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8-01-21周亚平
周亚平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人民医院肛肠科,辽宁 营口 115009)
肛裂是一种由慢性感染性溃疡引起的临床常见肛肠科疾病,病情迁延难愈,陈旧性肛裂临床发病率较高。陈旧性肛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了患者的工作质量、生活质量等[1]。为减轻陈旧性肛裂对患者的负面影响,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我方医院收治的48例陈旧性肛裂的患者采用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另24例患者采取肛裂切除术,研究结果表明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可使患者的创面愈合速度加快,改善疼痛难忍的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研究资料: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我方医院收治的48例陈旧性肛裂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选取24例患者进行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4例患者采用肛裂切除术作为对照组。观察组24位患者中包括男13例,女11例,患者年龄19.7~61.8岁,平均年龄(35.24±16.29)岁。对照组24例患者包括男12例,女12例,患者年龄19.9~61.1岁,平均年龄(34.43±16.24)岁。两组48例患者年龄区间、性别组成、肛裂分期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肛裂切除术,应用肛裂切除术,哨兵痣等统一切除。通过锐性分离皮下纤维化组织并切断内括约肌下端。观察组24例患者采取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方式治疗,扩肛将伤口扩大后标记创面范围。牵拉肛裂皮瓣并将肛裂处三角形皮肤切除。将其切除到齿线后切除皮片。切开内括约肌纤维以及处理外括约肌肌术。游离皮瓣后通过切断内括约肌松解肛门。切开皮片、固定黏膜、深度分离、充分下移黏膜、暴露内括约肌、外固定。
1.3 观察指标:统计48例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两组48例患者的创面疼痛消失时间,记录患者的水肿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中出血量对比:对照组24例患者术中水肿消失时间为(13.79±2.29)d,观察组术中水肿消失时间(7.38±1.88)d,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t=17.434,P=0.000)。
2.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对照组24例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1.26±2.33)d,观察组24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16.91±1.77)d,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11.034,P=0.000)。
2.3 两组疼痛消失时间对比:观察组24例患者疼痛消失时间为(5.39±1.78)d,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11.29±2.12),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19.541,P=0.000)。
3 讨 论
陈旧性肛裂是由于反复感染或者外伤导致的常见型肛裂疾病。陈旧性肛裂通过保守治疗收益不大,患者疼痛难忍,患者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医治来缓解痛苦。
临床手术方法较多,其中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的疗效显著受到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符合了当代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具有微创化的特点,首先以减少创伤、缩短疗程为基本手段,利用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可有效降低创面愈合时间和促进水肿消除,其次以提高疗效、根治肛裂为主要目的,通过微创化的术式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进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并且对肛管等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降到最低[2]。国外有关研究表明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创伤范围的缩小可避免术后粪便感染的概率,创面愈合干扰因素减少有利于创面愈合,且弹性良好,可有效降低肛裂再次复发的概率。肛门部有较多的神经末梢,对痛觉较为敏锐,往往术后会因换药以及炎症等刺激造成患者疼痛感加剧,利用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可通过利用直肠黏膜覆盖肛裂创面将炎性反应、手术创伤围等缩小到一定范围[3-4]。本次研究利用了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有效促进了创面愈合,使水肿消退和疼痛缓解时间大大提前,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了陈旧性肛裂可通过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获得满意疗效。
综上所述,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治疗陈旧性肛裂后创面愈合较好,可防止感染,有利于疼痛消失、水肿减退,降低内括约肌痉挛,值得重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