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课堂结尾”有效性的缺失及对策的思考
2018-01-20钟玲芳
钟玲芳
【摘要】如何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结尾,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本课题针对不同的数学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同时考虑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出与之适应的结尾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结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169-02
一、现状分析
精彩的“开课”能引人入境,僵化的结尾却常常给人一种“假、大、空”的感觉。有时候由于教师的疏忽,数学课堂结尾出现“败笔”也是常有之事,通过课堂观察与实践,笔者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种有效性缺失的课堂结尾现象:
1.有名无实的“质疑”
很多教师喜欢把“质疑问难”作为数学课的结尾,这原本是个非常好的创意,但由于时常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的层面上,长此以往,“学生提问”就越来越少,此环节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发展。
2.略带炫耀的“拓展”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安排部分拓展题让学生“攀高”是教师惯用的手段,若“展示”太多、“训练”时间太长,初听起来觉得有新意、有坡度,但从本节课“双基”的目标落实情况来看,确有“作秀”之嫌,课的结尾显得“炫”,且事倍功半。
3.过于宽泛的“开放”
在“开放式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开放性题目笔者认为是非常有益的,但一定要把握开放的度。很多时候,教师虽注意了答案的开放性,但没有把握适当的“度”,因而达不到课堂结尾的最佳设计效果。
二、对策剖析
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在课堂上讲解得当,还应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去回答、解决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从课内扩展到课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临下课前的几分钟就是课堂的“关键时机”。好好设计课堂结尾,让它走出低效区,以实现真正的价值。笔者总结了几种典型的方法供读者一起探讨。
1.“系统归纳”型——画龙点睛。
即利用较短时间把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方法技巧等采用叙述、表格、图象等方法加以概括,使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对整堂课有一个完整的清晰的印象。这种结尾方式是对知识内容体系的系统归纳,比较全面,时间容易控制,能顺利贯彻教师的意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深度、广度和时间的长短,既可以由教师总结,也可以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总结,明确重点和关键。 如,在“有理数单元复习”结尾时,可采取树状图的方式进行系统归纳(见下图)。
2.“测验总结”型——学以致用。
即教师在课尾安排小测试,以此结束课程。通过一定数量的限时(一般为10分钟左右)集训,当堂反馈。可使学生牢固掌握本节的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同时获得反馈信息,检验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评价教与学的水平。
3.“悬念诱发”型——回味无穷。
即在课堂教学结尾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与本节或下节内容相关的,耐人寻味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如故事情节发展到紧要关头时,嘎然而止,从而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恰当设置悬念,以激起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心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在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新授课结尾时,教师设置悬念:今天,我们研究了一些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知道了一元二次方程有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有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是不是任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有实数解呢?有实数解时,解的特点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以上问题的提出,无疑给学生以“刺激”,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4.“首尾呼应”型——水到渠成。
有些课是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导入的。带着疑问进人课堂,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但是悬而未决,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极大的挫伤。因此,课堂结尾时,应指导学生用新学的知识消除导入新课时的悬念,使导入和结尾相呼应。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使学生享受到运用新知识的乐趣和心理满足。
5.“留有余地”型——自主发展
留有余地,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有意不把问题讲透,留有一定的余地,让学生思考,悟出其中的道理,或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不忙于下结论,让学生课后接着讨论。有意识的给学生留出一块钻研的空间,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在讨论中互相启迪,提高思维能力与解题策略水平。
6.“发散思考”型——延伸拓展。
发散思考,即把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的命题、结论和定理加以推广、延伸和拓宽。这种结尾方法常常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一个好的结尾,可展开学生思维的翅膀,使他们对课堂内容深思求解,或对其有所启迪,有如优美音乐的袅袅余音;一个好的结尾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音尽在不言中”;一个好的结尾,就像名著的结尾一样,是一种艺术与创造。
参考文献:
[1]黄兆民,游世成.课堂结尾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冯增俊.名師优质课堂的效率管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