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元一体”理念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1-20王红玉李琰

魅力中国 2017年50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王红玉+李琰

摘要:高等院校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激发是当前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三位一体;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和推进是高职院校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

目前,各高职院校,无论是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都未真正到位,完整地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尚未构建,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承续轻创新、重主导轻主体现象依然存在,教师授课强调思维上的高度统一,不提倡学生发散思维,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少有个性,一定程度与社会需要相脱节,动手能力差,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欠缺,针对性、时效性不强。

高职院校很多都没有形成完备的创业教育模式和体系,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创业培训课程,但课时极少,重视度不高。同时,专职创业导师缺乏,个别高职院校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相关专业教师兼职创新创业教学,或者偶尔聘请行业企业人员作报告。

(三)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待健全。

高职院校创新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平台等创新创业平台严重缺乏,这使得大多数学生的良好创业思路难以实现,创新实践工作难以开展,没有这些平台,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受到严重阻碍。

二、基于“三位一体”理念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以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为出发点,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一体化的思路,设计“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总体目标

全面深化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健全课堂教学体系,自主学习、联系实践、帮扶指导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使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在此基础上,各高职院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实现创业引领计划的预期目标。

(三)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1.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说到底是素质教育,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提升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把自然科学、艺术素养、人文社科等学科知识渗透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建立以创新意识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以科学方法为指导的集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为一体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2.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企业急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复合、高素质、高技能”的三高人才,作为就业教育,高职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地域发展特色开设和调整专业,使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主动满足社会的需要,要合理安排学生三年的教学任务,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要组织行业企业优秀人才编写具有适用性强的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教材,使学生在毕业前掌握创新创业的各种素质和技能,为就业奠定基础。

3.以创新实践能力为主线,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高职院校应加强专业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创业训练中心建设,实现资源向全体学生开放。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不平衡,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教学方法的改进,将实践环节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去,大力引入实战环境要素,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感到是社会实践能力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学校要积极构建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业实践教育为内容的开放式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体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拓宽渠道,整合社会资源,与就业创业基地合作,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历练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4.跨专业交流,组团式开展综合模拟创业实践。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学采用“2+1”模式,学生有一年的时间是毕业实习,我们可以在最后一学期安排学生从专业实际出发在创业体验园区或创业孵化园区有计划地开设创新性的综合实践,培养或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知识的相互交流,为毕业后多元化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5.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高职院校要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同時,建立创业导师人才库,聘请知名专家、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指导教师。加快完善科研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6.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要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多种形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重点支持大学生新兴产业创业、互联网创业,高校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提高扶持资金使用效益。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立足时代背景,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高职院校应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 突出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通过改革教学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变革教学和实践体系等方法,营造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创业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