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2018-01-20林雅琳

魅力中国 2017年50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理模式图书馆

林雅琳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将其视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图书馆具有传递和传承知识与文化的职能,还具有社会教育和搜集与保存人类文化相关的遗产的职能。新的时期,给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政策环境和时代机遇,但同时也将面临更多的技术挑战和行业要求,如何抓住新的契机,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是新时期图书馆工作者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图书馆的角色和职能也在发生转变,过去一些比较保守、落后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要求。新时期,图书馆的发展与管理在与时代背景相吻合的同时,要紧跟国家的政策与步伐,发挥自身优势,不断解放思想,开创新的管理模式,使图书馆在发挥其社会职能的同时,更能起到古籍保护,和传承弘扬中华傳统文化的作用。

一、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承载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积累的智慧和理性思辨。图书馆利用开展“古籍保护”,“讲好古籍典故”等活动,有效的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通过学习,了解和领悟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文化精神,感受其在新的时代特征下的独特魅力,使传统文化继续彰显它的蓬勃生机和发展前景。只有创新,才能进步,创新是事物发展的灵活和动力,图书馆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是要创造出既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又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文化产品”,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提升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信心。通过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使图书馆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知识传递和社会教育职能,能够达到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更有利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创新图书馆经营管理模式的原则依据

1、图书馆自身的职能特点和时代背景因素

长期以来,图书馆担负着保存文化遗产、提供社会教育,同时免费为大众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责任和职能,被视为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机构。这种服务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了其投资主体的单一性和发展的滞后性的特点,并且,随着数字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和电子产品得到普及与应用,对传统意义上的书籍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图书馆的职能作用也有所减弱。这些因素都在思想或形式上,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着图书的管理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职能特点对其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将会有所降低,而网络时代下信息资源建设的规划协调对图书馆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所以图书馆应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开拓新的管理模式。

2、国家政策导向作用对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影响

进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及一系列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和指示。新的政策环境,为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开辟了思路,指引了方向,并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也推动了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变革,为实现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过渡,完善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措施。

3、投资主体对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于知识、信息的需求的提高,一些由企事业单位、个人组成的混合投资主体模式的图书馆也在不断的兴起和增多,目前图书馆投资运营方式一般分为国家投资运营和市场化运营。不同的投资主体的图书馆,由于其经营管理方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其改革和创新管理模式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三、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1、图书管理的新模式的创新

创新图书管理和借阅模式,将传统的以纸质文献为主、人工处理的图书管理模式改为文献资料由计算机录入到系统中。更有利于读者全面的了解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对于那些成套的古典图书方便读者有计划的系统的查找和借阅。图书的借、还都可以由读者独立在机器上完成,为读者借阅书籍提供便利,同时也减少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更能充分实现图书馆的文化推广和传播职能,提升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增强了读者的满意度。

2、图书馆经营模式的创新

3、传统的图书馆是以图书的阅读和借阅为主要模式,经营模式比较单一,面对的读者也比较有限,不利于信息、文化的推广和传承。图书馆在图书借阅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形式、内容丰富的“文化产品”。比如,举办集体读书或研讨等活动,引导读者的兴趣,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例如举办“中华典籍故事讲座”,开展“亲子绘本沙龙”,定期开设影院播放一些具有文化教育意义和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等。这些丰富了图书馆的经营形式,吸引了读者的关注,对于学生读者而言,有利于对少年儿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于成年和一些专业读者而言,有利于读者之间进行文化的交流与探讨,构建多层面、多维度的传统文化弘扬体系。

3、图书馆员工管理的创新

4、要完善图书馆人才的聘用和培养机制,图书馆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是通过员工发挥作用的,所以使用和培养好人才是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关键,一支高素质的信息人才队伍是图书馆立足现代化,开创新服务的根本。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使用对于图书馆书籍的归纳和整理都有积极作用,也更有利于“古籍保护工作”在图书馆的开展,能够推动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使我国传统文化在图书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结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也在发生变化,图书馆在起到教育作用和知识、文化传播作用的同时,还被时代赋予新的责任与使命。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开拓和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献计献策,是图书馆在新时期面临的新任务。图书馆应该在创新管理模式上下足功夫,增强文化自觉性,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社会化发展,在实践上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多做贡献,并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薛月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路径探究.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4(11)

[2] 冯木维. 公共图书馆创新管理模式的思考. 南方论刊. 2011增刊第一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理模式图书馆
图书馆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