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2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1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科学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述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并采用中医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该门学科作为中医学的主干课程,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等多个学科知识,不仅为其他临床各科奠定基础,更是基础理论过渡到临床实践的桥梁,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改革研究从多方面进行,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研究,而教学方法中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中医思维与临床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从而使学生思维从理论向临床,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中医教学和临床实践的焕发出应有的活力。目前,《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若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认知、理解与掌握而忽略知识的运用与创新无异于舍本逐末。要学好这门课,基础知识的积累非常重要,更要学以致用,抛开“本本主义”,灵活运用所学实践临床。传统授课方式授课方式较为单一,刻板且乏味,“填鸭式”教学显然仅是纸上谈兵,无法实现从“纸上”到“躬行”的跳跃,难以培养出毕业后就能独立开诊的中医临床医师。因此,《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师应该要对该学科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探索及改革,力求寻找一种培养学生强就业力、强执行力的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尽快地适应临床工作。

1 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特点

案例教学法又名个案教学法、实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来源已久,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黄帝、歧伯、孔子及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等的启发式问答教学法,形成案例教学法的雏形[1]。上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率先使用案例教学法[2],该法一经使用便颇有成效,后在国际上逐渐风靡开来。我国教育界于20世纪80年代探讨案例教学法,该法教学基于案例,具有开放、互动等特点,遂在管理学、医学、法学等高应用型学科得以广泛采用[3]。目前案例教学法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中医内科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可认为是基于中医内科疾病典型案例并加以特殊化处理,使之更加适用于既定教学目的,通过学生思考、讨论,从而使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4]。该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临床思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以临床典型案例提出的问题为轴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传统的“授之以鱼”的教学方法,将“授之以渔”变得生动丰富。案例教学法很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这一直观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思考,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及学习思考的热情,使学生在快乐学习知识的同时对该疾病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及记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抛开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授课模式,转变为启发、引导学生,对自身理论知识的加强也是一种促进,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且该教学法强调了全程、全面、全互动,使得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学习过程,教与学在案例教学中紧密结合,师与生均获益满满。

2 中医内科学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中医内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开发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不亚于学习基础理论重要性。中医内科疾病病种多、范围广,学习难度较大,如何学习这门课程至关重要。临床带教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理论基础较为扎实,但临床操作能力及思辨分析能力较为薄弱,不能较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诊疗思路及相关流程尚不熟悉,达不到独立收治病人的效果。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应为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高分低能”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重理论而轻实践恰在临床上不过纸上谈兵,重实践而轻理论在收治病人时游若浮萍。因此在面对患者的时候,如何能够第一时间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至临床诊疗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诊疗思路,是每个中医生必须反复操练的关键。临床带教老师的人数及时间、场地均有限,不能够满足每个学生均深入临床学习,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临床典型病案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再现,案例教学法就此形成。老师不再是刻板地照本宣科实行填鸭式教学,而是把课堂主观能动性交给学生。基于上述案例教学法的长处及中医内科学的自身学科特点,是否可尝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呢?杨春晓[5]通过对60名中医专业的学生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在中医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度及上课的积极主动性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值得推广运用。郑峰等[6]通过对比福建中医药大学案例教学法班级及传统教学法班级,发现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有较好效果,提高了中医生临床思辨能力及整体素质,广受学生好评,值得应用推广。孙丽霞等[7]对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发现采用案例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知识运用效果更佳,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张永丽等[8]对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两个班级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发现,采用案例教学法的班级考评成绩及对上课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授课方法,证实案例教学法不仅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团队意识等综合能力有较大提高,且学生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及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也有不错的改善。孙杰[9]认为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具有充分条件,适合中医内科学的课程特点,但对授课教师有一定要求。

3 在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

3.1 课程团队组建及案例收集 根据案例教学法及中医内科学学科特点,案例教学法教学团队的教师一般要求中职及以上职称水平,不仅要具备一定授课经验,且要有临床工作经历。授课经验的丰富、临床工作经历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授课过程中的灵活及精彩程度。诚然,良好的医德、医风亦是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增光添彩的重要部分。团队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及试讲后合格者方可进行案例教学法授课。作为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案例的选择尤为重要。教学团队根据教学内容在充分参考教学大纲的前体下,对不同年级授课对象的整体知识掌握情况及实际水平进行评估,筛选出恰当的案例进行教学。教学案例一般选取临床上典型的常见、多发病种,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删减及增加使之更加符合当前教学内容。在学生逐渐适应后可增加一些临床非典型病案,如易于误诊、漏诊的病例,以增加学生深入探求知识、掌握知识的兴趣。当然,机械的讲授案例是很苍白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需恰当穿插当前所学内容及复习已学知识,并注意模拟诊疗过程中人文关怀的体现。最后,对符合相关标准的临床案例病进行汇总并送至教研室进一步审核保存待用。

3.2 课堂上学生病案讨论小组的建立 为保证课堂上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到病案讨论当中,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常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班级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组长一名,对所在小组成员的意见进行汇总发言,小组其他成员或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修改、反驳。每个小组成员不宜过少或过多,避免个别同学偷懒、逃避讨论过程、影响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3.3 案例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 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灵魂所在[10]。目前,常见案例教学法授课方式有两种。其一,教师将下节课需要讨论的案例提前发放给各小组组长,让同学们提前思考讨论,讨论结果在下次上课时首先进行讨论,教师在认真听取同学发言后收集大家的困惑或不妥之处,对该部分知识有侧重的进行教学,新知识教授完成后再次回顾讨论案例,进一步答疑、纠错、延伸,加深同学们对该病的印象。其二,教师首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在同学们普遍熟悉、掌握该部分基础理论后引入案例,在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总结该病案疾病特点、诊断依据,并进行初步拟定诊疗方案,教师最后进行点评。不论以上哪种方法,授课老师及学生均需进行最终的总结回顾,以发现授课过程的优缺点、诊疗思路的培养及相关知识的运用,并表扬较好的同学或小组,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及发言。

综上,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具有必要且充分的条件,值得推广使用。在实施过程中依旧需要总结经验、不足,以进一步完善是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中的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科学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