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众旅游时代民族音乐的呈现
2018-01-20李萌
李萌
摘 要:现在的旅游很多以民族文化为卖点,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是很有利的资源,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带着“原生态”的标签的新创音乐,还有旅游景点公开的表演传统民族音乐,都会引起“舞台真实性”的问题。我在采风中带着这些问题实地体会了一番民族音乐是如何在旅游中展现的,既获取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对云南哈尼族音乐的呈现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关键词:旅游;民族音乐;哈尼族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5-0163-01
一、民族音乐在云南旅游中的开发
(一)旅游发展中展现的哈尼音乐
云南为旅游大省,在旅游开发的不断发展中,尤其以红河元阳哈尼梯田的旅游名声大噪,该地区的旅游经济愈来愈发达,本地人就是哈尼人的音乐、舞蹈也成为了该地区旅游的重要资源。我在采风中去了哈尼人的聚居地,与热情的哈尼族人民共同舞蹈,在当地我深深体会到了哈尼族舞蹈的独特魅力,感受到当地的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我发现哈尼族人民自从出生便有了特殊的天性,但凡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自然就会跳舞了,现在人们把这种舞蹈称为“原生态”表演,这种原生态的标签,自然而然的引发了其真实性的研究讨论。
我在箐口村看到了文艺队表演的哈尼族鼓舞,这是流行于建水县坡头和红河县大羊街、浪堤、乐思一带的哈尼族舞蹈,我发现这种舞蹈本身具有仪式丰产的意义,现在在旅游地经常被作为歌舞类目进行展演,而且我以现在旅游音乐展示中这只是从传统音乐中抽离出来的一小部分。在大量的采风后,我认为人们对哈尼族音乐贴上“原生态”标签,最开始的目的还是出于经济效应,它实质上是一个商业化的标签,人们并没有考虑到文化本身的整体性;而我认为旅游本身并不具有呈现完整性文化的义务,因为它仅仅是为了经济回报而产生的一个短期的文化体验,目的是让观光者参观、体验,目的是身心化的放松而不是文化普及,旅游最原始的目的还是商业性质的目的。
因音乐演唱表演的场合和文化功能各不相同,哈尼族音乐也如此,因此可以根据一定条件分为以下几类:一、“哈巴”,这一类的音乐或具有叙述性的功能或神话改编歌曲,主要叙述哈尼民族的起源及历史,群体的生存和他们自身对世界的理解及解释,这是不需要害羞的场合表演,又可以根据具体形式分为“然密必”“米刹威”和“贝玛突”。二、“阿茨古”,这一部分主要叙述的是爱情;第三是“阿迷”属于儿童歌曲,亦可以分为“然谷纳差昌”和“阿尼托”。哈尼族传统的音乐意义多种多样各不相同,具体举例来说。如果是在较有仪式性的场合,并且在古老村落或是较有神秘气息的空间里进行的就是“哈巴”;这是不同于“阿茨古”的,因为“阿茨古”讲述的是爱情内容,是具有害羞情绪的表演,所以更适合在山野中表达,由于哈尼人严格的传统的音乐要求,他们认为“阿茨古”是不能在村落里演唱的。这些都是哈尼音乐的“后台背景”和旅游哈尼音乐的“前台”是有所不同的,其中的关联也是一整套具有严密要求的逻辑。
(二)创新的哈尼音乐
我第一次接触哈尼音乐,就是听到了由哈尼族族人赵官路作词,由李元庆作曲的歌曲《阿珠之歌》,这首歌曲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另外,哈尼民族的族人吴志明带领一部分哈尼族的具有专业音乐知识的人士也对本民族的音乐进行了整理和创新,团队在1986年发现多声部音乐《栽秧山歌》,并带领团队走出省份走向全国,与多方面的多声部专业讨论研究,并展示哈尼多声部音乐。此后,更加集中于自身音乐的创造,其获奖作品众多,例如《茅屋下的哈尼阿波》《尼苏比乃诺》《春的憧憬》《梯田放歌》等等。这其中涉及到汉族音乐与哈尼族音乐的完美转变与融合。建国后,最初的少数民族音乐题材的电影,这其中的少数民族音乐绝大多数不是少数民族人民创作的,而是汉族音乐家到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并根据其特点创造的,而前述提到的哈尼族音乐创造人都是经过现代教育而成的音乐知识分子,他们具有自觉的民族继承感和民族自觉,这才使其民族音乐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光彩,这些作品的追捧者不光涵盖专业的音乐知识分子,还有哈尼族本身的群众。我国的民族音乐最早始于西方学者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研究与发现,这门学科最早以“比较”音乐学的形式展现,其核心的内容并不是西方的音乐,绝大多数是非西方音乐,我国引进这一学科后,自然也就将研究目标锁定在了各个少数民族音乐上。基于整体论,我认为音乐是无法完全脱离其所在的社会来考量的。西方音乐也是如此,韦伯曾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一书中提到过,西方音乐也是新教理性与资本主义社会融合而生成的产物,是不可以脱离社会文化的。
二、结语
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在无形中促进了异族文化的交流,所以民族音乐可以借助这种契机,利用外界的刺激推动探索新的创造,然而现实中呈现出来的不过是一些民族音乐的碎片与片段,只是为了实现其商业价值。就本文以上论述,希望给两者音乐以启发,做到更好的结合与飞跃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科.從哈尼族民间音乐的特点看其传承与发展[J].四川戏剧,2014(12).
[2]汪致敏.试论哈尼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断代[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