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鹿原》中黑娃形象看陈忠实对文化冲突的描写与阐释
2018-01-20于泠泠
于泠泠
【摘要】陈忠实的《白鹿原》讲述了20世纪初关中平原上两大家族祖孙三代之间恩怨情仇的故事,借此展示了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冲突在小人物的人生抉择与命运中的深层体现。本文拟通过梳理主人公之一——黑娃的人格发展演变历程,分析陈忠实在小说作品中所蕴含的对社会大事件背后小人物命运的思索,并尝试对其独特文化冲突描写与阐释方式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白鹿原》 黑娃 文化冲突描写与阐释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227-02
陈忠实在《白鹿原》开篇引用了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在书中,他通过对日常生活、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等内容的细致描写,构建了白鹿原这样一个既富有乡土气息同时又体现着时代巨变的文化环境,体现了深具理性思考的“负重的民族秘史”。全书中,作者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个人,并通过他们各自的文化人格发展演绎着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冲突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本文中我们将以黑娃为例做一简要分析。
黑娃是长工鹿三的儿子,从小能干。在族长白嘉轩的资助下进了学堂,他却因为生活上与白鹿原上流社会相比的巨大落差而与白、鹿兄弟相疏远。生活的贫困激起了少年的自尊,在遇见同样处于弱势地位的田小娥时,这份自尊让他对小娥产生了强烈的爱与同情,因而不堪引诱,与之苟且并带她到了白鹿原。此时已充满希望的生活在随之到来的革命烈火之中极具膨胀。黑娃参加了革命,与以往贫穷的毫无地位和话语权的“苦日子”不同,他体会到了革命带来的威严与权力,但转而到来的革命失败却复又将他跌进谷底。加入土匪队伍让他看尽生死,当小娥、大拇指的死接连向他袭来时,更是逼出了黑娃生命中所有的恶。这时,时局的变化又迫使他为土匪兄弟们作出选择,归附保安团。他保持着戒心,并终于在婚事上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转变与回归——选择了代表儒家文化的秀才女儿。
《白鹿原》中,作者主要塑造了三类人:以白嘉轩、朱先生为代表维护封建宗教仁义的传统文化人格,以百灵、鹿兆鹏为代表的追求自由平等与自我价值的现代文化人格以及以黑娃、田小娥为代表的模糊、过渡型文化人格。之所以选择黑娃来进行分析,是因为黑娃與田小娥没有经过传统知识的熏陶与教育,他们的生命中更洋溢着一种不受拘束的野性、原始的欲望与力量,因而在文化冲突方面的体现也更为突出和明显。
不论是做土匪时向装冰糖的铁桶撒尿还是离家去很远的郭举人家做长工,在黑娃身上最先体现出的,是传统封建文化内部的矛盾冲突,是底层劳动阶级人民与代表着文化正统的封建大家长的矛盾。作者似乎是希望从黑娃的反抗来促使人们反观鹿三、仙草等人对封建大家长的无条件顺从与依附,进一步也即白嘉轩对于以《乡约》为代表的传统封建仁义礼教的依顺与归附。因而我们说,《白鹿原》之最难得,在于作者在关注政治风云变幻对人物生活性格影响的同时,不忘挖掘恒定的古老文化氛围自身所存在的矛盾冲突与裂变,并且勇于将这种留恋与破败一一铺展开来展现给人们看,把“作为历史的真实活脱脱地呈现给作为读者的后来人,令其品味昨日,审度今朝,透析明天……显示出了《白鹿原》的史诗价值”[1],也使得这本书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对田小娥不顾一切的爱与追求,则体现了接受现代文化熏陶的黑娃对自由平等、人的自然欲望的肯定与追求。小娥被郭举人休了回家的时候,黑娃把小娥接回了白鹿原;小娥遭到反对不能住进村子里,他就与之一起住到村外的破窑里去。种种选择体现出了他对爱情疯狂的、不惜成本的、不顾一切的执着,展现了新道德与旧道德、天理与人欲的激烈冲突,同时也是现代文化与封建宗教文化的冲突,引人深思。
由麦客到白狼、到革命军,继而再到土匪、到营长,作者聚焦在黑娃身上的目光,其实更多是有着对政治事件本身审视的意味的。对于政治风云到来的文化冲突,作者在政治立场之外倾注了最多关注的,却是以黑娃为代表的普通劳动人民在政治风云斗争中的命运起伏。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政治大事件的处理与柳青一代人的文学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再是以一种热情的歌颂、赞扬的目光与口吻,而代替以更冷静的思考和审视。这也是陈忠实本人所提到的,对柳青创作思路的一种剥离。
然而,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的是,作家在写作过程中试图构建理想的中国文化,突出体现历史表层下潜在的文化因素及深层意识对生命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之大,也存在其不合理的因素。最为突出的体现在于,黑娃当了营长后,看到端庄大方贤良淑德的秀才女儿便立即产生对昔日爱人田小娥的厌恶,这是极端刻意的编排,是不符合人物文化人格发展演变逻辑的,如孙绍振所说,“它(《白鹿原》)的失败就在于它的概念化、人格理想化”[2],而显然,过于理想化的人格,也是很难为读者所接受的。要知道,历史文化的土壤深深的体现在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中,主要体现为日常精神选择的普遍性,作者试图通过黑娃在特殊时期的快速转变来说明传统文化土壤的深刻影响,却忽视了小娥是黑娃生命中第一个女人以及第一抹带来生命希望的存在,这是没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