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蜂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2019-01-03辛德树李树超李敬锁赵芝俊
辛德树 李树超 李敬锁 赵芝俊 │文
1 青岛农业大学,青岛 266109;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养蜂生产基地,荆条、枣花、洋槐、苹果、玉米、棉花等蜜源资源丰富,可承载200万群蜜蜂,每年吸纳外地蜜蜂50万群,是最早采用蜜蜂给果树、蔬菜等农作物进行授粉的地区。加强山东省蜂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分析各模式的优缺点,找出适宜的模式及其相应的优化对策,对促进山东省蜂产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山东省蜂产业发展现状
1.蜜蜂养殖整体规模较大
山东省是养蜂大省,蜜蜂存养量约占全国的4.7%。据山东省畜牧部门统计,截至2017年底山东省蜜蜂养殖户共5613户,户均养殖规模73.3群,存养总量共41.15万群,其中西蜂存养量38.07万群,占92.52%,中蜂存养量3.08万群,占7.48%。主要蜂产品为蜂蜜、蜂王浆、蜂胶和花粉,2017年产量分别为1.22万t、0.11万t、0.72万t、0.65万t,全省养蜂收入达到3.54亿元,户均6.3万元。
2.天然蜂蜜进出口数量较大
如表1所示,从进出口数量来看,2016年山东省进口蜂蜜1487t,出口9714t,2017年进口5667t,出口129274t,2017年进口数量是2016年的3.81倍,出口数量是2016年的13.31倍。如表2所示,从进出口价格来看,出口天然蜂蜜平均价格2016年为2.54美元,2017年为2.09美元。其中2017年6月价格最低平均为2.00美元,2016年4月价格最高为2.98美元,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出口蜂蜜价格有下降的趋势,2017年基本稳定在略高于2美元的水平。进口蜂蜜均价2016年为13.06美元,2017年为16.09美元。其中2016年9月价格最低平均为5.85美元,2017年6月价格最高平均为21.23美元,进口蜂蜜价格比较平稳,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表1 山东省2016~2017年天然蜂蜜进出口情况
表2 山东省2016~2017年天然蜂蜜进出口价格(单位:美元/kg)
3.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高
2017年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全省范围内销售的蜂产品共抽检了2020次,其中不合格56批次,不合格率为2.77%,合格率为97.23%,比2016年提高了1.76个百分点。2017年1~4季度抽检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2017年度山东省范围内销售的蜂产品质量比较稳定,处于较高水平,蜂产品质量稳中有升。
二、山东省蜂业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1.蜂农自产自销模式
该模式下,蜂农既从事蜜蜂养殖,又从事蜂产品销售,集蜜蜂的生产和销售于一体。蜂农销售蜂产品的方式主要是网上销售,部分蜂农也设有专门的蜂产品零售商店。其优点是:蜂农可以较好的控制蜂产品质量,创下良好口碑,吸引回头客,蜂产品的售价较高,一般可达到60~100元/kg,蜂农主要以零售价格出售自家产的蜂蜜,经济效益较高。缺点是:不利于扩大蜜蜂的养殖规模,蜂农一方面要从事养殖,另一方面还要负责销售,精力容易分散。蜂农自产自销的产品数量毕竟有限,一旦养殖规模扩大了,容易出现销售困境。因此,自产自销的养殖模式,适用于蜂农养殖规模较小的情况。
2.“蜂农+蜂产品企业”模式
“蜂农+蜂产品企业”模式是蜂农负责蜜蜂养殖,蜂产品直接销售给企业,蜂产品企业经过简单加工后销售。目前,山东省共有蜂产品企业72家,蜂产品企业的销售方式为:一是出口,蜂产品企业把收购的蜂蜜加工后出口。二是蜂产品企业注册商标,创立品牌,设立零售门店进行销售。其优点是:为蜂农解决了产品销售问题,给蜂农找到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蜂农可以专门从事蜜蜂养殖,有利于养殖技术的提高、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蜂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缺点是:蜂产品企业收购的产品价格偏低,远低于蜂蜜的一般零售价格。由于收购价格偏低,蜂农为追求经济效益,不愿生产成熟蜜,导致蜂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据山东海关数据,2017年山东省出口蜂蜜的平均价格仅为每千克略高于2美元。
3.“蜂农+养蜂合作社”模式
“蜂农+养蜂合作社”模式是蜂农负责蜜蜂养殖,养蜂合作社为蜂农做好相关服务,主要包括产前服务,蜂种、饲料、药品等的集中采购,产中的技术交流与指导,产后的蜂产品销售等。目前,山东养蜂合作社共有200家。其优点是:合作社为蜂农解决了从产前到产后的一系列问题,以较低价格集中采购蜂种、饲料等物品,可降低养殖成本。合作社作为养蜂技术推广的主体,通过技术交流与指导,可以提高蜂农的养殖技术水平。合作社统一收购蜂农所产蜂产品,经过滤、统一包装后直接出售,可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增加蜂农的收益。合作社利用熟人社会的信息透明及相互监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蜂产品质量。
表3 2017年山东省蜂产品抽检情况
缺点是:合作社由于自身资金的缺乏,开拓市场的能力不足,产品销售渠道不足。由于缺乏具有奉献精神的负责人,合作社为蜂农进一步提供更好服务的能力不足。尽管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利用熟人社会的信息透明及相互监督保证蜂产品质量,但在合作社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熟人社会不再存在时,可能存在一些机会主义行为,无法保证蜂产品质量,从而不利于打造蜂产品品牌。
4.“蜂农+养蜂合作社+蜂产品企业”模式
“蜂农+养蜂合作社+蜂产品企业”模式是蜂农负责养殖,养蜂合作社为蜂农提供各种服务,收购蜂农的蜂产品,再把产品销售给蜂产品企业。形成以蜂农为基础,合作社为依托,蜂产品企业为龙头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其优点是:该模式相对于“蜂农+蜂产品企业”模式而言,蜂农不是把产品直接卖给蜂产品企业,而是由养蜂合作社把产品卖给蜂产品企业。合作社的集中收购降低了蜂产品企业的交易费用,而且合作社因蜂产品数量多议价能力较强,可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蜂产品,增加蜂农的养蜂效益。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熟人社会及社员的相互监督提高产品质量,比蜂产品企业直接收购产品,质量更有保证。养蜂合作社与蜂产品企业合作,也为蜂产品找到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比单纯的“蜂农+养蜂合作社”模式更有优势。缺点是:该种模式依然无法解决当合作社规模扩大、熟人社会不再存在时蜂农的机会主义问题,蜂产品质量偏低的问题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三、山东省蜂业发展模式选择及优化
1.山东省蜂业发展模式选择
山东省蜂农养殖规模较小,户均73.3群,自产自销模式比较适合当前蜂业经济发展的形势,但随着养蜂机械化的发展,养蜂大户会越来越多,蜂产品的销路问题会越来越突出。通过上述养蜂发展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蜂农+蜂产品企业”模式和“蜂农+养蜂合作社”模式都存在比较突出的缺点,而“蜂农+养蜂合作社+蜂产品企业”模式兼有前2种模式的优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缺点,是未来山东省应该重点发展的产业模式。
2.“蜂农+养蜂合作社+蜂产品企业”模式的优化
由于“蜂农+养蜂合作社+蜂产品企业”模式,在合作社规模较大的情况下,难以避免蜂农的机会主义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蜂产品质量问题,还需对这种模式进行优化。
一是建立合作社与企业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养蜂合作社与蜂产品企业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合作社可以为蜂产品企业提供稳定的蜂产品,而蜂产品企业又为合作社、蜂农提供了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如果蜂农与养蜂合作社提供的原料不合格,必然会影响到蜂产品企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蜂农与合作社的利益,各方都应立足长远,注重长期利益,从而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通过蜂产品企业牵头或参与组建养蜂合作社,蜂产品企业每年可以根据企业效益情况,拿出一部分利润奖励给养蜂合作社,从而加强双方的利益关系。
二是控制养蜂合作社发展规模。合作社对蜂产品的质量控制主要来源于社员之间的熟人社会,相互之间非常了解,信息较为透明。但如果合作社规模太大,社员相互之间不了解,会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不能保障蜂产品质量。因此,为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必须控制养蜂合作社的规模。
三是建立退出机制。为保证蜂产品质量,合作社要加强对蜂农出售的蜂产品的检测,蜂产品企业也应加强对养蜂合作社出售的蜂产品的检测,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不能收购,同时制定处罚措施,甚至终止双方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