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蜂螨对西方蜜蜂的危害及防治策略分析

2018-01-21宋怀磊郭媛代平礼罗其花马卫华张云毅申晋山

中国蜂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封盖小蜂升华

宋怀磊 郭媛 代平礼 罗其花 马卫华 张云毅 申晋山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太原 030031;2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授粉昆虫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93;3 北京市密云区园林绿化局,北京 101500)

蜜蜂是我国饲养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除了能够为人类提供蜂产品外,蜜蜂在为植物传粉授粉、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我国本土饲养的蜜蜂种类主要有中华蜜蜂和西方蜜蜂,其中西方蜜蜂因其易于管理、采集力强、商品性状好等优势而发展成为我国广泛饲养的蜂种[2]。然而,西方蜜蜂抗病虫害能力普遍较差,许多诸如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螨均能使西方蜜蜂致病。近年来,蜜蜂寄生螨更是以其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重而成为制约我国蜂业发展的大敌,给中国蜂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1 小蜂螨概述

小蜂螨是热厉螨属蜜蜂寄生螨的俗称,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寄螨总目,中气门目,皮刺螨总科,热厉螨属(Tropilaelaps)[3,4]。小蜂螨自1960年前后在我国广东省首先被发现后迅速向北蔓延,在我国西方蜜蜂群内广泛寄生,几乎所有养殖西方蜜蜂的地域都有小蜂螨发生。尤其在蜜蜂基本无断子期的长江以南地区,小蜂螨可终年寄生并对蜂群造成严重危害。小蜂螨靠吸取蜜蜂幼虫或蛹的血淋巴生存,大部分时间在封盖巢房内度过,受其危害而最终勉强得以出房的蜜蜂大多出现肢体或翅膀残缺、体质衰弱等症状,寿命大大缩短[5]。由于成年蜜蜂遍身布满相对坚硬的几丁质壳,小蜂螨无法吸食,所以小蜂螨一般不危害成年蜜蜂,在成年蜜蜂体表只能短暂停留大约1.5d左右[6-8]。小蜂螨繁殖速度快,从卵期发育为成螨只需6d,是一种比大蜂螨危害更大的蜜蜂体外寄生螨之一[9-12]。一旦蜂群受到小蜂螨侵害而没能及时采取适当管理措施,轻则群势减弱,重则整个蜂场垮掉[13-16]。

2 小蜂螨对西方蜜蜂的危害

小蜂螨对西方蜜蜂的危害可分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小蜂螨对西方蜜蜂的直接危害就是小蜂螨以蜜蜂幼虫的血淋巴为食,由此导致蜜蜂封盖幼虫和蜂蛹衰弱甚至死亡[12,17]。由于小蜂螨在蜂群内繁殖周期短、速度快,加之在蜂脾上爬行迅速,在感染初期养蜂人一般很难发现。当察觉到其为害时,如果没有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或管理措施不当,蜂群往往很难复壮,整个蜂场也将会蒙受惨重损失。据报道,小蜂螨曾经导致印度西方蜜蜂一半的封盖子死亡,对印度、阿富汗、越南等国家的养蜂业造成了严重损失[18-22]。作为西方蜜蜂的主要寄生螨,小蜂螨在我国多个省份的为害程度远远大于大蜂螨。虽然目前为止小蜂螨主要在亚洲地区为害,尚未引起欧美西方国家的重视,但其对蜜蜂的潜在破坏力可能比大蜂螨还严重[23]。

小蜂螨对蜜蜂的间接危害则是小蜂螨可能是蜜蜂致病病毒、细菌或真菌的携带者[24]。有研究人员对小蜂螨与蜜蜂残翅病毒(DWV)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小蜂螨携带的残翅病毒不仅对蜜蜂健康有严重影响,甚至还与蜜蜂蜂群衰竭综合征(CCD)有很大关系[25-28]。Forsgren等(2009)通过对蜂群内发现的梅氏热厉螨和该群内的蜜蜂体内的DWV进行分析,发现携带DWV的小蜂螨可能也是DWV的传播者[29]。Dainat等也研究发现,在梅氏热厉螨和其所寄生的蜜蜂体内均存在大量DWV[30]。虽然不能直接证明小蜂螨与DWV之间的关系,但至少不能排除二者之间的联系。此外,养蜂者在发现蜂群感染小蜂螨时采取的方法一般是施用杀螨药剂。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杀螨药物在杀死小蜂螨的同时,或多或少也会对蜜蜂尤其是幼年蜜蜂造成间接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蜂群的发展和壮大。

3 常用防治方法分析

生产中对小蜂螨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化学药物杀灭、生物学控制以及其他物理方法[31-33]。

常用的杀螨药物包括双甲脒、菊酯类、升华硫、甲酸等,这些药物在控制蜂群小蜂螨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16,34,35]。但很多杀螨药物可能会对蜜蜂造成伤害,并对产品造成污染[36,37]。在我国的养蜂生产中,升华硫是使用最广泛的防治小蜂螨药物。升华硫本身对小蜂螨并无毒杀作用,而是接触小蜂螨后生成的硫化氢与五硫磺酸溶解和软化小蜂螨外壳,从而导致小蜂螨衰弱和死亡。然而,如果升华硫的施用量和使用方法不当,往往会导致蜜蜂慢性中毒,从而寿命缩短,群势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蜂王产卵力下降,卵孵化率降低。另外,使用升华硫、双甲脒、菊酯等化学药剂除了对蜂群具有伤害作用之外,蜂产品中的药物残留也已经引起业界的普遍关注。

小蜂螨的繁殖是在蜜蜂的封盖巢房内进行的,因此巢房内的幼虫是小蜂螨繁衍的必要条件。根据小蜂螨的这一生物学规律,养蜂者经常采用囚禁蜂王的方法限制蜂王产卵,形成一定天数的蜂群内没有幼虫存在的断子期,从而阻断了小蜂螨的繁殖过程,降低小蜂螨数量,有效减轻其危害[38]。另外,利用小蜂螨比较偏爱在雄蜂巢房内产卵以及其对温度较为敏感的特性,生产上常常采取割除雄蜂脾或通过巢框加热装置加热雄蜂脾的方法来防治小蜂螨[39,40]。然而,这些方法虽能对小蜂螨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由于其劳动强度极大、除螨效率低以及对蜂群具有损坏性等因素而不能广泛运用。

4 展望

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且对蜜蜂和蜂产品几乎无毒副作用的防治小蜂螨的方法和药剂。养蜂者防治小蜂螨的策略仍然是以化学药剂为主[41],这些化学药剂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是显而易见,所以这并不是长久之计,积极探寻防控小蜂螨的绿色途径才是当务之急。

小蜂螨生命周期通常可以分成两个重要阶段:寄生期(寄生在幼虫或成年蜜蜂上)和繁殖期(封盖巢房内繁殖),在这两个阶段之外小蜂螨在巢脾上自由活动[39]。受精的雌螨恰好在封盖前进入巢房并与蜜蜂幼虫发育阶段同步,一般认为小蜂螨之所以能够迅速及时找到即将封盖的蜜蜂幼虫主要是因为它对该日龄幼虫释放的挥发性幼虫信息素比较敏感且具有偏好性。在大蜂螨防治方面,Erika发现利用大蜂螨性信息素来干扰雌螨和雄螨的交配,可导致其繁殖率下降[42]。因此,在尚未找到安全有效的小蜂螨防治药物之前,研究基于蜜蜂幼虫信息素的小蜂螨的引诱剂、驱除剂以及基于小蜂螨性信息素的干扰剂从而阻断和减轻小蜂螨对蜜蜂幼虫的侵染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思路。

猜你喜欢

封盖小蜂升华
贪吃蛇升华记
大自然中的好伙伴
榕树与榕小蜂的相爱相杀
鸡嗉子榕小蜂繁殖资源的空间结构与食性关系
浙西南山区不同封盖时长对中蜂蜂蜜品质的影响
微型晶体谐振器封盖移载机械手移载精度分析
“成熟蜜”改称“封盖蜜”更合适一些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绿草地
基于PLC的船艏侧推筒体封盖系统的控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