引肝风,痉厥立至”,认为肝木素来旺盛,若肾水亏虚,引火生风,焚其肝木,以致风木为火热所引动而痉厥。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有言“盖痉证风火闭郁,郁则逆势愈横,不免逼乱神明,故多厥”。痉证本就风火郁闭于体内,若兼情志不畅,则多有上扰神明以致厥证。清代薛雪《湿热条辨》记载“风火不盛不成痉厥”“若其人阳旺阴虚,则邪随火化,火郁生风而致痉厥……更加夏至前温热之邪,则多痉厥”。薛氏亦认为素体阴虚阳盛,风火旺盛,感邪后易从火化而致痉厥。清代王孟英《温热经纬》曰“津虚之体,夏月每有肝风陡动煎厥一证”。素体阴津亏虚,夏月热甚,若肝风内动则生煎厥。《张氏医通》载有“二阳一阴发病,名曰风厥”,认为“肝木克胃,风胜其湿,不制肾水,故令上逆”。
2.6 情志刺激 《素问》有言“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认为大怒致使血积于胸中不散,气道阻碍不行,故为暴逆。《灵枢》载有“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痠痿厥”,认为恐惧伤肾,肾主精,精伤则痿厥。明代李梴《医学入门》载有“薄厥证也,得于大怒气逆,阴阳奔并”,认为怒火导致人体气机逆乱而发薄厥。《张氏医通》曰“曰阳厥者,因善怒而得也”。《医学摘粹》有言“如因暴怒而得者,名为气厥”。《医述》云“有暴怒卒倒,身冷无涎者,名曰气厥……有大怒载血瘀于心胸而暴死者,名曰血厥”。均认为恼怒气逆则生阳厥、气厥、血厥。清代程杏轩《程杏轩医案》云“厥证妇人常有之,其为情志郁勃,致病显然……诸厥属肝,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怒,怒则气上”。又载有“病由情怀不释,肝失条达,血气日偏,阴阳不相顺接,因而致厥”,认为肝气主一身调达之气,若受到情志刺激,肝失条达,气机逆乱则致厥。《救急选方》载“气厥即中气,因七情内伤气逆为病,痰潮昏塞,牙关紧急,但七气皆能使人中,因怒而中尤多”,认为七情均可使人厥,怒气尤多。又载有“食厥者……或着气恼,以致填塞胸中,阴阳否隔,升降不通”。食厥之病,有的人是因恼怒后饮食,致使气机堵塞于胸中,升降失常。
2.7 外邪内犯 宋代郭雍《仲景伤寒补亡论》云“伤寒之厥,非本阴阳偏胜,暂为毒气所苦而然,毒气故为寒厥,毒气并于阳,则阳盛而阴衰,阳经不能容其毒,必溢于阴,故为热厥”,认为寒厥是因为毒气并于阴,则阴盛而阳衰,阴经不能容其毒,必溢于阳而致,反之则生热厥。《苍生司命》载有“尸厥,即中恶。因冒犯邪鬼毒恶”。《张氏医通》记载“名曰尸厥。卒中天地戾气使然”。认为尸厥是感受天地戾气而致。《医述》云“有食后着寒着气而暴死者,名曰食厥”。《救急选方》载“食厥者……或感风寒……以致填塞胸中,阴阳否隔,升降不通”,以上诸家均认为食厥是饮食后又感寒邪而致。
2.8 饮食劳倦 《素问》云“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烦劳伤阴,本就阴虚阳亢,恰逢夏季阳盛,以致煎熬阴精,煎厥乃是内热消烁阴液而致。《苍生司命》载有“食厥,必因饮食而起,痰裹食物,妨碍升降,关格不通”。《医学摘粹》有言“如因过饱而得者,名为食厥”,均认为饮食不节,积滞内停,失于运转,上下痞隔,气机受阻,血随气滞,清窍闭塞,遂致窒闷而厥,此属食厥。《张氏医通》记载“论得热厥之由,则谓其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认为若后天总是喝醉或饮食过量纵欲,则会导致气机壅聚于脾,先天肾气亦会衰竭,先后天不足,阳胜而成热厥。《救急选方》载“食厥者,醉饱过度”,认为喝酒饮食过量,以致其堵塞于胸中,气机不畅而致厥。
2.9 痰湿不化 《医学摘粹》有言“如因痰动而得者,名为痰厥”。因痰而发名为痰厥。“如因醉后而得者,名为酒厥”。醉酒后体内多湿,若晕厥即为酒厥。《温热经纬》云“暑湿之邪……内扰肝脾胃,则干呕而痉厥也”。夏暑之时,湿热尤甚,若内扰肝脾胃则生痉厥。清代齐有堂《齐氏医案》曰“痰饮壅塞胸中,阳气不得四布而致厥”。痰饮阻于心胸,以致阳气不能输布于四肢则生厥证。《救急选方》载“痰厥者,因气逆痰壅。(证治大还)”,认为痰厥是因为痰涎壅塞,气机升降失常所致。“酒厥纵饮无节之人……此湿热上壅之证”,平素嗜酒之人,必体内多湿,若晕厥,为湿热上扰神明之故。
2.10 内火邪实 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云“阳厥者,是热深则厥,盖阳极则发厥也,不可作阴证而用热药治之”。认为阳厥乃属厥证中之热厥,系指因邪热过盛,阳气郁阻于内而不能外达的厥证。《医学摘粹》有言“如内火炽盛,或大便结闭,热在脏腑,逼阴于外,而四肢逆冷,为热厥属里者”。热厥之产生乃是脏腑内热,真热假寒出现四肢厥冷的假象。《温热经纬》“火郁则厥”,认为火邪郁结则发厥。《张氏医通》云“阳明厥,此为邪实”。胃经及大肠经所发厥证乃是邪实所致,宜攻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