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有效性制度探究

2018-01-20王建伟王鹏张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52期
关键词:入学教育高校

王建伟 王鹏 张阳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开启大学生活的第一课,是学生了解和逐步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起点。随着95后、甚至00后进入校园,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本文从加强入学教育的有效性出发,分析高校入学教育的现状和原因,探究提高入学教育有效性的新途径,为高校入学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 入学教育 长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205-02

一、新生入学教育的有益创新

为了提高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很多高校和学者将95后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从思想观念、生活经验、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研究,相应的调整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创新,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

从教育内容上看,除了常规的开学典礼、军事技能训练、校史校情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学生管理规定之外,新增了思想引领的入党启蒙教育、防诈骗防传销的安全教育、关注未来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测试等等。从形式上看,除了沿袭固有的专家讲座、名人座谈等等,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加强同辈教育,用优秀学长学姐的生动事迹、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影响学生。从媒介上看,除了面对面的讲座、开会,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平台的宣传优势,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全方位的开展入学教育。可以说,入学教育的改革,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及努力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的新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最初的内容单一、形式单调的入学教育,逐渐转变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大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入学教育应与时俱进,持续提高对新生入学教育的关注程度,积极探索新方法,将学生的所思所想纳入到教育的全过程。但是除了内容形式,入学教育在教育理念、学校特色、培养目标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空间,这些问题也势必会在00后进入大学校园中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时提出新的挑战。

1.时间相对集中、教育效果缺乏连续性

大部分高校的入学教育安排是在迎新之后、军训开始之前,由于受到相关安排的影响,除了军训,集中的入学教育通常10天之内完成,有的学校甚至只有3~5天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要覆盖多方面的内容,其效果显然是不能保证的。学生还没来记得消化吸收当天的教育内容,就又要去接受新的知识,入学教育像在赶场。此外,除了学校整体安排,各个学院也会安排专业学习、学生组织招新等相关活动,大量活动和安排扎堆在短短的幾天之内,很难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有时候连最简单的知晓也没有办法实现,更没有办法从心理上好好的融入,入学教育与高校后续教育产生脱节。

大部分新生进入大学之后,都面临重新适应一个新的环境,这本身就需要经历较为漫长的时间去进行心理适应和认知重建,而95后的学生自身的适应力和调整力还不足,短暂而集中的入学教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反而会增加他们内心的压力和迷茫,出现情绪波动。

2.内容纷杂繁多、教育内容缺乏层次性

目前高校入学教育的内容安排大多采用的“填空”形式,哪个部门需要讲一讲就安排一下,只要学生有空就可以安排进去。从学校的发展历程到学生的规章制度,从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系统使用到保卫处的安全教育,从学生的选课系统到心理安全知识讲座,从学院辅导员团队到学生组织历年活动介绍,种种安排一窝蜂的呈现在新生面前。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有些了解的并不全面也不够深入,当他们真正需要选课或者借阅图书时,依然会面对许多具体的问题不知如何解决和应对。同学们有一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感觉,内容零散没有联系,缺乏规划和层次,学校理念不突出。

3.结构零散混乱,缺乏系统性

入学教育应该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集中安排,是一个适应教育,更是对于大学生活开启的启蒙教育,需要多部门支持、全员配合。而事实上,参与最多的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最前线的教师及辅导员,而与专业学科的老师参与极少,有事就是一次专业介绍之后就看不到了。这直接导致了入学教育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缺乏,入学教育常常陷入尴尬境地,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在组织的统一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上有所进步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我国入学教育在教育理念、组织运行、监督评估、安排的合理性上仍然存在亟待改进的诸多方面。

1.对于教育规律的认识不深,教育理念缺乏

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关键开始。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教书育人的规律就是要循序渐进、润物无声,在教育的同时传达理念,影响学生;学生成长的规律就是有阶段性和顺序性,同时也有不均衡性和个性化,总而言之,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通过不断的探索,立德树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始受到普遍认可,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践成果还不是很丰富,离依据学生特点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教育还有一段距离。忽视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还是以单向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进行入学教育、扎堆赶场的安排活动和讲座、简述内容千篇一律、追求短平快的完成工作的想法等等,这样的入学教育只会让新生在整个入学教育过程中感到疲惫和被动,最后变成只是出席、去了就玩手机的机械应付,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也无从谈起。对于教育规律的认知不清,入学教育理念尚未完全确立,导致入学教育缺乏指导思想,未能贴近新生实际,直接影响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同时,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群体特点变化也越来越快,随着95年出生的学生陆续毕业走出校园,00后群体即将进入大学校园,对于入学教育对象的预先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

2.对于入学教育的重视不足,系统组织欠缺

就重要程度而言,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涉及学校各个部门的系统性工作,需要高校党政部门牵头统一部署、周密规划,需要各个部门及相关人员密切配合、落实工作。同时,教育者应该站在更高层面考虑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大学生四年学习生活的重要开始,和后续的学习生活是统一而不是分割开的,是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部分,而不是相对独立的一项工作,只有发挥好入学教育在高中到大学之间的衔接作用,帮助学生有阶段性的实现身份转变,才能实现学校的培养教育目标。而实际情况更多的是,入学教育多集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入学教育之后就是正常的教学,中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过渡;同时,新生工作涉及涉及学校教务、财务、学工、保卫、后勤等多个部门,在具体实施环节上经常存在部门交叉、相互衔接的工作需要,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最终造成入学教育时效性低、学生主动性低等一系列后果;再者,缺乏入学教育监督反馈体系,对于工作开展的效果没有定量的分析,不利于今后的改进和完善。

四、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建立的对策

1.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入学教育作用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重要衔接环节,尤其是在从高中的被迫“应试教育”到大学的主动“自我教育”转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整体的培养教育方案中,入学教育应该和正常的教学活动一样,应列入教学计划中,不应该是单独拿出来、和其他的教学安排分开,甚至应该从人力、师资、时间上进行保障,预留出定一定的时间,将入学教育细化制度化,这关系到学校后续的人才教育培养是否能切实有效。从组织协调上看,入学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除了需要充足的人力、资金、技术支持,更需要将其制度化,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证在新生入学教育出现情况和问题有领导能管,有领导负责;完善校、院建立两级联动机制,明确职责、充分调动资源、合理协调分工。院系成立针对新生入学教育的专职人员或者团队,结合学院特色、专业要求,开展学院情况、专业知识教育。多部门齐抓共管,保证信息准确畅通,实现入学教育阶段内的各项措施合理、有序的开展。

2.研究教育规律,归回以学生为本

入学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在入学教育中应该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尊重新生的心理变化、个体差异、遵循受教育者的实际和需要,想学生所需、做学生做缺,回归以生为本、为新生服务的教育理念。

(1)避免“入学教育周”,将时间向前向后延伸,做好时间安排

入学教育从时间上来说,应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入学教育,就是只新生在入校后,从办理入学手续开始,按照学校和学院安排,进行的一系列了解相关信息的活动和安排。而广义的入学教育应该是为了帮助一个学生成功的从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心理、专业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有先后顺序、逐渐深入的教育活动。而实践经验证明,只将入学教育作为一个短期安排,学生受到教育的有效性不高。

學生的大学生活,其实从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入学教育工作要提前部署,最好在招生录取阶段就开始。有的学校给新生寄录取通书时,还附带上一封校长寄语,拉近新生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有的学校还附带“新生辅导员有话说”的一封信,拉近新生与辅导员的心理距离,便于后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取消“一视同仁”,教育内容有先有后,系统内容规划

新生入校后,不能对新生进行“填鸭式”的讲座或者课程安排,要结合新生的思想特点和实际需求,循序渐进地开展入学教育工作。一般新生进校后首要解决的是适应问题,就是如何在大学校园中完成基本的生活,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学生班主任、班导师以班会、集体活动、校园游等方式,解决新生初入校园不熟悉、不习惯、不适应的情况,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的生活,毕竟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大学之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

3.协调多方力量,全员全方位育人

(1)利用新媒体拉近和新生的距离

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成长95后以及00后的新生,他们从小习惯于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表现自我,利用新媒体和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就成为入学教育的重要前奏。一方面,需要在暑假期间提前做好迎新工作的版块,在正式开学之前,通过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QQ等)使学生提前感受学校的热烈氛围,同时加强互动性,为新生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建立新生互动的交流平台,利用微信、QQ、微博等讨论组、讨论群、班级校友群的圈子,为新生交流提供平台,把入学教育的部分内容先引入谈话中,方便学生在入校之后尽快适应校园环境,同时也可以锻炼新生人际沟通的能力

(2)发挥学生社团和团队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开展新生工作,除了班导师队伍,很多高校也实施学生班主任制度,即推荐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作为新生班级的学生班主任,发挥和新生年龄相近、便于沟通的优势,同时也是作为班导师和新生之间的桥梁。入学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班主任的作用,一方面作为教育活动的间接组织者,同时也是教育内容的初级检验者,通过他们适当调整教育的内容或者方式,以适应新生的需求和特点,提高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除此之外,很多学生社团会在入学教育期间进行组织宣传或者主题宣讲,以及优秀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会,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同辈教育,将入学教育的内容和相关的宣讲相结合,潜移默化将入学教育渗透在新生所进行的活动中,避免学生反感情绪,使入学教育切实有效。不论是学生班主任还是学生社团,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培养的能力,增强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入学教育是一个细致入微的系统工程,事关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我们应该加大对受教育群体特点和需求的调研,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构建全面、系统、长效的入学教育体系,在提高多样性的同时推进入学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探索入脑入心的入学教育内容和方法,使新生们能够顺利地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朝着一流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 李霞,徐媛 .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43-45.

[2] 庆承松,陈发祥. 澳大利亚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 [J]. 中国地质教育,2007(3):34-38.

[3] 徐晓泽,刘伟.团体咨询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2,25( 5) : 46-48

作者简介:王建伟(1983年-),女,汉族,山西。讲师,博士研究生,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思想政治方向。

猜你喜欢

入学教育高校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专学生管理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图书馆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