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候界线的教学误区及界线应用价值初探

2018-01-20黄翔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52期
关键词:时间误区空间

【摘要】在高中地理涉及气候界线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对于气候界线本身所具有的空间和时间特性理解不足,从空间角度,教师常忽略气候界线在空间上具有的过渡性特征,过分强调其分界的绝对性;忽略气候界线空间分布本身包含的地理信息的丰富性,没有充分挖掘气候界线的地理价值。从时间角度,教师常忽略在选题选材中地理界线的时间信度和地理界线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可变性价值研究。地理是时空的科学,更好的关注地理界线的时空特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整体性思维,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关键词】气候界线 误区 空间 时间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177-02

一、气候界线在地理教学中的误区

1.忽略了气候界线的空间意义

(1)过分强调气候界线的空间绝对性

教师常常将不同的气候界线作为气候划分的绝对的边界线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加以记忆,如在讲到三圈环流形成的各气候的分布时,常常以10°、20°(23°26′)、30°、40°、60°几个纬度作为严格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以及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界线,甚至在命制的诸多试题中常见在没有任何降水、气温指标对照的情况下考察学生对于纬度8°、39°等区域的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等气候类型的判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需教条的按照上述纬度指标划分标准进行对照即可,让学生记忆这个标准,学生会缺乏一种气候渐变、界线具有过渡性特点的基本认知。

(2)忽略了气候界线的空间分布价值

阐明地理界线,是解释地理成因和揭示地理规律的先决条件,也是形成科学的、准确的地理分布知识的重要内容[1-3]。气候界线本身的分布就是多种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分布的空间位置,自然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而教师往往更重视界线在哪里,而忽略了它为什么在这里,即缺乏对空间分布背后的大量地理信息的提取。

2.忽略了气候界线的时间意义

(1)忽视气候界线所具有的时间信度:

气候本身就具有时间性,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衡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上具有稳定性[4],而气候界线是在气候指征的基础上划定的,所以同样具有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上的稳定性。在教学和试题的命制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误区:教师(命题者)用某一短暂时间内的气象气候指标让学生对照气候分界线进行气候判读,这是误区。我们使用的气候指标跨越的时间尺度越长,信度自然越高,反之使用较短的时间尺度(诸如一年或两年)进行气候的判定,则信度太低。

(2)过分强调界线的时间尺度上的稳定性,忽略了界线随时间变化的价值利用

一切地理事实、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地理表现,既包括了在空间上的性质,又包括着时间上的性质[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看重气候界线的空间特性,很少关注其存在的时间性,只看重气候界线在一定时间的一成不变性,没有很好的向学生展示界线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空间位置的波动变化,学生通过了解气候界线随时间的不断变化并且加以探究,可以更好的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也有助于养成学生从时空角度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性地理思维。

二、气候界线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1.重视气候界线本身的空间意义

(1)气候界线空间分布的利用

气候界线是在单一或多种地理指标的基础上划定的,不同的指标划定有不同的气候界线,但无论哪一类气候界线,了解和分析其空间分布与走向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气候与其余各地理要素(特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性思维能力。

以我国1月均温0℃等温线为例这条等温线界线在秦岭-淮河段的空间分布并非完全与纬线平行,秦岭处纬度高于淮河处,意味着秦岭山脉对于冬季风的削减作用显著,而淮河流域则相对受冷空气影响更明显。同样,再对比日本处分布的1月均温0℃等温线,其分布纬度则又更高(约35°N),是因为日本的海洋性显著,冬季气温较我国同纬度更高。而1月均温0℃等温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呈东北-西南走向,大致与青藏东缘山地走向一致,则又表明青藏高原的地形(海拔)则又是该区域等温线走向变化的重要影响要素。

(2)不同划定标准下不同气候界线空间分异可作对照

划定标准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类型的气候界线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会有所不同,但这些不同当中又都能找到相互的地理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地理要素划定下的气候界线,既可以引导學生寻找彼此之间的相同因素也可以分析彼此形成差异的原因。

比如在以我国降水量为标准划定的等降水量等值线图中加入我国气候干湿带图对比:我国干湿带界线与我国等降水量分布800mm、400mm部分位置接近,但又并非完全重合,表明除降水要素为干湿带的重要划分要素外,干湿带最终的划定还与其他地理要素相关,如蒸发要素。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界线的差异加以引导,如让学生再找出几处类似的区域,并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当然,我们也可在教学中作不同因素的相关性探究,如引导学生比较降水界线与干湿界线的分布位置、走向等,寻找多种气候界线间的关联性。

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加深对不同气候界线的划分标准、影响因子、相似性和差异性等的认知,从而更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气候的有关知识[6]。

2.重视气候界线的空间过渡意义

我们以天津卷的一道试题来说明:

分别比较a,b城市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

分析与反思:从两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可知,两地均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但a城市无论年均温、年降水总量与雨季时长均小于b城市。再看两地纬度位置分布可知,两地均在20°S(或23°26′S)附近,通过气候界线定气候分布可知,本题可对应热带草原与热带沙漠两类气候,b城市纬度较a城市更低,考虑两地纬度所对应的气压带风带并参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最有可能受到赤道低气压、东南信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那么很快就可得出b城市受副高影响时间更长,a城市受赤道低气压影响时间更长的结论。本题的20°S(或23°26′S)并非用以直接判读气候类型,更多的体现的是气候的过渡特性。

教师在教学中并不需要特定的去强调划定的气候界线上的气候类型,而需要向学生说明气候界线的划定是为了让我们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我们需要学生掌握该界线区分了哪些气候,并且说明无论是气候界线还是界线两侧的不同的气候类型均属于自然地理要素过渡变化的结果,不存在一种气候向另一种气候的突变现象。

3.重视气候界线的时间意义

(1)重视选取材料的时间信度

(原创题)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城市,市区内某河流岸边一水文监测点绘制的不同年份地下水水位高程折线图与该市2001~2008年降水柱状图17% [7-9],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小于15米,城区各处起伏和缓,相对高差小。

分析与反思:很多同学可能第一反应是通过降水量的大小直接判读城市所属区域,2001、2007、2008年三年降水量均大于800毫米,而余下各年份该城市降水量均不足800毫米,甚至02年降水仅600毫米左右,那么该城究竟是在秦岭-淮河线以南还是以北呢,单凭某一年降水我们无法判定。这里提醒我们,单一或者少数几个年份的降水作为区域判定的依据显然信度是较低的。此题我们可以先通过降水计算连续8年该城市的统计平均降水量,可以发现降水量是接近(略低于)800毫米的,并且虽然不同年份降水量完全不同,但其降水值范围始终围绕800毫米这个参照标准在小幅度摆动,又由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是依据不同区域多年降水量所取平均值最终划定,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该城市很可能就在秦岭-淮河界线附近(当然该城市给出的降水年份越多,我们的判断就越准确),可以排除掉选项A和B,再者看地下水高程(海拔)多在约480米,考虑材料所给的埋深的条件,那么该地的海拔至少也是大于480米的,最后材料当中提及城区内部高程差小,那么该城市整体海拔也在480米之上,那么排除D,答案为C。

教师在选取材料用以讲解或考查涉及气候界线的划分指标的内容时,材料需满足一定尺度的时间信度,否则可能造成对学生的认知误导。即便是选取一些时间信度不够的数据,也请老师们从多种角度选取多种指标,多方面加以互证,去伪存真。

(2)运用气候界线随时间的可变性,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因子的思考和探究

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安徽卷)

从上图可以判断,较之于1959~1969年的1月0℃等溫线,2000~2009年等温线的空间分布偏北,则表明2000~2009年该地1月气温均值偏高,因为时间尺度不长,因此我们可以排除内力作用引起的山岳变化所导致的大气环流的变化,高中阶段我们更多想到的可能是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全球变暖现象,由于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短时间内被打破而发生的气候变暖、气温整体升高的现象。若是将上图的时间尺度再扩大,扩大到百万年乃至千万年和亿年的尺度,我们也会发现该地区的气温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那么原因就更复杂多样了,如冰期间冰期所导致的气温波动变化、秦岭的隆升作用改变了大气环流的影响强度和范围而导致的气温变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对于东亚季风气候的强度影响所导致的气温变化等等。教师均可以通过补充适当的材料加以引导,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和地理探究能力。

三、结语

地理界线包罗万象,而气候界线仅是庞杂的地理界线中的一份子,见微知著,师生需要正确的把握各地理界线的本质,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地理基本事实,用地理原理和地理方法去剖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春芬. 地理学的传统与近今发展[J]. 地理学报,1982, 37(1).

[2] 李万.中国景观区划初步研究[J]. 地理科学,1982, 2(4).

[3] Hettner,A.王兰生译: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M]. 北京:南商务印书馆,1983: 135.

[4] 李双成等.中国气候系统复杂性及其地域差异[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8, 5(2).

作者简介:黄翔(1989.09-),男,汉族,籍贯:四川资阳,学历:本科,单位:四川省什邡中学,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时间误区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时间消灭空间?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