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

2018-01-20曹艳华

魅力中国 2017年50期
关键词:技术培训雨露劳动力

曹艳华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推动和促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2006年10月,国务院扶贫办启动了一项针对农村贫困人口而实施的一项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脱贫工程的“雨露计划”。“雨露计划”是根治贫困症结,实现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是指贫困劳动力为获得某项技能实现转移就业,在培训机构参加的短期技能学习。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是“十一五”期间我省在扶贫办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基地承办、部门监管、扶贫到户、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农村贫困青壮年劳动力为对象,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就业技能为重点,以帮助贫困户转移增收脱贫为目标,多渠道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力求实现三个转变,即培训观念的转变、培训理念的转变、培训模式的转变。但笔者在今年开展的全省扶贫交叉审计工作中看到,目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现状即“雨露计划”培训的结果喜忧参半。

喜的是地方扶贫办紧扣脱贫攻坚任务要求,把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力抓手,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结合农村劳务输出,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为推进精准扶贫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培训机构采取集中办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择实用性强的职业、工种和农业适用技术,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菜单式”技能培训,有效解决广大农户在种养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促进劳动力由“体力型”就业向“技能型”就业转变,为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结合贫困村发展基础薄弱的实际,充分整合资源、以青壮年劳动力、农村致富带头人为重点,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培养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充分发挥技能示范和致富示范的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培训,既拓宽了群众发展视野,又转变了群众致富理念,帮助贫困户走上发展产业的路子,加快了脱贫攻坚的步伐。

同时,通过短期技能培训转移贫困人员,使贫困家庭摆脱贫困。对已就业的贫困农民做好就业维权跟踪服务,实行发证、推荐、就业、维权一条龙服务。加强与省内外企业、劳务中介组织、对口帮扶单位和劳务经济人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就业安置渠道,提高就业稳固率。并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雨露计划”相关政策,宣传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大力宣传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先进典型,吸引更多的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并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在扎实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全力搞好就业服务,为做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忧的是培训质量缺乏评价体系,直接影响培训质量。因为培训质量决定转移就业人数及就业质量。笔者在这次扶贫审计中看到,当地扶贫办结合培训机构,定期免费给贫困户进行短期技能培训,但大多贫困户是奔着奖品去的,仅在开班和结束當天报名或签到凑个人数。参加培训的贫困户人员随意性强,不是到点接孩儿就是回家做饭,听一会儿不懂走人。大部分贫困人员即使接受了培训,理论与实践也结合不起来。贫困户学员在乡镇干部的多方鼓励下,投入一定的资金来养殖牲畜、发展副业,但大部分贫困户因缺乏流动资金,后续阶段压力较大。虽然通过金融扶贫贷款有了流动资金,但又不懂市场行情,再次赔钱,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也加大了金融贷款的风险。

但由于缺乏培训后期技术指导,无法联系培训老师,想搞养殖又担心赔钱,

同时,贫困人口大都属于年老体弱者,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培训机构在技术培训时,赠送的培训资料、授课方面专业性较强,参加培训的贫困人员大都既看不懂资料、又听不懂讲解,培训效果差,缺乏通俗易懂、浅显易学、图文并茂的资料和现场培训,加之基层服务体系、帮扶人员对日常入户指导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抓好整改落实,技术培训缺乏针对性,指导不及时。关键时刻相互之间没有及时沟通,给贫困户造成经济损失。

对策与措施: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贫困户养殖项目的管理和指导。

一是解决好流通资金。贫困的根本原因就是缺“钱”,扶贫的关键不是体现在送了多少钱、给了多少项目支持,关键在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鱼”,只能解决一时,有了“渔”,可以延续产业,解决一世。但有了“渔”,还需要投入和付出才能有所回报。针对贫困户的实际,项目虽然启动并有了流动资金,但部分贫困户极有可能因种种原因将资金用作他用,授予“渔”,就必须考虑可能出现断粮现象。建议通过扶贫贷款或是动员规模养殖场业主积极参与技术帮扶,采取“以一带十”方式现场讲解,带领贫困户发展。

二是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对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和农户养殖基地的业务指导,针对贫困农民的实际和特点,科学合理设置培训专业,规范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对象的操作技能,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积极推行“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的项目化管理。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和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意见》。扶贫办应严格按照省扶贫办、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雨露计划规范管理,改革完善实施方式的意见》的纲领性文件,规范雨露计划管理,改革完善雨露计划实施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实现“雨露计划”“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培训目标。从而达到培训效果的最佳化,培训效益的最大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培训雨露劳动力
雨露
好狗偏挡道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党是园丁我是芽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深化农业技术推广
UGNX软件技术在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要强化现代化教学设备实用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