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在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2018-01-21张成功
张成功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畜牧兽医服务站,733000)
畜禽病毒性疾病是严重危害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一类传染性疾病,不但能够造成动物大批量死亡,还会对畜禽产品的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给养殖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一些病毒还会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类,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研究深入,很多病毒性疾病的相关疫苗被研制出来,但是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传统西药治疗和防治效果越来越差。本文作者就提高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效果进行综述分析,供同行参考。
1 中兽医在畜禽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中应用价值分析
1.1 中兽医理论和现代动物免疫理念存在一定联系性
中兽医经典理论指出畜禽健康生长需要正气的支撑,畜禽脏腑、气血功能正常才能抵御外界邪气的侵袭,调节体内阴阳平衡。理论中指出邪气即为外界的疫疠、六淫之气,当畜禽机体正气不足,就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衡,外界邪气侵入诱发机体患病。而现代医学领域认为,畜禽机体内的脏器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具备防御、监视和自我修复功能,能够有效抵御外界致病菌的侵入,这方面理论研究和中兽医经典正气理论基本吻合。畜禽机体内自我稳定功能的发挥能够有效抵御和清除体内存在的抗原,降低外来致病因素对畜禽机体产生的危害,同时还能够调整体内循环,分泌相应的免疫抗体,维持机体免疫平衡。这和中兽医医学体系正气维持阴阳平衡的理论观点基本一致,这些相似性都为中兽医在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2 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过程中中兽医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随着现代兽医学领域对病毒性疾病的研究力度不断深入,对诱发机体系统损害的致病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目前还无法全面揭示其中原因。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在防治过程中如果单一采用免疫促进剂或者免疫抑制剂对畜禽进行治疗,难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实际病毒性疾病免疫注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看到免疫失败的案例,而中兽医在进行畜禽病毒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将免疫促进剂、抑制剂和免疫调节综合运用其中,最大限度的对畜禽动物机体免疫系统进行调节,最终提高畜禽动物的机体免疫力。例如在病毒性疾病预防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甘草、黄芪等中草药,甘草中的甘草酸苷和黄芪多糖成分能够对动物机体产生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而且这种调节往往都是双向的。而黄连、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对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过程中中兽医尤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2 中草药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药理研究
中兽医对畜禽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往往用“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组合疗法。从现代研究来看,中草药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中草药对病毒的直接抑杀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中兽医学治病,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根据“治病求本”的观点,提出了“扶正祛邪”“扶正固本”等基本治疗原则,有些中草药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如补益药中的党参、熟地、肉桂、麦冬、玄参、石斛、沙参等。其作用机理是:有些药物中的生物多糖能激活T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些中药中的植物凝集素可使淋巴细胞及其它白细胞总数升高,促进T细胞分裂、繁殖;作用于核酸(DNA)和环核苷酸系统(cAMP/cGMP)以提高降低的免疫功能。另外,清热解毒药中的白花蛇舌草、黄芩、黄连、鱼腥草;活血化瘀药中的川芎、红花、丹参等也有免疫促进作用。这些中草药能通过提高机体的防御功能,从而使机体达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作用。当畜禽机体免疫功能亢进,出现过高的免疫反应时,会造成机体损伤而致免疫性疾病。有些中草药及复方能清除抗原或抑制机体,或抑制活性细胞的产生,从而达到抑制免疫反应,使之趋于正常,达到“阴阳平衡”。抑制免疫反应的中药如荆芥、防风、桑叶、麻黄、枳壳、苍术、蒲公英、丹皮、乳香、没药、斑螯、蟾酥等以及某些复方如桂枝汤、荆防败毒散、黄连解毒汤等均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此外,不少中草药和复方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3 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过程中中兽医具体应用
3.1 中兽医在家禽病毒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在家禽养殖过程中,新城疫、禽流感和肾形传支已经成为威胁鸡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常见病毒性疾病,这些疾病的往往防治难度较大,一旦发生将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新城疫、禽流感和肾形传支等病毒性疾病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呼吸道症状,体温升高。在《黄帝内经》中,这些疾病都被定义为疠和瘟,都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瘟疫有两种含义,其一就是瘟疫,因为瘟疫以温热性质居多,所以凡说瘟疫就是指温热性质的疫;其二仅指温热性质的疫,因疫不只有温热性的,还有寒性的。因此,针对这些病毒性疾病下需要辨证施治,采用促进体液免疫细胞生产能,诱导干扰素产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其中常用中药有黄芪,淫羊藿,仙茅,菟丝子,红豆,绿豆,黑豆,桑枝,地丁,蒲公英,其能够促进体液免疫细胞产生。而黄芪,海藻,青蒿,白芍,红花,桑白皮,当归,白芷,艾叶,花粉,吴茱萸能够促进机体产生相应病毒的干扰素。常用的板蓝根,大青叶,一枝黄花,贯众,射干,山豆根,虎杖,黄芩,大黄具有清热解毒,抗流感的作用。结合上不同病毒性疾病,配伍不同的药物,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经济损失有着很大帮助。
3.2 在牛羊猪病毒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最近几年,随着牛、羊、猪养殖产业不断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各种病毒性疾病呈现高发趋势,由于这些动物体型较大,前期经济成本投入高,一旦发病,将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最近几年。牛羊猪口蹄疫、羊痘、蓝耳病、小反刍兽疫症等病毒性疾病呈现高发趋势,尤其是口蹄疫疾病,O型口蹄疫免疫效率越来越低,传统药物防治难度较大,治疗时间长,费用高。而利用中兽医防治能够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通过最近几年实践发现,使用贯众200g、白花蛇舌草 200g、板蓝根 200g、金银花 100g、黄芪、黄芩各 200g、党参 100g、薄荷、荆芥各 300g、连翘、当归、甘草各100g对防治某些病毒性疫病有着很好的效果,如有报道证明该组方对疱疹病毒感染治疗有效率为92%。此外,使用黄柏45g、黄连3g、黄芪6g、栀子6g,水煎灌服防治羊痘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随着中兽医在畜禽疫病防治中研究不断深入,我国中医中药领域的应用价值将会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在未来势必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