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巢房直径对中蜂工蜂初生重的影响

2019-01-03林黎周文才徐祖荫韦小平周春雷

中国蜂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工蜂中蜂蜂群

林黎 周文才 徐祖荫 韦小平 周春雷│文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2贵州省农业委员会;3开阳画马崖野生蜜蜂养殖场

贵州气候温暖,四季蜜粉源充足,是发展养蜂生产的适宜之地。贵州省全省有约58万群蜜蜂,其中,中蜂50万群。目前,省内大部分人工饲养的中蜂蜂群已逐步从传统饲养方法向现代化活框饲养方法转变,生产力在逐步提高。国内中蜂人工饲养所使用的箱型,随着地域的差异,在郎式标准箱的基础上有所变化,但使用的人工巢础基本一致,大多数使用的都是直径大小为4.70mm的人工巢础。

通过较长时间的调研和观察,我们发现,通过精确测量,野生中蜂巢房直径较在人工巢础基础上建造的巢房直径大0.20mm左右。市场上已有大房眼中蜂巢础的销售并使用。

较大的巢房是否会对蜜蜂的生物学特征带来一定的差异?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黄文诚详细总结了西方蜜蜂巢房大小对西方蜜蜂个体发育的影响,认为较大的巢房确实可以培育较大的蜜蜂个体,并能提高蜂群的生产力。西方蜜蜂个体较中华蜜蜂大,相应的巢房直径也较中华蜜蜂大0.20 mm左右。西方蜜蜂巢房直径大小的研究还围绕另一个议题:巢房直径的大小,是否和西方蜜蜂螨害的发生和防治有关。

然而不同直径的巢房是否会对中蜂的个体发育和生产力造成影响,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和数据支撑;市售不同规格的巢础也缺乏有力的生产数据。因此,本研究以不同规格的巢础出发,详细研究不同巢房直径的巢础,是否会对中华蜜蜂工蜂的个体发育造成差异,进而影响中华蜜蜂的个体生产能力,旨在为中蜂的科学饲养及实际生产活动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实验以不同巢房直径大小的人工巢础为实验样本,实验选取的样本1、样本2和样本3巢房直径规格分别为4.70mm,4.80mm和4.90mm。

2.实验方法

实验使用郎式箱,设置三个平行实验蜂群,每个蜂群均为5脾足框群势,每个蜂王为同一批人工育王成功交尾并稳定产卵28个自然日的新王。每个实验蜂群放3张巢脾。每个巢框采用3个不同房眼直径大小的实验巢础样本拼接为一个实验巢框。拼接后的实验巢框如图1所示。为避免不同规格巢础在巢框上的位置差异影响实验结果,故分别按4.7mm、4.8mm、4.9mm,4.8mm、4.7mm、4.9mm,4.7mm、4.9mm、4.8mm,不同排列组合的方式,拼接成3个整张的巢础框。拼接完成后,每个实验蜂群撤去1张子脾,随机置换为1张实验巢础框,让蜂群造脾,蜂王集中产卵,另留下2张蜜粉脾。所有的实验均在同一地点进行。

待工蜂建造巢房、新蜂王在巢房内产卵后20个自然日,将实验巢框从蜂群中取出,如图2所示,在实验室放置于37 ℃通风恒温培养箱内观察,工蜂出房后,马上用电子分析天平进行称重。每一个巢房直径规格,至少采集100只初生工蜂,测量其体重。

图1 不同样本拼接后的实验巢框

图2 封盖10天后的子脾(左)和恒温培养箱中的子脾(右)

二、实验结果

针对每一个巢房规格的实验样本,均收集大约100个刚出房工蜂的体重数据,每一个巢房规格总共的样本数量超过300个。4.70 mm规格的巢础,其工蜂初生重平均值最高,为0.09084 g;4.90 mm规格的巢础次之,0.08983g;4.80 mm规格的巢础工蜂初生重平均值最低,为0.08739g。

三、结论

尽管中蜂野生状态下的巢房直径大于目前大多数人工饲养的巢房直径,且对西方蜜蜂而言普遍的观点认为,一定范围内巢房直径在越大,其工蜂的个体就会越大,但是经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对中蜂而言,目前养蜂行业中大多数养蜂员使用的4.70 mm规格直径的巢础和市场上已经存在的4.90 mm规格的巢础,其工蜂初生重并没有显著性差异。鉴于野生状态下中蜂筑造的巢房直径就是4.90 mm,且自然状态下和人工饲养状态下工蜂发育过程相同,我们认为,目前大多数蜂农使用的4.70 mm规格直径的中蜂巢础,其工蜂个体大小与自然状态下的工蜂个体大小没有显著性差异。

同时我们发现,4.80 mm规格的巢础,其工蜂个体初生重显著低于4.70 mm和4.90 mm规格的巢础。虽然使用4.70mm和4.90 mm直径的巢础,中蜂工蜂初生重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利用4.90mm的中蜂蜂群,在实验期间蜂脾雄蜂房的数量远远高于4.70mm的中蜂蜂群,且巢脾很容易出现雄蜂房,即雄蜂房不规则地出现在巢脾上。在大流蜜期或者蜜蜂扩繁需要增强群势期间,这显然是不利的。同时,按照标准巢脾尺寸长41.5 cm、宽19.5cm计算,4.70mm巢房直径的巢脾,其巢房个数要比4.90mm规格的巢房个数多约200个,且工蜂初生重实测数值最大,市面上4.7mm的巢础也比较常见,因此,我们初步认为,4.70mm巢房直径的巢础,似乎整体上要比4.90mm巢房直径的巢础实用性更好一些。

四、讨论

虽然本试验结果4.7mm与4.9mm直径的巢房对工蜂初生重无显著差异,而两者与4.8mm巢房工蜂初生重差异显著,但4.8mm处于4.7到4.9mm的适宜阈值范围内,4.8mm巢房工蜂初生重与其他两尺寸的工蜂初生重差异显著,似乎在逻辑上说不过去。为此我们考虑是否因为巢础来源不同(4.7mm、4.9mm巢础为市售普通商品巢础,4.8mm巢础由福建张用新先生提供),其制作原料及工艺上存在差异,是否因此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此外,福建张用新先生曾经于2016年在福建进行过同样的试验,其所用巢础与我们实验使用的巢础一致,结果是工蜂初生重随巢房直径的增加而增大,与我们本次试验的结果有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对这一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研究,以期得出更为明确的结论。

猜你喜欢

工蜂中蜂蜂群
工蜂甲(上)
工蜂甲(下)
小保姆成长记
勤劳的工蜂
“蜂群”席卷天下
蜂群自组网双信道频率分集多址接入协议
中蜂保护与发展
中华蜜蜂
我国中华蜜蜂遗传资源现状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