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商背景下都市商圈发展模式分析

2018-01-20朱斌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电子商务上海

朱斌

内容摘要:本文在介绍都市商圈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上海市的商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上海商圈的经济增长效率不高,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购物中心模式、O2O互动模式以及买手制精品模式将是未来都市商圈转型模式和趋势,希望为上海市乃至其他各大城市商圈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进行商圈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子商务 都市商圈 上海 实证分析 转型模式

我国城市商圈发展现状

(一)我国城市商圈发展背景和历程

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涌现出很多大型城市,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外,武汉、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大连、长沙、成都等城市也纷纷崛起,在城市不断地开放和发展过程中,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之一的商业中心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都市商业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并逐步扩大发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日益提升,消费习惯、消费行为等都发生变化,使得消费氛围越来越浓,为都市商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我国商业进入繁盛时期。如表1所示,我国商圈主要分布在人口数量较多、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进一步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是影响商圈建设的重要因素。

但是,在繁华的商圈背后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大,商业发展程度也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我国商贸行业发展不平衡,在电子商务的影响和冲击下,传统商业模式与电商发展、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产生了冲突,导致传统商业模式下的企业效率和利润逐渐降低,因而都市商业圈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二)传统商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随着计算机、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交叉融合,因此出现了一批具有特色的行业产品,具体如表2所示。

传统商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商业摆脱商业困境获得重生的选择。一方面,传统商业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市场、商品供应、基础设施以及资金支持,有利于促进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另一方面,电子商务通过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网络技术为传统商业开辟了新的渠道和市场。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模式的融合,促进商业线上线下融合,推动企业朝着全方位业态方向发展。

基于DEA的商圈经营模式效率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一)案例选择分析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它的商业环境、商贸发展水平、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均处于全国前列。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2015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为8819.6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而其中通过电子商务交易的零售额达到了8019.05亿元,占全部商品销售总额的90.9%。选择上海市的商圈数据做案例分析,主要因为上海作为一线城市,商圈众多且都较为成熟,商业效率最高,商圈模式最先进,对经济的贡献率也最高,是我国都市商圈发展的先行者。通过实证分析上海商圈,对其他城市商圈具有引导和借鉴意义。

(二)基于DEA的商圈经济增长效率测度

第一,DMU选择与处理。本文用n代表原始变量,那么不同的指标依次为x1,x2,x3,x4,…,xn。因子载荷元素用ɑij表示;特殊因子用β表示。为了更好地进行因子分析,将变量取标准差为1,均值为0。有k个因子,n个变量,此时线性组合用f1,f2,f3,…,fn表示,得出等式(1):

然后用SPSS軟件对模型(8)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出三种情况:第一,当投入松弛变量和产出松弛变量均等于0,且θ=1(即DMU为DEA有效性)时,产出Y0能够实现最优化,但前提基础是有投入数量X0;第二,当θ=1,而投入松弛变量不等于产出松弛变量,投入松弛变量和产出松弛变量也都不为0时(即DMU为DEA有效性偏低),此时产出Y0增加与投入X0有一定关系,但关系不大;第三,当θ<1的时候,此时DMU对DEA无效,这就意味着投入减少,对产出没有影响。

结果分析。本文收集了徐家汇商业圈、南京路步行街商业圈、外滩商业圈等上海几大主流商业圈的数据进行投入导向的C2R模型分析,然后求出TE值(商圈运营技术效率)。再通过DEA有效性判断、BC2模型以及变形公式,求得商圈的规模效率值。总体来说,2015年上海市各大商圈的平均技术效率值为0.641,这一数值偏低,说明上海商圈的经济增长效率不高,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

(三)基于DEA的商圈客流量效率测度

数据评价处理。商圈客流量同样也是判断商圈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对此,本文将对上海市商圈的客流量变化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收集客流量信息和人均消费数据,进而粗略计算出商圈的发展水平。本文调查了徐家汇商业圈、南京路步行街商业圈、淮海路商业圈等主流商圈的客流情况,并计算出客流增长效率值,如表3所示。

结果分析。采用与上文中测试商圈经济增长效率一样的方法,测评商圈客流增长效率,得出如表4所示数据。

总体来说,上海商圈平均客流增长效率值是0.672,数值偏低,说明上海商圈的经济增长效率不高,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

电商背景下都市商圈转型模式

(一)购物中心模式

购物中心模式是将传统的零售业态综合在一起,不同的商贸形态有不同的转型升级方法。例如,百货行业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餐饮、电影、KTV等更多的零售功能,打造一站式服务体验;进口食品超市可以吸纳更多国内外新奇的产品或服务体验;女性专卖店可以设置男士休息区、男士吸烟区、婴幼儿代照顾服务、儿童游玩区等,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除此之外,打造购物中心模式还要进行硬件上的升级改造。扩大购物中心范围,将购物中心内部设计的或高档、或温馨、或个性,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喜好,同时也让消费者们在购物时能心情愉悦。购物中心中的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如娱乐设施、餐饮服务设施等,原则上应与购物中心的整体装修风格一致或相近,不可太突兀。endprint

总而言之,发展购物中心模式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让消费者满意,并且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需求。只有这样的商业经营模式,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培养忠诚消费者,与城市发展互促互进,为城市经济发展做贡献。

(二)O2O互动模式

O2O是一种线上线下互动的商业模式。与当前传统商业发展电商模式不同,传统商业发展电商模式是两种渠道并行发展,并未实现真正融合,而O2O模式则真正融合了线上线下。消费者可以在线上选定商品支付,然后在实体店中体验,如图1所示。

当前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使得传统商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一些企业为了破冰,尝试发展电商,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商业发展电商模式是两种渠道并行发展,并未实现真正融合,这也是目前我国都市商圈经济增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对此,发展O2O互动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的真正融合是提高商圈效率和质量的一大法宝。未来商圈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打造完善、精准的客户体验,实现O2O良性互动,互动过程要注意精细化服务、提高服务效率、满足个性化需求等细节问题。

(三)“买手制”精品模式

实现“买手制”精品模式,首先要建立起一支专业的买手团队,由买手团队在全世界范围内购买时尚商品,形成集合品牌。“买手制”精品模式下的买手要有时尚嗅觉和主流审美,紧跟潮流趋势,并了解不同消费群体的喜好和消费习惯,能够根据消费状况来制定市场战略、进行商品买断。其次,选定某些时尚品牌和并买断商品后,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最后走精品路线。总而言之,“买手制”精品模式概括起来就是有买手、树品牌、走精品。零售企业应多在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升上下功夫,提高商品竞争力,走“买手制”精品模式正逐渐成为我国都市商圈转型升级的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1.曹红玉.浅析跨境电商在中小外贸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商业时代,2014(31)

2.黄海龙.基于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研究[J].上海金融,2013(8)

3.王先庆.都市型商圈聚集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12)

4.王先慶,陈富强.都市型商圈的聚集与扩散分析—以广州天河路商圈为例[J].商业经济,20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电子商务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